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煤炭市场大变局:价格跳水,非电需求却成 “救星”? | |||
煤炭资讯网 | 2025/3/26 8:50:49焦点话题 | ||
2025年3月以来,榆林煤炭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呈现出价格走势分化、供需格局调整、库存压力显著、政策积极干预等特征。
2025年3月以来,榆林煤炭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呈现出价格走势分化、供需格局调整、库存压力显著、政策积极干预等特征。深入剖析这些变化,对把握市场趋势、制定合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价格走势:弱势震荡中现局部反弹
榆林动力煤价格自年初持续承压。截至3月13日,CCTD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参考价降至695元/吨,同比降幅达23.3%,创近四年新低。区域价格表现各异,榆阳区6000大卡末煤价格从814元/吨降至727元/吨,跌幅10.7%;神木5800大卡末煤价格在670元/吨附近波动,同比降幅超20%。
然而,市场并非单边下行。非电需求的复苏带动了部分煤种价格回升。水泥、冶金行业复工,拉动府谷6100大卡块煤价格单周上涨26元/吨,涨幅3.8%。同时,高卡煤凭借品质优势展现韧性,榆阳区6000大卡末煤3月价格环比上涨5.1%,凸显结构性需求支撑。
2.供需格局:供应宽松与需求分化并存
供应端,榆林主产区煤矿开工率居高不下。3月约115处煤矿正常生产,日均产量稳定,长协履约率提升至80%以上,导致市场煤流通空间受到挤压。进口煤方面,印尼HBA新政推高进口成本,3月进口量环比下降40万吨,部分品种价格倒挂,内贸压力边际减轻。
需求端呈现明显分化。供暖季结束后,电力需求疲软,电厂日耗回落至低位,库存可用天数维持在19天以上,采购以长协为主,市场煤成交冷清。与之相反,水泥、化工行业开工率提升,冶金煤需求增加,推动榆林块煤价格单周上涨1.4%-3.8%,非电需求回暖迹象明显。
3.库存与物流:高库存制约价格反弹
当前,环渤海港口库存达2927.5万吨,同比增长40%,贸易商抛货压力巨大,港口煤价与坑口价倒挂扩大至50元/吨以上。榆林本地煤矿库存去化缓慢,部分矿区因销售不畅出现库存积压,进一步压制坑口价格。
物流成本方面,铁路运费(如黄土庙至梁山北站123.14元/吨)和税费(128.26元/吨)推高综合成本,导致贸易商发运意愿低迷,港口调出量依赖阶段性补库。
4.政策与行业动态:控产保价与市场博弈激烈
面对市场困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联合发文,要求企业主动调整生产节奏,控制劣质煤进口,稳定市场供需。晋能集团等龙头企业通过减少下水煤进港量(日均压至10万吨),转向铁路直达销售,缓解港口滞销压力。
资本市场对煤炭行业反应分化。3月13日煤炭板块逆势大涨(板块涨幅3.6%),反映出市场对政策红利(如专项债4.4万亿元)和迎峰度夏需求的预期,但煤价与股价背离凸显行业矛盾。
5.未来展望:弱平衡下寻找结构性机会
短期来看,预计3月下旬至4月,动力煤价格将围绕650-700元/吨波动。高库存和进口因素限制价格反弹空间,但非电需求回暖或延缓跌势。中长期,行业将面临结构性调整,通过淘汰落后矿井(如山西关停3000家小煤矿)推动优质产能集中化,缓解供需矛盾。同时,榆林积极推动煤基氢能(如华秦氢能产业园)和煤化工(烯烃、乙醇)项目,助力绿色转型,对冲传统需求下滑风险。
对于贸易商而言,建议锁定高卡煤资源,优先采购5500大卡以上煤种,规避低质煤价格风险,并利用大数据跟踪港口库存与进口周期,动态调整采购节奏。投资者可关注高分红龙头(如陕西煤业)及非电需求弹性标的,同时警惕库存去化不及预期与进口政策突变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