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燕:陋室中的廉洁之光 | |||
2025/6/23 9:56:03论文、言论 | |||
在书页翻动间,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一泓清泉淌入我心间,激起层层涟漪,那简洁而隽永的文字,似一把智慧的钥匙,开启了我对廉洁之光的感悟之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读罢此句,便觉一股超凡之气扑面而来,刘禹锡以山水为喻,道出了事物的价值不在于外在表象,而在于内在的精神与品质。廉洁亦是如此,它不取决于职位高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内心的纯净与坚守。一个坚守廉洁初心、甘于奉献的人,即便身处平凡的工作岗位,没有显赫的权势与财富,也能以高尚的品德赢得他人的尊重,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走进陋室,我看到了一位安贫乐道、坚守廉洁的智者。刘禹锡身处简陋的屋舍,没有华丽的装饰,却以自己的品德为傲,让陋室散发着独特的馨香。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那些在施工一线默默奉献的党员干部,他们没有豪华的办公场所,没有丰厚的薪资待遇,却以务实的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赢得业主的信任与赞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廉洁奉公的内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陋室中,刘禹锡与有学问、有品德的人交往,他们谈笑风生,充满了智慧与思想碰撞,这种交友观对廉洁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廉洁之人往往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共同坚守廉洁底线。相反,那些与不廉洁之人同流合污的人,最终会在物欲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失去自我。陋室的主人告诉我们,与正直的人交朋友,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陋室里,刘禹锡可以自由地弹奏素琴,阅读佛经,享受着宁静与自在。他主动远离声色犬马的诱惑,挣脱繁琐公务中可能滋生的腐败枷锁,这种简单质朴的坚守,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当我们摆脱了贪欲的束缚,不再为功名利禄而奔波时,心灵就能得到真正的解放,这种心境是对功名利禄的看淡,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比拟的。 《陋室铭》中所散发的廉洁之光,穿越千年的历史烟云,依然熠熠生辉。让我们在纷繁世间寻得内心的“陋室”,让廉洁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