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骁 薛云平:韩 城 | |||
2025/6/26 13:08:11诗词 | |||
这里有一座古城,立世已一千三百多年 这里曾以“朝半陕,陕半韩”名闻明清 这里是“关中文物最韩城”的源头地 古城和村村寨寨皆有古迹,号称“文史之乡” 这里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是旅游者的向往之地 这里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刀斧痕迹依稀可见 这里有鲤鱼跃龙门的神话,金色鱼影随波飞跃 这里有民居瑰宝党家村,四合院尽显大清风范 这里有迷失千年的梁带村两周古墓群 这里有滔滔大河在秦晋峡谷间日夜狂奔 这里有孔子高徒卜子夏教衍西河 这里有象岭春晓龙泉秋稼八大古景 这里有如龙盘踞的千年古城,七十二巷巷巷相连 这里有文庙城隍庙东营庙三庙相接气势磅礴 这里有毓秀桥宛如长虹卧跨澽水河 这里有芝水清流从远古群峦穿越 来自郦道光《水经注》的清晰记载 这里有史圣司马迁的衣冠冢把梁山枕卧 “河山之阳”的高门原上红了花椒绿了苹果 多少苍凉、多少悲壮关乎司马迁的传说 这里有“两朝宰相、一代帝师”王杰的故居 奋斗一生两袖清风,不畏权贵、智斗和珅 这里有“阿凡提”形象传人史厥疑 经典的传说相传了数千年 这里有比长城更古老的魏长城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史话记忆如斯 这里有元明清时期遗留下的众多古建 元朝古韩战场遗址就在香山脚下 这里有贵州巡抚被当地百姓尊称刘爷爷 刘荫枢三两银子贱卖毓秀桥的事相传至今 这里有首个党支部诞生地范家庄红色记载 一九二七年那个小院升起了第一面党旗 这里有百年名校象山中学的不朽传奇 这里有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的气壮山河 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场景仿佛如昨 这里有红色马帮运送物资到延安的惊险经历 一批又一批有志男儿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这里有白求恩短暂停留为百姓治病的故事 这里有军民奋力抗击日寇的战火硝烟 坚固的碉堡依旧巍然屹立在黄河岸边 这里有杜鹏程《保卫延安》开军旅文学之先河 这里有芮国遗址,千座古墓深埋地下 “芮姜传说”生动了历史记载 这里有赵氏孤儿的活字典:三义墓 墓碑上铭刻着远去的史实震撼人心 这里是“秦晋之好”的发祥地 这里曾有三处渡口,大槐树下的子民 曾踏过黄河走向华夏四面八方 这里曾是白居易的隐居之地 李白、王勃等名人踏足韩城,留下诗篇 这里有明清时期的四合院数以万座 这里有“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的传说 这里有一门三进士、四子三清华的真实故事 解家三兄弟精忠报国的事迹至今流传 这里的秧歌独具特色,让人眼花缭乱 这里的“韩城行鼓”闻名中外震人耳膜 这里的社火、赛神楼看得人潮涌动 这里的“非遗”项目—花馍,千姿百态 这里的羊肉饸饹、馄饨、泡馍,味蕾无穷 那种舌尖的体验,使人终生难忘 这里有香山红叶满山遍坡,红遍秋天 一辆绿皮客车直达北京,全国唯一 高铁、高速公路穿城而过,南湖有天鹅 这里是宜居城市,黄河湿地落满各种珍禽 这里是你想来即来的优美胜地 这里是你来了不想走的温馨小城
作者:冯骁,陕煤集团作家协会副主席,韩城矿业公司退休职工。薛云平,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