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 立 潮 头 唱 大 风 |
|||
——山东莱芜煤机公司全员竞聘上岗纪实 |
|||
煤炭资讯网 | 2008-9-24 21:20:19厂商在线 | ||
8月,对于刚刚经历了地震大悲的共和国来说,是一段大喜的日子,更是一个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月份。 8月,对于成立不到两年的莱芜煤机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月份。从2008年8月1日起,公司陆续为退休人员和自谋职业人员办理了离厂手续;从8月 14 日开始,原莱芜煤机厂广大干部职工怀着复杂的心情,陆续与莱芜煤机厂解除了劳动合同,并领到数额不等的职工安置费和经济补偿金。目前,费用发放工作大部分已完成。这意味着历经一年多的莱芜煤机厂政策性破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然而,这仅仅是破产重组工作的第一步,第二个阶段精简机构、竞聘上岗的任务则更加艰巨,更具挑战性。这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也是对职工队伍素质的严格检验。这一“大考”的序幕在刚刚进入9月便拉开了…… 精密周详的准备 大刀阔斧的改革 “精兵简政”,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克服抗日根据地的物质困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并成为以后各级各单位消除机构臃肿、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法宝”。然而,压缩机构、精简人员、落实方案、推行措施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抵触和阻力。同时,它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种历练。 按照临矿集团破产重组工作的整体安排,定岗定员重组、全员竞聘上岗,成为接下来衣钵于莱芜煤机厂的莱芜煤机公司流程再造的必由之路,也是破产重组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难上之难”。它不仅关系到莱芜煤机厂政策性破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煤机集团整体工作的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为煤机集团骨干企业的莱芜煤机公司,在子公司中被要求首先开展重组竞聘上岗工作,公司领导班子肩负重任,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公司一班人审时度势,多次召开专门会议,集思广益、察纳雅言,去粗取精、精研细琢。临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煤机集团总经理张廷玉亲自坐阵莱芜煤机公司,听取汇报,共同研讨,大力指导。经过反复酝酿,一套既切实可行又缜密周详的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出台了,并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首肯。 莱芜煤机公司出台的《机构设置及定编定员定责方案》,严格按照煤机集团提出的“四控”要求来进行,即控制一线职工人数(不低于70%)、控制中层干部人数、控制管辅人员人数、控制机构设置数量。据此,公司只保留9个机关管理部室和1个销售分公司、1个技术分中心;车间(公司)整合为13个;另成立1个后勤服务公司。 对中层干部进行了大幅精简,由过去的89人减至50人。其改革的力度、精简的幅度、涉及的广度前所未有。通过“三定”和流程再造以达到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工作高效、责任明确和观念更新的目的。
同一个起跑线 不同的参与者
这次破产重组、全员竞聘上岗,是临矿集团公司领导认真分析当前煤机集团三个子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公司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它打破了本公司范围竞岗的界限,使各类人才在集团公司内部流动起来,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给职工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平台和竞技场,从而变“相马”为“赛马”,充分体现了“好中求好、优中选优”的用人原则。 如同奥运会比赛必须遵守比赛规则一样,此次竞聘的规则制定得十分详尽周全,可谓“滴水不漏”。公司《机构设置和定编定员定责方案》共分七个部分、四个附件。内容包括:一、破产重组原则。包括流程再造、全面细致、精简精干、提高效率等四项基本原则;二、破产重组的具体规定。对机构和人数、比例作了详细的界定;三、竞聘上岗方式。规定了重组竞聘的步骤、原则、竞聘上岗的顺序等;四、竞聘上岗流程。包括召开动员会,公布“三定”方案、招聘启事,召开考评专题会,答辩程序、答辩结果的确定,规定了试用期等;五、工作机构。成立了以总经理、党委书记刘春峰为组长、公司领导李振山、朱英海、王百昌、侯颂、楼寿盛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公司领导和公司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负责人组成的考评委,考评委主任刘春峰担任主考官。