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大漠勘探者——记山东煤田地质局物测队劳动模范王锋 | |||
煤炭资讯网 | 2025/3/2 9:30:32人物展示 | ||
80后地质工程师王锋,在他选择从事地质工作的那一刻起,就把地质行业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根植于心,他始终以身作则,恪尽职守,执着追求,无私奉献。2023年以来,他作为项目经理,平均每年300多天在野外一线,带队完成勘探物理点52000多个;多次进入新疆戈壁承担野外地质数据采集工作,于酷热39℃与严寒-28℃的极端气候下在大漠戈壁中拼搏,高质量地完成勘探物理点34000多个。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地质报国”的初心,2024年被评为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先进个人、物探测量队劳动模范。
![]()
拳拳初心,挺进大漠迎接挑战
2023年5月,物测队组建新疆项目部,他满怀信心地报上了名,立志要在大漠边疆施展齐鲁地质硬汉的智慧和才能,为地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伊犁一矿地震勘探项目经理,王锋深知,该项目是近年来施工面积最大的地震勘探项目,这是物测队在重新开辟新疆市场的背景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打赢高质量发展进程“关键战”的重要环节,是物测队在新疆市场站稳脚根的基础。对他来说,更是机遇和挑战。
王锋立即进疆在施工区域打“前战”,根据制定的施工方案,做好要在大漠戈壁打胜仗的准备。当时新疆已是盛夏,施工区域中午气温高达39℃以上,施工现场条件异常艰苦。但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带动感染着团队的每一名职工,用地质硬汉的脊梁扛起项目经理的责任。
每一个清晨,王锋总是第一个到达施工现场召集晨会,继而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在戈壁、山地中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酷热难耐,王锋他让从事较为繁重工作的人员简单就餐后午休,他自己却扎进了一人高的玉米地里检查施工质量和规划下午的工作;衣服不断的被汗水打湿,又被高温烘干,他咬咬牙挺住;脸庞晒成了“锅底黑”又褪了一层皮,也未曾想过退缩;戈壁的风沙吹裂了嘴角和皮肤,却阻挡不住执着的地质勘探者义无反顾的脚步。
工作到夜晚10点才收工,王锋又召集项目部党小组开收工会,总结当日工作情况,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研究第二天施工车辆在复杂地形中的行驶路线……直到把当天的情况全都了如指掌,把第二天的工作运筹帷幄,王锋才能安心地去吃晚饭,在凌晨吃晚饭成了他的“专利”。
直到秋意微凉,王锋在新疆项目工作130多天,带领60多人的团队在大漠戈壁施工现场奋战了整73天,历经了夏日灼阳的酷烈,大漠风沙的洗礼,终于迎来了新疆项目的首战告捷。他带队累计完成物理点16463个,获取了精准的地质资料,高质高效地完成了伊犁一矿地震勘探项目,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赞扬。
铮铮铁骨,勇挑重任再立新功
2024年,王锋再挑重任,承担了5项勘探任务,无论是在条件艰苦的新疆还是在偏远的山区,他总是主动请缨,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全年共计带队施工完成29062个物理点,其中在新疆戈壁滩上新疆奋斗8个多月,施工了3个项目完成17536个物理点,为服务新一轮地质找矿再立新功。
尤其是在实施“新疆哈密地区深部三维地震”项目时,已经是2024年的11月底了,茫茫的荒漠戈壁滩上覆盖了白雪,施工的难度系数成倍增加。王锋毅然带领项目部在恶劣的环境中团结奋战,保障高质高效按期完成勘探任务。
2025元旦,新疆哈密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19度,戈壁滩上寒风刺骨。施工条件的艰苦并未把这群来自齐鲁大地的地质队员打垮,反而激发了他们攻坚克难的斗志。
王锋带领项目部全体人员冒酷雪、顶风暴、战严寒,克服戈壁作业难度大、工期紧、任务重等困难,经过53天的艰苦奋战,按计划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野外勘探任务,实现新年首个物探项目开门红。
完成任务归来的王锋激动地说:“新疆的气候多变,我们坚守勘探的初心不变;新疆的风雪凛冽,但我们忠于职守的初心火热”。
这就是王锋,热血,勇敢,奋进。他始终牢记“地质报国”初心使命,无惧艰难,勇担重任;他始终把完成好勘探任务放在首位,风雨兼程,创新实践;他始终执着坚守在地质勘探前沿,埋头苦干,甘于奉献。他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他最崇敬的地质事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煤田勘探事业高质量发展倾注了自己的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王锋将不负韶华,肩负起“挑大梁”重任,砥砺前行,勘探者的脚步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