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藻矿区成长的两名90后女作家 | |||
煤炭资讯网 | 2025/3/2 11:26:42 煤企聚焦 | ||
【导语】李瑶君和张雨荷为松藻矿区成长的90后女作家,分别在网络文学和儿童文学领域取得成就,松藻矿务局虽已成历史,但其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激励人们前行。 在重庆市与贵州省习水县等地相邻的綦江区南部,有一个曾经被称作“乌金城”的地方,它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它就是曾经的松藻矿务局。松藻矿务局包括:松藻煤矿、渝阳煤矿、逢春煤矿、打通煤矿、石壕煤矿和梨园坝煤矿。 松藻矿区范围,北起綦江的藻渡河,南止贵州省习水县与原綦江县交界的梨园坝,涉及原綦江县的打通、石壕、安稳、赶水四个镇。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按照国家“三线建设”的规划,松藻矿务局是全国煤炭工业重点建设12个矿区之一。 松藻矿务局的历史,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书写着几代人的奋斗与梦想。它诞生于国家三线建设的热潮之中,肩负着为社会提供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支持的重要使命。从成立之初,便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程。 松藻矿务局不仅注重生产,更重视科技创新。在那个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这里的人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不断探索新的开采技术和方法。他们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正是这种对科技的追求,使得松藻矿务局在同行业中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 除了生产与技术,松藻矿务局还十分关注员工的生活。在这里,有着完善的生活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职工宿舍、食堂、医院等一应俱全,为员工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同时,矿务局还经常组织各种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 松藻矿务局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见证了我国煤炭工业的兴衰与崛起,也见证了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 这里介绍的是在松藻矿区成长的两名90后女作家李瑶君和张雨荷。 ①网络作家李瑶君 李瑶君的网名:瑶遥领先。 1995年李瑶君生于松藻矿区。在松藻矿务局打通中学高中(以前的松藻矿务局高中学)毕业。 李瑶君生长在松藻矿区,父母是原松藻矿务局(松藻煤电公司)的职工。读初三的时候,她迷上了唐诗宋词,阅读之后,自己也写上几句,加上当时流行古代言情小说,她一边读唐诗宋词一边尝试写小说。 17岁那一年,她给自己的人生制定了规划,决定以后要写一辈子的小说。 2013年,《重庆晚报》报道过当时还只是高中生的李瑶君,她凭借一本43万字的小说吸引了媒体关注,从此人生不再普通,成为了一名网络作家。大学毕业后,李瑶君在广告公司做文案,空闲时也坚持写作。但加班严重又内耗的工作,时常让她想起自己的写作初衷,最终在2022年夏天,她下定决心辞职回家做一名全职网络作家。 她依靠工作8年的积蓄,苦支撑了半年多的创作,完成了第三部小说《娇憨贵妃靠摆烂宠冠后宫》,选择在书旗小说APP发布,被书旗小说编辑和运营团队发现培养,并专门针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推荐。这部时下流行的“宫斗”和“穿越”类题材小说,精准拿捏住了读者的喜好,阅读量节节攀升,并成功进入3月“书旗金榜女频榜”第5名。 网友留言:“超级好看的文,情节曲折婉转,把帝王将相的爱恨情仇、穿越女子的特立独行都演绎得精彩……” 小说在书旗上的优秀表现,也给李瑶君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善。月收入从几十元,逐渐涨至几千元、几万元。 李瑶君坚持写作11年,成为 “书旗金榜”持续培养潜力作者。她在写作中找回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1992年张雨荷生于松藻矿务局逢春煤矿医院。2004年在松藻矿务局中心小学毕业后,到綦江县古南中学读书。 张雨荷生长在松藻矿区,父母是松藻矿务局的职工。松藻矿区留下了她少年儿童时代的美好记忆。 2015年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做过大学生西部志愿者和大学生村官…… 2015年12月底,在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教育工委等部门主办的第二届重庆市“梦想100”人生规划大赛中,张雨荷的梦想“做一个未来的儿童文学作家”获三等奖。华龙网以《用别人玩手机的时间搞创作,90后村官有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梦》为题,报道了张雨荷的梦想。同年,《大学生村官报》发表对张雨荷的专访文章《大学生村官张雨荷:乡村热土是我创作的灵感》。 2017年《山海经•少年版》刊发专访文章《张雨荷:90后新生代美少女作家》,接着新华网、中国青年网、乡镇干部网、中国报道网等媒体对张雨荷热爱儿童文学创作进行了专访报道。 2017年9月20日,重庆日报发表张雨荷的扶贫文章《綦江区村官张雨荷:小小村官小小的扶贫故事》。2017年12月4至10日,张雨荷代表重庆渝西片区成为“重庆市扶贫办‘榜样面对面’党的十九大精神暨基层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宣讲团”成员,分别到巫溪中岗乡、巫溪天元乡、奉节平安乡、巫山双龙镇、忠县乌杨镇等地宣讲了六场。张雨荷是15名宣讲人员中年龄最小、也上唯一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张雨荷的创作灵感来自火热的乡村生活,她创作的儿童故事大多数以乡村文化为背景。 目前,她已在《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中国少年儿童》《童话世界》《意林童话》《少年先锋报》等全国60多家报刊,发表儿童文学作品1500多篇。《火车道旁的木屋》《超时空援救》《蓝鲸飞过那片海》等8部长篇儿童小说先后在《中国少年儿童》《少年科普报》等报刊连载。 目前已出版长篇小说《火车道旁的小木屋》《温暖的火车站》《谁是谁的小确幸》《鱼水谣》。出版《儿童启蒙绘本/好玩的文字》(6册)《爸爸,我真棒》《捏着鼻子看的趣味科普绘本》等30多本儿童绘本。 有一位评论家在评论重庆新时期儿童文学创作时,对张雨荷的短篇童话《追逐极光的北极狐》(2015年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给予了高度评价,还说张雨荷是近年来重庆儿童文学界新生代中的一匹黑马,她用真诚书写着儿童文学的美好。 如今,虽然松藻矿务局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它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永远熠熠生辉。教会了我们坚韧不拔、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前行。 何家欢整理于网络媒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