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发展煤制天然气产业

煤炭资讯网 2025/3/9 9:47:21要闻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天然气行业包括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国际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增加,而国内天然气年表观消费量已突破4000亿立方米。综合来看,依托我国的煤炭资源优势持续发展煤制天然气产业,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一方面,国际政治局势的持续紧张导致全球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供需关系变数增加,尤其是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爆发使得全球天然气价格大涨,而我国的天然气进口依存度长期高达40%左右,显然国际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必然对我国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安全和天然气单一的供应产生影响甚至构成潜在威胁;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燃气市场对清洁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的需求日益增加,包括工业燃料用气、城市燃气、公服商业、液化天然气(LNG)重卡、居民生活、采暖用气等需求的稳定增加,天然气的年表观消费量已突破4000亿立方米,而年产量仅为2464亿立方米。其中,煤制天然气的年产量约70亿立方米,占比不足3%。因此,持续发展煤制天然气产业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自2013年首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建成以来,目前国内已有多个煤制天然气项目陆续投入运营,包括大唐克旗一二期、新疆庆华、浙能新天以及内蒙古汇能一二期项目等,总产能高达数十亿立方米,虽尚未达到《煤炭工业“十四五”现代煤化工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到“十四五”末建成煤制天然气产能150亿立方米的目标,但目前多数已投产项目产能均满负荷运转,行业整体盈利状况良好。这些项目的成功运营,不仅提升了我国天然气的自主供应能力,还为煤制天然气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当前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发展也面临挑战。首先,经济性仍是“拦路虎”之一。由于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导致其与传统天然气生产方式相比竞争力较弱。其次,环保压力也必须面对。虽然煤制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但在生产过程中仍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和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尽管煤制天然气项目尚存在相关问题,但可以预见,“十五五”期间随着全球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为鼓励煤制天然气行业向更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体发展建议如下。


  一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低碳转型。


  加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CCUS作为煤制天然气行业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支持示范项目建设,推动技术商业化应用。要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单位产品水耗,建设节水型煤制天然气项目。还要发展可再生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耦合制氢技术,利用可再生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制氢,与煤制天然气结合,降低碳排放。


  二要完善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国内应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引导行业合理布局。未来,煤制天然气市场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一方面,国内市场将继续扩大,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天然气供应不足的地区,煤制天然气将成为重要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补充;另一方面,国际市场也将成为我国煤制天然气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参与全球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布局和国际贸易,我国煤制天然气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要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需的价格形成机制,保障煤制天然气项目合理收益。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通过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绿色金融等方式,支持煤制天然气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建设。


  三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攻关大型煤气化、高效甲烷化合成、催化剂等关键技术,提升装备自主化水平,提高反应分离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能耗和排放。


  推动智能化发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根据实时数据调整生产工艺,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动态调节和优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安全性以及产品质量。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


  四要拓展应用领域,拓展市场需求。


  要进一步延伸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升项目总体经济效益。要推动天然气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加大发展LNG重卡、船舶等,扩大天然气消费市场。同时探索氢能产业发展,利用煤制天然气副产氢气发展氢能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施福富)


  转自:中国化工报



来源: 编 辑:徐悉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