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芬:“三个结合”工作法推进煤炭企业思政工作 | |||
煤炭资讯网 | 2025/3/14 10:20:36论文、言论 | ||
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强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煤炭企业更是国家经济支撑的其中重要一支擎天柱,要把思想解放、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制胜法宝,把真抓实干、依靠职工作为凝聚发展合力的基本方法,而思想政治工作正是这种方法的重点之一。本文立足于新时代煤炭企业改革创新阶段如何使用“三个结合”工作法将之与企业融会贯通,并对下一步企业内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坚持“政治”与“企业”相结合 一是在经济发展上常抓不懈。在我国的发展规划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中心思想是以人民为本。我们始终坚守“以人为本”的信仰,将其深深植根于每一次的企业策略决策中。我们坚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来促进高质量的发展,才是持久且稳健的发展。为此,我们在结构、规格、规模、速度、效益和安全的每个维度,都以极致的追求来平衡和协调。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更注重质量,更讲求效率,更追求公平,更强调可持续性。我们珍惜每一点投入,坚持勤俭节约,不断发掘内在潜力,努力在降低开支和提高效益方面取得最佳效果。科技创新更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我们希望能在每一个领域都能找到新的突破点,为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新的力量。 二是在政治参与典型激励上常抓不懈。职工通过政治参与实践,逐渐关心政治、注重他人的利益和立场,更加善于理解和包容他人,不断提高对政治体感的认同感,这都有助于职工政治文化的形成,有利于企业治理的有效运转。致力于培育更多杰出人才,弘扬劳动模范的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全面打造融洽和谐的煤炭企业优越氛围,开拓宽广充满活力的创新领域,营造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二、坚持“管理”与“党建”相结合。 一是突出在思想上积极转变。党建工作中,思想建设工作是关键。同时,企业发展,以人为本。在企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人来完成,他们的思想指导着行动。目前,煤炭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形势,在经营管理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思想工作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思想上的动力。要倡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挖掘潜力,在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地去迎接各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 二是突出企业文化的建设。党要保持对企业文化的领导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企业文化和精神表现为和衷共济、共克时艰的爱企精神、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求真务实、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积极开拓的实干精神和锐意进取、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踏实肯干的实干精神,迎难而上、勇于攻关的拼搏精神以及不断进取、积极开拓的创新精神。 三是在中心工作中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基层党支部作为企业的地基要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发挥党组织在企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破解难题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企业在节能减排、提高效益、降低开支、发掘潜力以及创新管理等方面入手。应充分发挥党委的引领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注重在巩固、调整、提升和改革、创新的核心任务上,将促进高水平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起点和着力点。 三、坚持“德育”与“法治”相结合 一是大力加强“煤企”队伍价值观教育。员工不仅要满足同事的需求,还要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开展员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科学精神、思想政治、用心工作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融入员工日常学习活动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员工可以主动培养科学思维,学会辨别是非曲直,从而提升整体素养水平。要注重正面引导并积极推进形势任务教育,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广泛运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引导煤炭企业员工深化“责任、整体、务实、争先”四种意识,坚定信念,勇往前行。 二是着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洁文化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载体之一,职工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受其支配,软性控制不自觉就会影响其思维,在道德规范方面,道德行为是人们的最高准则,是人们日常行为的常态,会受到人文环境的直接塑造。导致心理负担,从而有效地遏制和制裁腐败现象,实现干部廉洁、政治清明、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最终促进社会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