洪德文:皮 鞋 |
2025/1/29 |
小时候,我有一双皮鞋,曾经让我骄傲了好长时间。 俺家有一个门邻方叔,在铁路局上班,他会拉小提琴。每天晚上吃过饭以后,方叔就会拉一会小提琴。悠扬悦耳的琴声,吸引了大人小孩都到他家门口听他拉琴。方叔那时20多岁,年轻帅气,穿着白衬衣、深色裤子,脚上是一双皮鞋,尖尖的,黑黑的,亮亮的......
|
杨 成:身世浮沉雨打萍,探寻同情的救赎之道 |
2025/1/29 |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深刻指出:“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我深感赞同,并认为正是人性的悲悯与善良,孕育出了同情心丰富的艺术作品。然而,在冷漠麻痹、流言讥讽之风盛行的社会现实中,锐利的戾气往往使人心中的温良骤然受挫。这种人性的浮沉颠沛与歌舞升平......
|
赵延鸽:家乡年味 |
2025/1/29 |
在渭南西塬层层沟壑的褶皱里,藏着岁月的故事,年关至,往昔与今朝的年味便在这片黄土地上交织、碰撞,晕染出时代的色彩。 八十年代的新年味,是从腊八粥的香气中悠悠醒来的。那时候,日子清瘦,腊八粥却煮得浓稠,一把米、几颗枣、再加上杂七杂八的豆子,小火慢熬,热气腾腾地盛在粗瓷碗里,一家人......
|
钞向宇:陪伴 |
2025/1/28 |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我在想,这大抵是陪伴的意义吧。一路走来,我们遇见了太多的人,经历了太多的事,一边拥有,一边失去,来时如露,去时如电,挽不住的终究是刹那芳华。而我们要做的,便是珍惜陪伴,珍惜眼前,感恩生活,感谢你我。 有时候,伫立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
|
吕 存:落在母亲身上的雪(散文) |
2025/1/28 |
寒冬腊月,天地间一片苍茫,纷纷扬扬的雪花,像是被时光遗忘的精灵,从遥远的天际飘落。每一片雪花都承载着岁月的秘密,而我,总是在这样的雪天里,想起那些落在母亲身上的雪。 小时候,雪是冬日里最盛大的狂欢。每当雪花开始飘落,我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鹿,迫不及待地冲向门外,在雪地里奔跑、嬉戏。......
|
刘 姗:赶大集的年味 |
2025/1/27 |
几天前,母亲就开始唠叨:“腊月了要回老家镇上购置年货。”已有七八年未踏足老家集市,想着现在城市什么都可以随时买到,其实是没必要跑那么远的,但看到母亲格外期盼的眼神,还是在周末早上驱车三十余公里,回到那久违的老家集市。 放眼望去,镇上早已旧貌换新颜,而且更......
|
郭志威:心之释然,光影皆暖 |
2025/1/27 |
世间的每一段旅途,都会有风雨兼程;人生的每一场跋涉,亦难免泥泞坎坷。然而,心灵的天际,却无需被阴霾长久遮蔽。放下负面情绪,犹如拨云见日,让阳光洒满灵魂的每一隅。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的美好与丰盈。 负面情绪,如秋风扫落叶,总是来得猝不及防,裹挟着失意、怨怼......
|
杨 成:回家过年 |
2025/1/27 |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有一种情感跨越千山万水,有一种仪式穿越四季轮回,那就是——回家过年。故乡,这个烙印在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名词,是精神的圣地,是灵魂的归宿。而回家过年,则是中国人最为执着、最为浪漫的情感表达,它如同一根无形的纽带,将亿万中华儿女紧紧相连。 每当岁末年初......
|
冯 骁:一年又一年 |
2025/1/27 |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变迁和年龄的增长,许许多多的人们似乎对“过年”越来越看得淡了,年味似乎也越来越少了许多。这个春节里,无论家里人多或是人少,几乎每个人都拿着手机或在用微信跟亲戚朋友拜年、聊天,或用手机在一个劲地“抢红包”;或者边......
|
徐 东:怀念皖北年韵 |
2025/1/27 |
在年复一年的忙碌中,每至年关,心中那根思念的弦总会被故乡安徽宿州的年味悄然拨动。宿州,那片皖北的厚土,承载着我儿时最热烈的期盼与最醇厚的眷恋,那里的春节,是一场民俗文化的盛宴,在岁月中熠熠生辉。 记忆中的宿州年,总是从厨房的烟火中氤氲开来。年三十的灶台边,母亲忙碌的身影是最温暖......
