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明:美丽的记忆 | |||
2025/6/20 10:35:56散文 | |||
又到麦收了,看到那一台一台的收割机,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象狮子大开口一样,不一会一片麦地吃完了,我看到了机械化的力量,也看到了高科技的现代化,真正的“一条龙式”服务,这边麦穗进去,那边麦粒脱出,农户在地头只等着装好麻袋,用农用三轮车直接运回家门口,找一片干净平静的水泥地,撒地面上暴晒几天,就“万事大吉”了。一年一收的麦子总算平安的丰收了。这是让人喜悦的画面,也是种麦人最高兴的一天,一般的老农户,晚上吃饭没有不喝点小酒的,北方庄稼汉不会象少数民族那样,唱歌跳舞,只会用酒来表达丰收的高兴心情。 看到这一幕,让我回想起,当年在学校参加麦收活动的情景。我觉得那时代,我的命苦啊,为什么那年代没有收割机呢?让我们的童年也感受一下,有现代化收麦子的乐趣,遗憾的是走不了回头路了……。 老师告诉我们,星期天全班同学,去支援麦收。班里同学一起叫“好”!童心所在,只认为割麦子好玩,都高兴的很,看到学生这么高兴,老师又泼了冷水:大家要戴好草帽,把镰刀磨好,天热要防暑,镰刀要拿好,不要开玩笑,注意安全……。 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田间地头,学生第一件事就是,掐一颗麦穗,拿到手掌心,上下手掌合好,轻轻的将麦穗搓动,感觉到外壳搓掉了,就放在嘴边,吸一口气,慢慢地吹,将麦粒浮壳吹出掌心,饱满的麦粒自然的留在掌心,这时你抬起手,把麦粒送到口中,你吃吧一股麦香味让你感到,什么是美味,什么是天然的香。吃了一个不过瘾,又来一个,正高兴时,老师分配任务了,每位同学顺序站好,一人按一陇割麦子,一陇有一米宽吧,看看这块地不算长,起初也没放在眼里,开始干活了,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好似麦田和你开玩笑,总感到麦田怎么这么长……。同学们争先恐后,体力好的,会干农活的,一马当先,把我甩在后边,当时把我急的,心急火燎,可又没有办法,老天也凑热闹,一是热的要命;二是一点风也没有啊。我热的汗水,头象用水浇过一样,止不住的流,这是我在盼,盼什么?盼来点风吧,让我凉快一会吧。站起来看看,我是丢人丢到家了,全班最后边一个。没法干脆找借口,找个正当的理由,掩盖这慢的原因。老师,我镰刀不快了,我去地头磨磨。老师答应了。其实我不磨,只会磨的亮光闪闪,但刀不锋利,中看不中用。我得找人帮我磨。 突然间,有人在高喊,“抓兔子”。一只潜黄色的兔子,受惊吓慌忙的乱跑,这兔子象是“兔精”,它不是正常的跑,而且跳跃着上下跳高,它老聪明了,跳起来看看有多少人在抓它,有哪个方向可跑出去,看明白了,一会就不见踪影。兔子跑了,我的镰刀也磨好了,这时,我看到了,我的麦陇另一地头有同学帮我割麦子,这让我大喜啊,心情一下子高兴起来,赶快行动。又有同学,从半路截开,又加了割麦子的速度。我的心乐开了花,还是同学好啊!这时又一个同学过来,让我靠边站,他来接应对面的同学,我心存感激,在我累的快散架时,同学们照顾我。我不是个笨蛋,赶快去地头提了一桶水,让同学们解解渴。并一再感谢! 老师上课讲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这劳动教育了我,过去只知白面馒头好吃,却不知麦子是庄户人家的宝,麦子丰收了,一是要上交国家任务,二是自己改善伙食,三是卖点麦子,是家庭生活经济的收入。麦收活动给我上了一堂劳动课,不吃苦中苦,哪知幸福感,没有比较,就不知道生活中的苦与乐。我很想念当年一个班的同学和班主任老师,可惜的是,同学告诉我,班主任因病早逝,同学也走了几个,都是病惹的祸。看到了麦收,想起了童年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