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青春在煤海闪光:记青东煤矿“95 后” 技术尖兵王润

2025/5/19 13:30:43人物展示
  在淮北青东煤矿的百米井下,一位头戴安全帽、手持笔记本的年轻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时而俯身观察设备运行,时而与工友热烈探讨技术难题,眼中闪烁着对工作的热忱与执着。他就是综采一区副区长王润,一位从高校学子成长为煤矿技术尖兵的“95后”青年,用青春和汗水在煤海深处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采矿人的精彩篇章。
一、扎根一线,在摸爬滚打中淬炼成钢
2020年7月,刚从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的王润,怀揣着对煤炭事业的热爱,毅然投身青东煤业采煤一线。初入职场,他便给自己立下“铁规矩”:把一线当课堂,让实践出真知。为了尽快掌握现场技术,他主动向工人师傅拜师学艺,在潮湿闷热的巷道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煤机操作要点、顶板支护参数等现场数据。升井后,他坚持每天撰写工作小结,将实践经验提炼成可复用的管理方法,真正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能力在一线提升”。 四年如一日的坚守与积累,让这个曾经的“书生”蜕变成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2023年,综采一区854工作面面临甩采距离长、技术难度大的挑战,王润主动请缨担纲技术攻关。他白天泡在现场实测数据,晚上熬夜进行模拟推演,经过20多天的连续奋战,最终制定出安全高效的甩采方案。在他的全程技术指导下,该工作面不仅提前完成甩采任务,更成功解放35.4万吨优质煤量,为矿井创造超150万元经济效益,成为同类作业的标杆案例。
二、创新突围,用智慧破解生产“顽疾”
在综采一区,王润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技术救火队员”,但凡遇到技术难题,大家总会想到“找王工试试”。俯采工作面运输机上窜下滑是长期困扰生产的“老大难”问题,他查阅大量专业资料,结合现场调研,创新性提出“单向推移输送机+伪倾斜开采”组合方案,通过精准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一举攻克这一技术瓶颈,使采煤效率提升20%以上,让“不听话”的运输机变成了“乖乖顺”的生产利器。 面对854工作面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顶板管理难题,王润大胆引入集团推广的柔性网工艺。为确保工艺落地见效,他带领团队连续72小时坚守现场,从网型选择到铺设角度反复调试,最终实现柔性网与顶板的精准贴合,为工作面快速回撤筑牢安全屏障。四年间,他主持或参与的3项技术攻关课题、6项小改小革,如同一把把“金钥匙”,打开了矿井高效生产的新通道。
三、青春领航:在担当奉献中传递光热
作为中共预备党员和青年技术骨干,王润始终牢记“传帮带”使命。他牵头成立“青年创新工作室”,每周开设“技术夜校”,以“理论+实操”模式带徒授艺,培养出多名能独当一面的青年技工;在主题团日活动中,他用“煤矿青年奋斗故事”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让理论宣讲接地气、入人心;在志愿服务中,他既是抗灾抢险的“急先锋”,也是帮扶困难职工的“暖心人”,先后荣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淮北市优秀共青团员”等7项荣誉,成为青年职工心中的“标杆榜样”。
“采矿人要吃得苦、霸得蛮,更要敢创新、勇担当。”这是王润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他正带领团队向智能化开采技术发起攻关,立志将更多“黑科技”引入矿井,为实现集团“666”、矿井“656”年度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从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到技术尖兵,王润用行动证明:青春的价值,在于把个人理想融入企业发展,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答卷。 在煤海深处,这个“95后”青年正以“漫漫长路勇逐梦”的信念,用拼搏作笔、创新为墨,在“十四五”收官战中勾勒出新一代采矿人的奋斗底色——让青春在百米井下闪光,让理想在实干担当中绽放!


本网通讯员:陈继锋
编 辑:肖平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