成立了由20名职工代表组成的职工代表考评组,还成立了考评统计工作组;并设立监督小组,由临矿集团组干处处长陆云高担任组长,临矿集团工会副主席张传毅、煤机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金如任副组长;六、报名的时间、范围和地点以及竞聘上岗时间安排,都十分明了;七、提出了工作要求。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顾全大局,充分认识做好破产重组工作的极端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支持改革、拥护改革、参与改革;要站在企业改革的前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做到破产重组与安全生产“两不误”。此外,方案还附有《机构设置、中层干部职数及定员定编方案》、《机关、销售、技术及后勤服务定岗定员明细表》、《机关、销售、技术及后勤服务定岗定员定责一览表》,以及《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时间安排》。《机构设置和定编定员定责方案》总计达43页、约两万字。 《机构设置和定编定员定责方案》于9月2日中午率先在网上公布。当天下午,打印好的方案便以红榜的形式出现在公开栏上,立即引起广大干部职工的高度关注。很快,《方案》便传遍了全公司,应聘者报名踊跃。一时间,“报名了吗?”成为时下的“流行语”。大家都在仔细地“研读”方案,思考下一步自己将何去何从?有岗的中层干部在考虑是否竞聘原岗,无岗的中层干部更是急着思虑竞聘哪个新岗,还有的原助理、管理人员或是一般员工对不同的中层干部岗位有了相同的“想法”,都在暗暗地做着准备,如同100米冲刺,只等发令枪响。有的应聘者调侃道:昔日还在学海尔的“赛马不相马”,没想到今天轮到自己成为竞聘场中的“赛马”。 与奥运会上马术项目“盛装舞步”的赛手与良驹优雅默契的配合不同,今天的“赛马场”竞争则相当激烈,因为在这104名报名应聘的“选手”中只能有50个胜出者。 根据“赛程”,9月3日下午,销售分公司首先打响了“第一枪”。11名原销售各处处长接连出场,说经历,举业绩,谈打算,互有长短,旗鼓相当。经过3个多小时的竞夺,当场决出了综合办公室、营销部、选煤项目办公室共5个中层职位。结果出来后,令好多人猜想不到:某个岗肯定是谁争上,可结果下来却不是;某个岗肯定是原中层人员竞争上,可结果出来仍不是。这一个个“想不到”使许多观望者成为后来的应聘者。 紧接着,4日下午,公司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正职的答辩拉开了机关部室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的序幕。他们虽没有竞争对手,但都悉心准备,提出了部门建设的新思路,得到了考评委的赞赏,首先顺利过关。 从5日开始,竞聘机关其他部室和技术分中心正职、副职的答辩接连登场。在6日上午举行的财务部副职的竞争尤为激烈,来自4个部门的7名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同场角逐该职,从上午10点多钟开始,直到时钟马上指向12点时才最终决出结果。下午一上班,全公司刚刚竞聘上的50名中层干部的名单便出现在公开栏上。 6日下午3点,铸造车间正、副职的竞聘答辩开始了。随后,各生产单位第一铆焊车间、第二铆焊车间、第一机械加工车间的正、副职在将近3个小时的争夺中确定了人选。 竞聘答辩现场气氛异常严肃,竞答场面非常激烈。有的竞聘者表情凝重,唯恐落后;有的答辩者因紧张言不达意;有的竞聘者手在颤抖……. 7日是星期天,为了确保竞聘的连续性,答辩接着进行。在紧张、有序的氛围中,其他生产单位正、副职的答辩也纷纷通过评委的打分,并当场公布了结果。 9月8日一早的中层干部会,成为新聘任中层干部的集体谈话。会上,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振山宣读了莱煤机公司[2008]42号《关于公布行政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职务任免的通知》。总经理、党委书记刘春峰,副总经理朱英海先后对新聘任的中层干部提出了要求。至此,历时4天半9场次的全公司中层干部竞聘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让我们描述一下答辩会的全过程:考评委主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刘春峰宣读所有竞聘××岗位应聘者的名单→应聘者按事先抽签的顺序依次进入答辩会场作时间为10分钟的竞聘演说,然后回答评委的提问→应聘者回答完毕后退场→考评委员会成员、职工代表考评人员采用无记名方式现场打分→考评统计工作组汇总后交监督小组成员审核→当场公布考核成绩→考评委主任宣布第一名为××单位中层领导→大家为胜出者鼓掌祝贺并为参与者鼓掌感谢。 这看似简单枯燥的过程,包含着应聘者、考评委及参评工作人员的辛劳和汗水。在答辩过程中,几乎每场答辩都不知不觉超过下班时间,特别是评委、职工代表和工作人员常常是忙完手中的活,已过了吃饭时间。监考、答辩至晚上八九点钟已成了“习惯”。 此前,首先进行的民主评议和中层干部笔试也作为竞聘上岗的重要依据。书面闭卷考试由刘春峰总经理亲自出题,并分别到两个考场巡视,嘱咐监考人员如有作弊者当即取消其竞聘资格。考试成绩中,民主测评占10%,中层干部互评成绩占10%(对于不是原中层干部的报名者,则将民主测评成绩变为20%),基础知识考试成绩占10%,职工代表现场考评成绩占20%,考评委考评成绩占50%。