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忙大嫂”韩元娥:四十余载无私奉献 守护职工安全与温暖 | |||
煤炭资讯网 | 2025/3/3 23:39:16人物展示 | ||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有这样一位被职工们亲切称为“忙大嫂”的家属——韩元娥。她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感动了整个矿区,还被改编成了23集电视连续剧《黑金地的女人》,于2008年10月4日至15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热播。
从“缺心眼”到“忙大嫂”,四十余载坚守初心
自1980年随丈夫来到官地矿,韩元娥便开始了她四十多年的坚守与奉献。初到矿区,面对艰苦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她并未退缩,而是决定用自己的行动为职工们送去温暖和关怀。从最初的送热水、缝补衣物,到后来组织成立“官地矿志愿服务队”,韩元娥始终如一,从未间断。
起初,韩元娥的行为曾被人们误解为“缺心眼”“倒贴钱”,但她并未因此动摇。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她始终坚持在井口为职工服务。后来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职工家属们加入到了志愿服务的行列中,她们不仅为职工们送开水、绿豆汤、稀饭等食品,还缝补、浆洗衣服,制作和发放防潮鞋垫。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深深温暖了职工们的心,使韩元娥和她的志愿者队伍成为了矿区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也成为矿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的无私奉献也赢得了职工和家属的尊敬与爱戴,从“缺心眼”变成了人人称赞的“忙大嫂”。
至亲至爱,用行动诠释职工家属的责任
韩元娥不仅关心职工们的生活,更用实际行动守护他们的安全。十几年来,她义务照顾职工王福珍的女儿,用她那至亲至爱的博大爱心,温暖了这个失去父亲的孩子,让这个家庭重新焕发了生机。
在矿区的安全工作中,韩元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她被誉为安全的“婆婆嘴”,时刻提醒职工要遵守安全法律法规、按章操作。在井口,总能听到她亲切而坚定的声音:“师傅,下井请把帽带系好,一定要注意安全!”她还积极配合矿工会开展安全宣教活动,使每位职工都能自觉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韩元娥不仅是安全的守护者,更是职工的“贴心人”。她积极参加井口送爱心、节日送祝福等活动,让职工们感受到亲情的关爱和家属的温暖。对待“三违”职工,她又化身为安全的“情感员”,对“三违”人员开展亲情帮教,用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剖析违章的危害,从根源上纠正他们的心理隐患和思想违章。
真诚的相处,职工们也对这位大嫂无话不谈。一名职工在井下作业时发生违章,韩元娥帮他算安全账、经济账、幸福帐,这名职工向她保证:“大嫂,你虽不是我的亲人,却像亲人一样关心我,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通过她的努力,“安全”二字已经深深地植根到了职工们的心中。
据统计,2024年韩元娥与安全协管员们深入基层队组宣讲安全知识85次,走家串户为30户重点人员做思想工作。她与矿嫂们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职工们的好评和尊敬。
创新服务,用智慧与爱心守护职工
韩元娥深知井下环境的艰苦和职工们为了家庭、生活所付出的艰辛,因此始终将职工的需求放在心上,用实际行动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与安全协管员们利用废纸片和旧衣物制作鞋垫和袜套,总计制作了1.3万多双鞋垫和900多双袜套,让职工们感受到了来自心底的温暖和舒适。
除了制作鞋垫和袜套,韩元娥还擅长缝补衣物。每当职工们的衣服破了、扣子掉了,她总是热心地为他们缝补。她的针线活细致入微,让职工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此外,她还自学美食制作,创新菜品,为职工们提供特色餐饮,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享受到家的味道。
节假日和特殊时期,韩元娥更是忙碌不停。她积极参加文艺演出服务,筹备各种文艺活动,丰富职工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矿区的关怀和温暖。
荣誉与传承,矿山最美的“明月”与“太阳”
韩元娥的事迹不仅感动了矿区,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1996年被评为“全国好矿嫂”;1997年荣获山西焦煤西山煤电特级劳动模范;连续多年被官地矿评为好矿嫂。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韩元娥依然活跃在矿区,用柔弱的双肩和满腔热诚继续为职工们服务着。她说:“如果是在没有星辰的夜晚,矿嫂就是最亮的明月;如果是在没有阳光的井下巷道,矿嫂就是职工头顶的太阳。”这句话不仅是对她自己的写照,也是对所有矿嫂们的赞美。
韩元娥,这位矿区的“忙大嫂”,用四十多年的无私奉献,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责任与爱,成为官地矿最美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