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杨 成:身世浮沉雨打萍,探寻同情的救赎之道

煤炭资讯网 2025/1/29 13:44:22散文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深刻指出:“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我深感赞同,并认为正是人性的悲悯与善良,孕育出了同情心丰富的艺术作品。然而,在冷漠麻痹、流言讥讽之风盛行的社会现实中,锐利的戾气往往使人心中的温良骤然受挫。这种人性的浮沉颠沛与歌舞升平的时代背景显得格格不入,因此,我们亟需保持清醒的灵性与感性的本真。

  艺术观感与同情悲悯在人生中相互贯通。对于自然、人生、星天云月、鸟语泉鸣以及死生离合、喜笑悲啼,我们都应抱有无限的同情。自然色彩的落地生根是美学之芽的萌发,而同情则蕴藏于世事的美好之中。我坚信“人之初,性本善”,因为世界并非自诞生之初便充斥着狡诈与阴霾,出淤泥而不染的治愈与纯真始终存在。

  遗憾的是,个体在圆滑狡诈与贪婪虚伪的社会环境中,往往难以保持灵性的色彩,免不了被压制、污染甚至摧毁。闰土在童年时与我欢愉地海边捡贝壳,但经历社会拷打与动荡后,我们之间产生了厚障壁与隔膜。这种渐行渐远不仅是农村衰败与农民被压迫历史下的必然,更是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恶果。旧社会的人心因此涣散、破败荒芜,人们或麻木不仁,或痛苦不堪,压迫的火舌无情地吞噬着人的心灵。

  在时代的灰白背景下,人性的善与恶变得模糊不清。祥林嫂被拐卖的悲剧至今仍需我们警惕,仇虎在幻觉与良心的交织下杀死了无辜的焦大星。越来越多的“祥林嫂”与“仇虎”出现,而更多的人则作为冷眼旁观的第三者消极避世。在世俗的阻碍与消磨下,真正的聪明与智慧该何去何从?坚毅的不屈不挠又该如何追求?我们如何凭借自己温存的良知判断行为的对错?

  因此,我们积极思考着如何通过人性同情之善来打破“格雷欣法则”的束缚。救赎之道在于抛弃世俗的羁绊、反抗规训的枷锁、追寻自由与尊严的曙光。小二黑与小芹的爱情故事便是明证:小芹不嫌弃小二黑家穷,小二黑则坚决拒绝了二诸葛的童养媳安排。他们在区政府的领导下揭露了黑恶势力的诬陷,最终修成正果。新时代的小二黑与小芹们不仅同情家世的物质困境,更在腐化的旧世下不畏封建礼教的迫害,保存着对灵魂的深深共鸣。这份可贵品质促使他们修成正果,也诠释了真正幸福与艺术的真谛。

  亚伯拉罕·林肯曾言:“同情他人的能力不仅仅是人性中最美的部分,也是最值得骄傲的品质。”我们厌恶苦难的叙事与陈腐的规训,不因已知的结局而自暴自弃。唯有逆风执炬、不顾烧手之痛,方能在外部压迫性孽风与阻挠的毒焰下呵护“鼓足勇气向上走的热忱”,捧起同情艺术的“真”“善”“美”。


作者:陕煤澄合矿业公司董矿分公司销售公司 杨成 编 辑:一鸣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