成绩汇总后,按照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按设岗录用,最低分为60分,达不到最低分数线的,可以空岗。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中层干部就在这样严格的程序和庄严的气氛中产生了。 在竞聘过程中,每个竞聘者都积极地酝酿答辩词,改了再改,力图以“文”打动评委。有的应聘者第一次没竞聘成功仍不灰心,直到竞聘上理想的职位,或是直到用完三次竞聘机会才肯罢休,其精神令人敬佩;有的应聘者没有遇到竞争对手,仍然认真准备,积极应答,全无“孤独求败”的闲情,他们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让领导和评委进一步了解了自己;还有的应聘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体现了“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 从9月9日开始紧接着,公司各单位、各部门管辅岗位的竞聘启事也纷纷在网上或公开栏“帖”了出来。来自各个岗位、各个工种的职工根据各自实际或“对号”报名,或“越位”申报,积极竞岗。117人、192人、148人、98人、146人报名,分别参加机关管理岗(54人)、工程技术岗(74人)、后勤服务岗(77人)、销售员岗(67人)、车间管辅岗(53人)。仅物业卫生保洁员一岗(13人)就有41人参加竞争。这在原来人们普遍认为“低人一等”的活,竞争却如此激烈,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全公司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截至13日晚上10点半,齿轮锻造公司齿轮车间计划员岗终于决出名次。经过考试、答辩、评议等程序,历时9天半的激烈角逐,共有805人次参加了总计375个岗位的竞聘。14日零点零5分,车间(公司)管辅岗位和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竞聘结果同时在网上发布。此前,公司机关管服、销售、技术、后勤服务人员竞聘结果已于13日18时20分在公司内部网公布。 目前,生产一线岗定岗定员方案和竞聘上岗办法已下发,招聘报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竞聘工作将按民主测评、出勤情况、工作业绩、理论考试、答辩等步骤进行,以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请看这样一组数据—— ——全公司定岗定员1433人,减少110人,占原有人数的7.13%; ——将原机关部室重组划分为四大块,即机关管理部室、销售分公司、技术分中心和后勤服务公司; ——机关管理部室定编设置由原来的18个减至9个,减少9个,压缩率50%; ——中层干部定岗定员由89人减至50人,减少39人,占43.82%。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后,其中,正职33个,副职17个,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分别占78.8%和82.4%; ——中层干部副职竞聘到正职岗位和一般管理人员竞聘到中层干部岗位的分别为6人,分别占上岗总人数的12%。 纵观整个重组、竞聘过程可谓部署周密,组织到位,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自始至终贯穿着精简、精干、精细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竞聘上来的人有压力、有动力,使被竞聘下去的人看到了差距和不足。绝大部分竞聘下来的中层干部都能调整好心态,理解公司竞聘上岗的意图,继续积极参与一般管理岗位的竞聘,重新找到新的工作岗位。 此次全员竞聘工作得到了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孝孔亲临答辩现场给予指导,自始至终参与了中层干部竞聘的全过程,并给予高度评价。他用“通过竞聘上岗,整潭水活了”这一形象的比喻,对竞聘工作作了点评。他进一步指出,通过全员竞聘,中层干部有了压力和动力,增强了危机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整个竞聘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集团公司组干处处长陆云高亲自挂帅,任督导组组长,副处长钱学军,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张传毅,煤机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金如,煤机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刘刚等督导组成员一丝不苟,认真核实答辩成绩,并庄严地签上自己的名字。煤机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金如自始至终全程跟踪监督。特别是管辅岗竞聘这几天,张书记头顶烈日,不顾汗水淋漓,奔走于全公司各个考点和答辩点,认真监督,积极指导。体现了集团公司、煤机集团领导对应聘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 竞聘期间,绝大部分干部职工支持、拥护竞聘上岗工作,普遍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一位退休老职工感慨地说:他的儿子对竞聘上岗非常重视,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整天耽心竞聘不上,对现在的工作比原来更上心了。