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苹:建设和谐地勘队伍之我见 |
|||
煤炭资讯网 | 2009-5-5 20:30:36论文、言论 | ||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宣传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对和谐地勘职工队伍的建设,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建设和谐地勘职工队伍,不仅是一门科学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科学管理是艺术管理的前提与基础,艺术管理是科学管理的补充与提高,两者的巧妙结合,才更有助于激发人的灵感、创意和激情,从而达到创建和谐地勘职工队伍的目的。 管理是我们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是科学与艺术的和谐互动。参与其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其理性与共性的一面是科学管理的人性前提,其非理性与个性的一面则是艺术管理的人性前提。管理制度必须严格符合逻辑,除非人类情感对组织的干扰,而制度形成和管理操作则应融入人性因素,并力争将制度安排的理性因素与人的非理性情感因素融合为统一的有机整体。 2005年,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制定下发了建设和谐地勘职工队伍的实施方案,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和谐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为职工提供宽松愉快工作环境的同时,有效保障了干部职工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和谐职工队伍建设添砖加瓦、争做贡献,职工收入水平、工作质量、工作成果的不断提高,为地勘经济跨越式发展也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以下笔者试图透过科学管理和艺术管理两个层面,谈谈黑龙江煤田地质局近年来在建设和谐地勘职工队伍上正在开创的一个良好局面。 一、科学管理 1、凝聚人心 黑龙江煤田地质局自2003年,结合地勘工作实际,确立了“团结 诚信 务实 创新”的龙江煤田地质精神。面对职工身份变化多样、思想观念复杂易变、价值取向多元的新形势,局党委高擎这面精神旗帜,并将其作为和谐地勘队伍建设的精神动力,逐渐融入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支柱。 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特别是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用宽广的世界眼光、创新的辨证思维,看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反对和抵制形形色色的有害思想文化侵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用“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根据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突出抓好职业道德建设,认真开展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及群众性学习活动,使干部职工得以从本单位自身特点出发,自觉养成反映和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良好习惯,逐渐形成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符合煤田地质勘探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充满信心、尽职尽责地战斗在各自工作岗位上。 用符合本行业特点的“团结 诚信 务实 创新”的龙江煤田地质精神凝聚人心,并辅之以评选先进集体、优秀地质工作者为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使龙江煤田地质精神的宣传贯彻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人性化,激发和调动全局干部职工为祖国寻找煤炭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抢抓机遇,走出龙江,开拓山西、内蒙、新疆、河南等国内市场,并成功打入外蒙、土耳其等国际市场,从多视角展示出龙江煤田地质人的风采。 2、制度规范 由于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因而我们始终把制度建设和创新贯穿于职工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用制度约束、考核、激励职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诸如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制度、按贡献大小的分配制度、先进地质工作者的休假制度、干部竞聘上岗制度等等,有效规范了劳动关系和职工的工作行为,从根本上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和谐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 3、政策倾斜 遵循按贡献大小、多劳多得,并且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我们修改、完善了分配制度,将各基层单位经营承包奖励分为六个档次,明确了各勘探、物探单位经营成果主要体现在地勘经济总量的大小,而其它单位的经营成果则主要体现在利润指标的高低;与此同时,还严格规定了各单位在发展非地勘产业上必须具有不断上升趋势的量化指标,为今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着实受到了基层领导的欢迎,大大激发调动了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干劲,物测队、二0四勘探队上半年工作紧张有序,正在为实现今年同比去年提高30%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 二0四勘探队自2000年,率先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开启了封存档案工资,实施效益工资、计件工资多种分配制度的先河,为钻工提供了发挥自身智慧才能的空间和条件,并将每个钻工的切身利益与钻孔施工质量、效率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调动起各钻井队乃至每个钻工主观能动性的完美发挥。据统计,该队钻工的平均年收入从不到4000元起步,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钻工平均工资已经超过4万元,是机关后勤普通职工收入的1.5倍,期间钻井队长的最高年工资曾经达到过6万元。 在认真执行我局下发的荣誉度假制度中,该队有意识向一线钻工倾斜,在大连“职工之家”,北戴河度假场所,一线度假钻工占全队度假人员的70%以上。针对北方冬季施工,他们9年累计投入近200万元为钻工发放劳动用品,仅2008年就投入40多万元为一线钻工发放了防寒用品。该队还制定了新老钻工享受同等待遇的规定,对招聘的新工人与老工人一样签订用工合同、办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率先建立一线钻工年度体检制度,使新工人一走进队里,就与其他人享受同等福利待遇。 