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王常悦:难忘的记忆 -----舒同为山东龙口酒厂题名记

煤炭资讯网 2024/12/6 11:35:43散文
我在山东龙口酒厂工作了二十多年,令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是1985年10月,在北京参加第二期全国企事业法律顾问培训班期间,通过该培训班办公室宋积芳主任的引见,有幸邀请到书法家舒同为山东龙口酒厂题写了厂名。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1985年秋,时任黄县(今龙口市)县委书记姜代晓特邀他就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专业时的导师宋积芳(山东黄县人,就职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副司级干部)回故乡探亲。师生交谈中,宋积芳透露了一个消息,他正在京主持全国企事业法律顾问培训班,担任该培训班的办公室主任。姜书记闻听后,便请宋主任为黄县也培训几个企业法律顾问。宋主任愉快地答应了,并要求这些学员务必于10月中旬赶到北京报到。于是,黄县县政府就在全县骨干企业中选拔了15名学员,当时我正在山东龙口酒厂政工办公室工作,有幸入选。
山东龙口酒厂是黄县王格庄的刘广超,1940年在北马镇创办的“隆泉烧锅”。1945年被我党收购,成为国营企业,更名为“大龙公司”。1953年搬到龙囗镇,定名为“山东龙口酒厂”。主要生产白酒、果露酒、葡萄酒、黄酒、汽泡酒五大类饮料酒。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厂长黄熹中(1939.7~2017.1.酿酒高工、省一轻厅劳模)的带领下,开发出“龙液香”等产品享誉市场,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先进企业"。
赴京的学员名单确定后,没过几天,我和厂里财务科长王琦到县里开会,晚上住在县委招待所。正巧王琦在省银行工作的哥哥也住在招待所。我和王琦去他哥哥的房间聊天时,宋积芳和王琦的哥哥同住在一个房间。于是,我和宋主任有了第一次见面。宋主任对我说:“我已经将培训班安排好了,你们先去北京报到吧,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暂时不能回北京。”因为我是黄县学员中第一个见过宋主任的人,此后,凡是有关黄县学员的事情,宋主任总是先找我。
1985年10月12日下午,我们一行15人将要乘坐长途汽车赶赴北京。临行时,我去和龙口酒厂黄熹中厂长告别。黄厂长握着我的手嘱咐道:“小王,这次赴京学习的机会难得,要好好学习。有机会的话给厂里办点事,黄县葡萄酒厂请溥杰题写了‘蓬莱玉琼浆,龙口马乳香。佳酿传黄县,八仙古醉乡’的词句。京城里名人多,有机会找个名人,为咱龙口酒厂也题个字,把龙口酒厂的名气打出去。”我点点头,把厂长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第二天早上六点,我们到达北京,在海淀区四季青街道办事处高甲庄大院食宿,这里是培训班办公和学员的驻地。
我们这一批学员共有几百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以下简称“政治学院”)礼堂里统一上法律课,本来,第二期培训班9月1日就开学了,黄县这15名学员属于插班生。授课的都是全国知名的法律专家,例如法律界泰斗级学者张友渔教授就给我们上了两个半天的课。这些笔记我至今仍然保存着。
参加培训班大约一周后,宋积芳主任就回来了,马上到宿舍找到我,让我汇报一下黄县学员的大体情况。听过我的介绍,宋主任对学员们说:“大家有什么事情要办的话,就找我,我一定帮忙。这时我想起了黄厂长的嘱托。我说:“宋主任,能不能请一位名人为龙口酒厂题个字。”宋主任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找书法家舒同怎么样,我和舒老曾在‘五•七’干校一起劳动过,在一个宿舍住了半年多。”我连忙说:“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舒老是著名的书法家,毛主席曾多次称赞过。”宋主任见状拍板说:“那我就联系舒老喽。”


众所周知,舒同是书法大家,毛主席称他是“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马背上的书法家”。舒同(1905- 1998),字文藻,又名宜禄,江西东乡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参加红军,曾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
早在1936年,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于延安初创时,负责筹备的同志请毛泽东主席题写校牌,因毛泽东主席正忙于撰写《实践论》,一时抽不出空,便向来人推荐:“你们请一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舒同写啊,他的字写得很好哩,我很欣赏。”舒同便奉命题写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校牌,同时还写了大门两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八字校训。自此,舒同的书法在党内军内声名远播。
抗战中,舒同与毛泽东有过一次特殊的“合作”。“日军飞机炸毁了旧‘延安市场’,1939年重新建设,由舒同题写五个斗大的字‘延安新市场’,旁边则是毛泽东题写的一副长联——‘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由权’。舒同与毛主席笔墨合作,一时间传为佳话。”(引自2015年11月21日《北京青年报》)


