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成:回家过年 | |||
煤炭资讯网 | 2025/1/27 22:30:42散文 | ||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有一种情感跨越千山万水,有一种仪式穿越四季轮回,那就是——回家过年。故乡,这个烙印在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名词,是精神的圣地,是灵魂的归宿。而回家过年,则是中国人最为执着、最为浪漫的情感表达,它如同一根无形的纽带,将亿万中华儿女紧紧相连。
每当岁末年初,喜庆的对联便悄然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门楣上,红彤彤的颜色映衬着人们对新年的热切期盼。这些对联,或遒劲有力,或温婉细腻,字里行间不仅蕴含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它们像是一声声温暖的呼唤,引领着远方的游子踏上归途。
久违的团圆,是过年最为动人的篇章。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无论人们身处何方,都会尽力回到那个叫做“家”的地方。那里,有年迈的父母期盼的目光,有兄弟姐妹亲切的笑容,有儿时玩伴久违的欢声笑语。团圆,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相聚,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在家的温暖怀抱中,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找回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安详。
欢笑的晚宴,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美味,每一道菜都蕴含着家人的爱与关怀。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共饮,谈笑风生,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忧愁与疲惫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幸福与温馨。
踏实的睡眠,则是过年给予人们最宝贵的礼物。在家的怀抱中,人们可以安心入睡,不必担忧外界的纷扰与喧嚣。那一夜,梦境里满是家的味道,是童年的欢笑,是亲人的呵护,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份踏实与安宁,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替代的。
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记载了农耕民族的共同记忆,传承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丰收的喜悦、万象更新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探索。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像风鸟一般,以新年的名义奔赴千里,只为得到一次快乐和心愿的满足。这种执着与浪漫,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所在。
回家过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生命的礼赞。让我们珍惜这份来自心底的感动,将这份执着与浪漫传递给下一代,让回家过年的传统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