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钧:学新闻摄影技巧 悟宣传工作要领 | |||
2025/6/23 16:17:48写作 | |||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新闻业务培训活动。在此次培训课上,来自济宁日报社的编委委员、摄影总监、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刘项清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时政新闻摄影技巧》的精彩讲授。其中诸多技巧为我今后的新闻宣传摄影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感悟颇深。 刘老师在课上强调,会议拍摄伊始,手机状态的调整至关重要。将手机调至震动或静音模式,虽是一个微小的细节,却体现出对会议的尊重以及对拍摄专业性的追求。这使我意识到,新闻宣传工作无小事,任何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整体效果。一个不经意的手机铃声,就可能打破会议的严肃氛围,干扰拍摄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到新闻素材的质量。 在拍摄设备与光线运用方面,刘老师给出的建议让我深受启发。他提到最好不用闪光灯,若必须使用则要戴柔光罩,避免光线直射领导眼睛。这不仅关乎拍摄对象的感受,更影响着照片的质量与美感。在大型会场使用中长焦镜头的技巧,让我认识到合理选择拍摄工具对于提升拍摄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性。不必为了拍摄而在会场中频繁奔波,既保证了自身拍摄的轻松,又不影响他人听讲,更能获取到高质量的画面。同时,提前进入会场调试相机,从光线、角度、焦距等方面做好准备,以应对不同场景的拍摄需求,这一系列的操作都彰显了新闻摄影工作需要严谨细致的态度。 除了拍摄设备和光线运用的技巧,新闻摄影中的着装要求也有其重要意义。着装要求看似与摄影技术无关,实则不然。拍照时不穿鲜艳衣服,明确自己作为记录者而非主角的定位,让我理解到新闻宣传工作者需时刻保持低调,将焦点始终对准被拍摄对象,确保画面传达的信息纯粹且有效。 在拍摄对象的选择与处理上,刘老师分享的众多经验让我深感其对细节把握的精准。根据不同领导面部特征选择拍摄角度,并妥善处理领导谢顶、黑痣等特殊情况,让我明白新闻摄影不仅要展现领导形象,更要通过巧妙的角度选取与拍摄技巧,维护好领导的正面形象。在拍摄领导讲话时,注重眼神、表情、嘴型、手势的四位一体,连拍并及时筛选照片,让我懂得如何捕捉领导最具风采的瞬间,突出新闻摄影的表现力。 对于会议不同场景的拍摄,刘老师提到要留存如主持人致辞、领导致辞、领导鼓掌等一系列代表性镜头,这让我意识到新闻摄影需要全面记录会议的重要环节,为新闻报道提供丰富且具有代表性的素材。同时,关注领导身后物体、避免将领导与不适当人员或物体拍摄在一起等细节,再次强调了新闻摄影工作对画面信息传递准确性和恰当性的要求。 而在拍摄过程中避免捕捉领导的不雅小动作、不拍摄领导吃相以及防止出现红眼等问题,更是从维护领导形象和提升照片质量的角度,为新闻宣传摄影工作划定了明确的界限。 此次培训班上刘项清老师讲授的时政新闻摄影技巧,涵盖了从准备工作到拍摄细节,从设备使用到场景处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技巧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指导,更是对新闻宣传工作者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的培养。它让我明白,新闻宣传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记录画面,更是要通过精心策划、精准捕捉,传递出积极、正面且有价值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