舒同自幼喜爱书法,曾系统地临过古代碑帖,师法颜真卿、柳公权、何绍基等名家,但他师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变,注意取其精华,大胆尝试,渐成一派——舒体。其书法宽博端庄,圆劲婉通,用笔老重,藏头护尾,点划润厚通畅,别具风格。所谓舒体,即从“二王”入手,以颜、柳之楷为本,取各家各体之长,使圆浑之劲,用藏锋之功,寓巧于拙,借古于今,创独特风格,立“七分半”(结体上,于楷、行、草、篆、隶五体各取一分,风格上颜、柳各取一分,何绍基取半分,合称“七分半”)字体。


因仰慕舒体,我一心企盼舒老能为龙口酒厂题字。几天后,宋积芳带来了好消息。原来,他通过努力找到政治学院的盛秘书,请盛秘书出面,联系到了舒老身边的孟秘书。孟秘书向舒老做了汇报说:“中国社科院有位宋积芳,他跟您同在‘五•七’干校劳动过,并且在一个宿舍住了半年多,他想请您为他家乡的龙口酒厂题个字”。舒老闻听后,高兴地说:“是小宋吗?这个人很好,我们有深厚的交情,让他来吧,我们也好叙叙旧。”
就这样,宋积芳接到舒老同意的电话后,立即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舒同离休时是军事科学院的副院长兼军委军战史编辑室主任,离休后,家就安在军事科学院)看望舒老。这次见面,舒老答应给山东龙口酒厂题写厂名。我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电话向龙口酒厂的张福文书记、黄熹中厂长进行了汇报。二位厂领导很高兴,并立即向黄县一轻局冷绍仁局长进行了汇报,冷局长当即决定亲自来京拜访舒老。
11月中旬的一天,冷局长、张书记、黄厂长、刘明双副厂长,由刁允福同志开着面包车,直奔京城而来。我们请政治学院的盛秘书和宋主任共进晚餐,相约到军事科学院拜访舒老。当车开到舒老住的两层小楼时,舒老正由孟秘书陪同刚出住宅楼到院子里散步。舒老的夫人王云飞(1925-2010)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会客室的家具非常简朴,一条三人沙发,两个单人沙发,两个茶几,墙上挂了几幅舒老的墨宝。
舒老散步回来后,与我们进行了热情的交谈。看得出,当回忆起在山东工作的一些经历时,舒老对山东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王云飞说:“《大众日报》原来的报头是舒老题的,舒老在山东留下了不少墨宝,费县许家崖水库这五个大字,就是舒老1959年在山东工作时写下的榜书大字。舒老曾经说过‘许家崖水库,是我一生中写的最大最满意的大字。’前些日子烟台市委书记王济夫同志(舒同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时,王济夫时任省委秘书)来电话,请舒老明年春天到烟台去住些日子。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我们是非常想去的。”
我们趁机表达了家乡人民对舒老的敬意,欢迎舒老到黄县视察,到龙口酒厂莅临指导工作。临末,王云飞示意我们,
舒老已经八十高龄,不便马上铺下宣纸挥笔而就。孟秘书赶忙说:“那就等舒老哪一天精神特别饱满时,再题写厂名不迟。”因前些日子,舒老给山东景芝白酒厂题写过“景芝”两个字的白酒商标名字。舒老愿意为龙口酒厂题写一个葡萄酒的商标名字。于是,黄厂长就把“山东龙口酒厂”的厂名及龙口酒厂出品的葡萄酒“马乳香”的商标名字留下。之后,我们起身告辞。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舒老的秘书给宋主任来了电话,告知舒老已经题好字了。宋主任专门找到我说:“小王,事情办妥了,舒老已经题好字啦。”我也高兴地说:“宋主任,多亏您帮忙啊。”宋主任摆摆手说:“这是哪里话。咱们都是老乡,给家乡办点事,应该的,应该的。”我立即打电话跟厂里做了汇报。黄厂长特地派来常年在北京跑业务的王在东专门买了一个皮箱,用以盛放舒老的题字。舒老的两幅题字中,“山东龙口酒厂”六个大字系竖条幅,高近两米,钤章;“马乳香”三个字系小横幅,约三十厘米长,未钤章。
当时社会上会装裱字画的人才很少,好在王在东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熟悉一位姓董的女会计,董会计是位热心人,听说
舒老为龙口酒厂题字,很高兴,又是熟人王在东请托,就帮助找到故宫博物院的装裱字画的专家,将舒老的两幅字装裱好。
龙口酒厂非常重视舒同题写的厂名,请专家把舒同题写的厂名镏金雕刻好,庄重的安放在东大门上方的正中央,壮大了酒厂的门面。
山东龙口酒厂,作为一个老字号的企业,舒同的题词,给它增添了光彩。也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件大事。!




作者:山东龙口作家协会 王常悦 编 辑:肖平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