老人感慨地说:“这次竞聘动真的,来实的,就该这样,有压力才能有动力嘛!”有一位从管理岗位下来竞聘到服务岗位工作的同志,当别人问起他时,他深有感触地说:“能有个岗位就很不错了”。有一位从管理岗位下来未竞聘上岗的同志说:“我申报竞聘的岗位不少,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失败,我现在才知道没有岗位是多么的痛苦,我想上岗的欲望太强烈了,只要适合我的岗位或者我能干的岗位,我都会干好”。还有一位未能竞聘上岗的职工感慨地说:“过去领导安排加班,我是一肚子怨言,可现在想加班都难了…….” 考验刚刚开始 路在自己脚下 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孝孔在煤机集团破产重组工作会议上指出:煤机集团三个煤机厂的破产重组工作,是在临矿集团推进跨越式发展、开展二次创业、打造百年基业的关键时期进行的,搞好三个煤机厂的破产和重组工作,既是临矿集团奋力打造国内一流煤机集团的目标所在,也是整个临矿集团二次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能否搞好这次破产重组工作,既关系着临矿集团二次创业的成败,也关系着煤机集团跨越发展的成败。 当前,莱芜煤机厂政策性破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轻装上阵的莱芜煤机公司下一步的大发展提供了良机。“创建新机制、搭建新平台、创造新效益”,这既是集团公司的期望,更是莱芜煤机公司的希望所在。 集团公司接管三个煤机厂,作了四步走的规划:扶持、减压、重组、再造。应当说,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扶持下,煤机厂的破产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广大干部职工得到了很大实惠。然而,扪心自问我们的所得和付出是否成比例?我们为集团公司创造了多大的效益呢?这值得每一位干部职工深思。 当前,我们进入了重组、再造阶段,也是发展的攻坚阶段,打好重组、再造这一攻坚仗,事关莱煤机公司、集团公司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未来,要借助破产的契机重组、新生。这是对全公司干部、职工的考验和检验。如果再像过去那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四平八稳、按部就班,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移植、学习了好多管理思想和体系,但收效甚微。我们职工的“学历素质”在大幅提高,技校以上学历占80%,中层管理干部正职大专以上学历为78.8%,副职占到82.4%。但是,在精细管理上、市场竞争上不见起色,两层皮、三层皮、多层皮现象比比皆是,执行力低下。我们多年积淀的优势让新竞争对手一夜之间超越,积十几年、二十几年研制的有些竞争能力的产品也在一夜之间被超越。对此,全公司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上必须高度统一。面对咄咄逼人的市场竞争,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困难,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坚定信心、端正态度,提高执行力,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开辟出一个新天地;只有敢想敢干,敢为人先,以精干的人员和高效的作风,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推行的“精兵简政”对中国革命发挥了巨大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在公司进行的全员竞聘上岗是在破产重组取得成果、集团公司正在开展的“奋战五年,二次创业,打造临矿百年基业”活动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实行的“精兵简政”,对于促进煤机集团实现“省内第一、国内领先”目标将起到积极作用。 今年7月召开的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为临矿集团、煤机集团今后五年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重组再造、竞聘上岗的完成,为莱芜煤机公司广大干部、职工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和发展平台。我们相信,在集团公司、煤机集团的正确领导下,莱芜煤机公司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欲立潮头先言勇,勇立潮头唱大风”。让我们高唱《临矿之歌》,高扬“精诚团结、励精图治、敢为人先、创新发展”的临矿精神和“学习、团队、求实、创新、高效、有为”的煤机精神,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迎接挑战、迎难而上,勇立潮头、勇往无前,为二次创业、打造临矿百年基业贡献我们的力量。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