|
高郁云:当和菜饭遇到破壁机 |
2025/1/27 |
和菜饭是陕西榆林地区的一道特色美食,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将小米、土豆和白菜等食材结合起来,通过热炒、水煮等烹饪手段,使得原本简单的“粥”变得五味俱全、香气扑鼻,广受陕北人民喜爱。破壁机是一种先于肠胃将果蔬细胞壁打破,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一款食品加工设......
|
吕 存:坚守岗位,让春节的温暖持续蔓延 |
2025/1/27 |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承载着阖家团圆的美好期许,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无数人踏上归乡的旅程,与家人围坐一堂,共享温馨与欢乐。然而,在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毅然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默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这份节日的祥和,为社会的正常运......
|
刘 瑞:热辣滚烫的年味儿 |
2025/1/26 |
蛇年将至,大街小巷纷纷换上了新皮肤,挂上了一盏一盏的红灯笼,街头氛围组已上线,年味瞬间拉满! 要说我对年味的印象,不是周末在商场里看到的添置新衣的人们,也不是批发市场上摆放着的形形色色的大红春联和窗花。说实话,年味既看得见也摸得着。我的脑海中对年味的印象,就是母亲做的一碗热腾腾......
|
高 媛:文字里的“食”光 |
2025/1/26 |
美食,是生活中最温暖的慰藉,而文字,宛如那神奇的画笔,能将美食的色香味一一勾勒,带我们穿梭在一场场令人垂涎的“食”光之中。 翻开那泛黄的书页里,美食的故事便如涓涓细流般淌出。《红楼梦》里,贾府的餐桌宛如一场盛大的美食盛宴。刘姥姥进大观园时,那道̶......
|
李朋辉:初入职场,解锁成长新篇章 |
2025/1/26 |
新春佳节渐近,大街小巷被浓厚的节日氛围环绕。街道张灯结彩,人群熙熙攘攘,处处洋溢着喜悦与活力。在这欢乐祥和之中,我满怀热忱与期待,因为这是我踏入职场后的首个春节。它承载着过去数月工作生活的珍贵回忆,更点燃了我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初入职场,新奇与挑战如影随形。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与......
|
杨 成:年 |
2025/1/26 |
从古至今,华夏儿女对于“年”之一字总是怀揣着无尽的憧憬与情怀。若你要描绘年,单言“年”字远远不够。 需绘故乡炊烟,如梦似幻的诗篇;述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西风虽烈,眉弯之愁却吹不散。 轻抚相思之眼,往事如烟,望不穿;风华如梦......
|
智小兵:剪窗花 |
2025/1/26 |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灯笼、对联、窗花、挂饰等春节物品抢先上市,红红火火扑面而来,呈现出吉祥喜庆的节日氛围。 “妈妈,你看这个窗花多好看呀,我想要想要!”循着稚嫩的声音,只见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买下了两对“花开富贵”的窗花......
|
樊莎莎:花馍凝瑞象,澄城载韶年 |
2025/1/25 |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在渭北澄城的这片厚土之上,每临岁暮,花馍便悄然晕染出一片独属于年节的绮丽风光,宛如一部用面食书写的民俗史诗,演绎着岁月沉淀下的浓浓年味与祈愿福祉的嘉年盛景。 寒冬腊月,霜风冽冽,恰似《诗经》中所云“北风其喈R......
|
刘瑞梅:时光里的身影 |
2025/1/25 |
腊月二十日是大姨父去世两周年纪念日,大表哥从北京千里迢迢跑回来,和大表姐一起组织了一场相对隆重的两周年悼念仪式,主要的亲戚和朋友不畏严寒前来参加这场纪念活动。大姨父于2022年腊月仙世,因为疫情的原因,2023年腊月二十日,魂归故里,叶落归根。乡亲们为他举起行了一场非常隆重的安葬......
|
赵东鸽:去宝鸡过年 |
2025/1/24 |
岁末的风,带着归巢的执念,将我引向宝鸡扶风的那方暖土,那是婆婆家所在,亦是年味儿最浓处。 车渐近,村落便在视野中鲜活起来。土坯墙、青瓦顶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升腾,似是大地无声的召唤。村口老槐树下,顽童们穿着新衣嬉闹,鞭炮声时断时续,炸开的纸屑在风中翩跹,似簌簌而落的碎花,铺陈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