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燕子山矿:增强“一通三防”免疫力 夯实发展“硬支撑” | |||
煤炭资讯网 | 2025/3/10 15:26:10安全专题 | ||
【本网讯】在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领域,“一通三防”(即加强通风管理,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火灾)工作始终是重中之重,犹如一道坚实的防线,守护着矿井的安全与稳定。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燕子山矿深刻认识到“一通三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将其视为保障安全生产、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不断强化管理、加大投入、创新举措,全面增强“一通三防”免疫力,为矿井发展夯实了“硬支撑”。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严密责任体系
该矿将“一通三防”工作置于突出战略位置,成立了由矿长亲自挂帅的“一通三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成员涵盖各关键部门负责人,他们职责明确,分工细致,构建起了一张严密的责任网络。领导小组秉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的工作机制,深入研讨“一通三防”工作的重点、难点,及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从矿级领导到基层一线职工,层层签订“一通三防”目标责任书,将责任精准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职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高效工作格局。比如通风部门负责人,肩负通风系统稳定运行与通风质量的重任,需时刻关注通风设备运行状态,确保风量、风压满足矿井需求;瓦斯检查员则严格遵循规定路线与时间,开展瓦斯检测工作,细致入微地记录并及时准确汇报检测数据;防尘洒水工按照作业计划,定期对巷道进行洒水降尘,保障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始终符合安全标准。通过清晰明确的责任划分,每位职工都清晰知晓自己在“一通三防”工作中的任务与职责,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完善通风系统,确保风流稳定可靠
通风系统堪称矿井的“呼吸系统”,其稳定可靠性对于“一通三防”工作而言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与人员健康。该矿持续加大对通风系统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改造力度,对通风网络布局进行全方位优化,以提升通风能力。
一方面,积极淘汰老旧通风设备,引入先进的大功率通风机。这些新型通风机具备高效节能、风量调节范围广等优势,显著提高了矿井的总风量,为井下作业提供了充足的新鲜空气。同时,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通风巷道展开全面细致的检查与维护,及时修复巷道变形、破损部分,确保通风巷道畅通无阻,降低通风阻力。
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局部通风管理。针对掘进工作面等关键地点的局部通风机,严格落实“三专两闭锁”制度,即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以及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这一举措有效保证了局部通风机的可靠运行,防止瓦斯积聚,为井下局部作业区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风保障。
此外,燕子该矿山矿还建立了通风设施定期检查与维护制度,安排专人对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进行全面排查与修缮。通过细致入微的维护工作,确保通风设施完好无损,从而有效控制风流方向与风量分配,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通风基础。
严抓瓦斯防治,筑牢安全坚固防线
瓦斯防治是“一通三防”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矿井安全生产面临的最大挑战。该矿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多措并举,全力消除瓦斯隐患。
在瓦斯抽采方面,持续加大瓦斯抽采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力度。通过增加抽采钻孔数量、加深钻孔深度,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同时,积极探索并采用多种瓦斯抽采方法,如本煤层抽采、邻近层抽采、采空区抽采等,实现了瓦斯的综合抽采利用,既降低了瓦斯浓度,又将瓦斯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的双赢。
在监测监控方面,构建了先进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在矿井各个区域安装大量瓦斯传感器,实现对瓦斯浓度的24小时实时监测。一旦瓦斯浓度超过规定阈值,系统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自动切断相关区域电源,有效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此外,该矿高度重视员工的瓦斯防治知识培训,定期组织专业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提高职工对瓦斯危害的认知水平与防治能力。同时,定期组织瓦斯防治应急演练,模拟瓦斯泄漏、爆炸等突发情况,让职工熟悉瓦斯事故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该矿有效控制了瓦斯浓度,筑牢了瓦斯防治的坚固防线。
加强煤尘治理,营造清洁生产环境
煤尘不仅对员工职工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长期吸入可导致尘肺病等职业病,还极易引发煤尘爆炸事故,严重危及矿井安全生产。该矿对此高度重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力降低煤尘浓度。
在防尘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防尘洒水系统,铺设覆盖全矿井的防尘管路网络,确保各个作业地点都能获得充足的防尘水源。同时,在采煤机、掘进机等产尘设备上安装大量高效喷雾降尘装置,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同步进行喷雾降尘,有效减少煤尘产生。
在煤尘清扫方面,建立严格的定期清扫制度,组织职工按照规定周期对巷道、设备等进行全面煤尘清扫,不留死角,防止煤尘积聚。此外,为切实保护职工身体健康,该矿为职工配备了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监督管理,要求员工在作业过程中正确佩戴和使用。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该矿有效降低了煤尘浓度,营造了清洁的生产环境,为职工的身体健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严防火灾隐患,守护矿井生命安全
矿井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灾害,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该矿秉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的原则,全方位加强火灾隐患排查与治理。
在防火措施方面,对井下电气设备、电缆等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与维护,定期开展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电缆和设备,防止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同时,加强对采空区、巷道高冒区等煤炭容易自燃地点的监测与管理,采用注氮、灌浆等防灭火技术措施,降低煤炭氧化自燃风险。
在消防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井下消防管路系统,确保消防水源充足、水压稳定。在各个作业区域和关键地点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和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此外,该矿还通过组织防火知识培训、开展消防应急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与灭火技能。培训内容涵盖火灾预防知识、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火灾逃生技巧等,演练则模拟不同类型的火灾场景,让职工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通过这一系列严密的防火措施,为矿井安全生产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