通过激励机制,有助于在职工中形成获得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才干的内在动力。今年我局召开的首次科技工作会议,局拿出五十多万元奖励优秀成果和优秀科技工作者,大大提高了职工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局、各勘探队向一线职工制定的倾斜政策,带来了全局职工巨大的物质回报,也有力推动了全局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工收入的持续提高。 二、艺术管理 以理性为支点的科学管理创造了制度系统,而以非理性为支点的艺术管理则为制度运作提供润滑剂和黏合剂。巧妙运用艺术管理,让职工感到既安全又独立,既得到信任又不觉得压抑,既凝聚在一起又能张扬个性,极有助于职工在工作中都能身心愉悦,发挥潜能。 探寻每个人的行为轨迹,不仅显示出理性和共性的一面,也反映出非理性和个性的一面,前者用科学管理有效,后者用艺术管理俱佳。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结合体,人的欲望、本能、意志、激情、习俗、直觉等导致的非理性行为,必然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这就意味着对人的管理绝不能忽视艺术的方法。理性与非理性、逻辑与情感、科学精神与人为关怀、彼此之间既相互冲突又融合统一。 1、协调帮助 时代在发展变化,职工和单位之间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地变化,需要职工对自己的行为担负更多的责任,单位也必须在管理上担负更多职责,更加留意与职工的关系,让职工愿意与单位分担问题。 试想当你在工作岗位上得不到相关的支持与帮助时,你的工作是很难顺利展开的。建立和谐的关系,正需要领导者来协调好不同层次职工之间的关系,让职工在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发挥才能,减少内耗,避免冲突,愉快工作。 我们应充分意识到,关爱、体贴、帮助别人是一种投资,若想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找机会去帮他一个忙,也许你的举手之劳就有可能换来别人的感恩戴德。如果你帮助他人获得了需要的事物,你也会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事物,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会越多,正如老子所言:“勿以其自私焉,是成其自私”。 领导者应全力帮助职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生活中的困难,发展与职工间的友谊关系,职工自然会全心全意的去工作,去奋斗;同时,还要学会协调下属职工之间的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义理,让职工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互相帮助,剔除一切不和谐因素,职工队伍就会成为一支坚强的铁军,所向披靡。 2、尊重信任 尊重职工,是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真正认同了职工的力量、团队的力量;尊重第一次把职工从台下举到台上,让人人都获得支持与认同,在追求自我发展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有着职业分工的职业人;虽然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特质、优点和缺陷,但确都具有人的尊严。尊重人应做到容人之短,用人所长。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认为:才干越高的人,往往缺点也越显著,有高峰必有深谷。存在某种短处的人并不防碍他在长处方面创造业绩。只有容人之短,才能用人所长,才能使被管理的对象扬长避短,有所作为。永远不要低估尊重的力量,尊重的威力能创造奇迹! 支持职工,可将自信和力量播种于职工的心田,点燃内心的激情之火。在给予职工物质资源、环境、人力等方面的支持时,更应对其工作成绩予以认同,促使发挥智慧才能,创造惊人的效益。 信任职工,让人人都努力奋斗,放手拼搏,发挥才能,才能留住职工,增强后劲。领导的信任会让职工获得幸福感,因为信任会决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职工之间的相互信任,会更好的相互配合,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更趋完美。 倡导宽容,这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养,还是生活艺术和生存智慧。当职工犯错误的时候,作为领导者,应给他改过的机会,并积极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寻找失败的原因,探讨解决的办法,在有益的尝试中得到升华,使他们从阴影中走出来,成为更有能力的人才。 3、心里抚慰 每个人在现实工作中,都有一种愿意被肯定、被理解的心理需求,都有一种获得大家支持帮助的良好愿望,都有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积极进取精神,都有干好工作得到褒奖的荣誉感,这无疑是创建和谐队伍的一个重要因素。 得到关心和爱护,是人的精神需要。领导者应当为职工创造了一个和睦、友爱、温馨的“职工之家”,使职工生活在团结友爱的集体里,相互关心、理解、尊重,产生满足,愉快的情感,有利于开展工作。近年来,我局用地勘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职工,使全局职工的收入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04年在纪念建局五十年大会上表彰奖励为龙江煤田地质勘探事业作出卓越功绩的地质功臣;去年局党委决定对3000多名离退休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局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全局离退休职工发放了爱心联系卡等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得到了全局职工的高度称赞,为离退休职工带来了福音,为职工送去了温暖,产生了温暖人心的效果。 我局开展扶贫济困工作,建立扶贫基金,各基层单位也相继采取有效方式,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为职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使基层单位野外生产一线的工作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局、队领导还经常深入钻探生产一线,靠前指挥,与钻工共同研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及时了解钻工生活上的困难,并当作大事给予解决。每逢节假日,局、队领导都一定会亲赴野外,带上茅台酒、鱼、肉,与钻工共度佳节良宵,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温暖了钻工的心灵,进一步增强了职工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力量。 综上所述,黑龙江煤田地质局在建设和谐职工队伍的实践中,确实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同心协力,开创龙江煤田地质勘探事业的美好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