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东:怀念皖北年韵 | |||
煤炭资讯网 | 2025/1/27 22:16:05散文 | ||
在年复一年的忙碌中,每至年关,心中那根思念的弦总会被故乡安徽宿州的年味悄然拨动。宿州,那片皖北的厚土,承载着我儿时最热烈的期盼与最醇厚的眷恋,那里的春节,是一场民俗文化的盛宴,在岁月中熠熠生辉。
记忆中的宿州年,总是从厨房的烟火中氤氲开来。年三十的灶台边,母亲忙碌的身影是最温暖的景致。面食是年夜饭的主角,案板上,饺子皮在她手中翻飞,似灵动的蝶。一家人围坐,笑语欢声中包进的不仅是鲜美的馅料,更是团圆的心意。那南坪响肚,切得均匀的肚丝在汤汁中颤颤而立,咬下一口,清脆声响在齿间炸开,似新年的第一声爆竹,奏响生活的活力乐章;华祖焖鸭色泽红亮,鸭肉酥烂,每一丝纹理都浸满醇厚的卤香,在养生的韵味中传递着对家人健康的祈愿;符离集烧鸡静静卧于盘中,皮脆肉嫩,历经千年传承的味道,是故乡对传统的坚守,亦是游子舌尖上永恒的乡愁坐标;河蚌烧粉丝在砂锅里咕嘟作响,粉丝吸饱了蚌肉的鲜香与汤汁的浓郁,腾腾热气中,和和美美之愿随香气弥漫全屋;天长藕夹子金黄酥脆,莲藕的清甜与肉馅的醇厚相拥,成双成对的外形,满含着对家庭美满的祝福,咬开便是满嘴的幸福与满足。
花馍的制作则是一场指尖上的艺术狂欢。杂粮与果蔬在母亲手中脱胎换骨,揉、捏、搓、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造型跃然眼前。有象征着福运的祥龙,威风凛凛地盘踞;有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饱满欲裂;还有憨态可掬的瑞兔,灵动活泼。五彩斑斓的花馍,带着土地的馈赠与手工的温度,被郑重地摆上供桌,敬奉祖先,祈愿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蒸蒸日上。那圆子,更是年夜饭的灵魂所在,滚圆的体态,软糯的口感,每一口都是团圆的具象,是家的向心力在味蕾上的凝结。
年夜饭后,包硬币饺子的传统活动将气氛推向高潮。昏黄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桌前,将硬币仔细洗净,裹进饺子馅中。小小的饺子,承载着大大的希望,在沸水中翻滚,似命运的轮盘。当新年钟声敲响,一家人争抢着饺子,吃到硬币的瞬间,欢呼与笑声震得屋梁都似在颤动,好运与吉祥的祝福在这欢乐中传递,为新岁注入最滚烫的热情与期待。
如今,身处陕煤集团,虽远离故乡,但宿州的年味从未淡去。在异地的宿舍中,年关时我也会依着记忆,包上一顿饺子,尽管少了家人的环绕,但那份对故乡年俗的执着,让我在千里之外也能寻得一丝家的慰藉。那熟悉的味道,穿越山川,慰藉着游子的心,成为我坚守岗位、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因为我知道,无论身在何处,故乡的年,永远是心中最温暖的港湾,是我汲取力量的源泉,激励着我在陕煤这片新天地,带着皖北的文化烙印,书写新的奋斗篇章,传承那份浓得化不开的家国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