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高龄手术“禁区”,腹部四次手术史九旬老人成功“闯关” | |||
煤炭资讯网 | 2025/2/28 11:23:32文教卫生 | ||
【本网讯】近日,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普通外科一区(肝胆肛肠外科)么甲超团队为一位90岁高龄且腹部四次手术史的女性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管探查取石术,成功为其解除病痛,术后恢复顺利。据悉,么甲超团队现已完成多例腹部多次手术或多次胆囊、胆道手术患者,标志着该院肝胆肛肠外科在微创胆道取石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一个多月前,90岁高龄的王大妈因腹痛到该院就诊,经过细致的问诊和查体,进一步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核磁共振、CT等相关检查后,诊断其为胆囊多发结石、胆总管结石,急性胆囊炎。么甲超仔细分析患者病情,考虑到王大妈90岁高龄且之前腹部多次手术,邀请多学科进行会诊,对其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了充分评估,排除几个方案后,最后与团队讨论后决定为其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管探查取石术。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手术中心的积极配合下,么甲超团队按照术前制定的方案为王大妈进行了手术。手术过程中,该团队解剖胆囊三角后,充分显露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用一次性结扎夹分别夹闭、离断。切开胆总管,用超细胆道镜探查胆道,左右肝管未见异常,发现胆总管内有结石,置入取石网篮取出结石,胆道镜探查无结石残留。随后放置T型管,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该科护理团队对王大妈予以抗炎、补液等药物应用及对症治疗,经治疗,王大妈腹腔引流通畅,无胆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行T管造影提示:胆管通畅。予以T管夹闭后,顺利出院。
据么甲超介绍,胆道结石治疗方案常见的有:
保守治疗:一般适用于结石较小、数量较少,症状轻微的患者,治疗周期较长,治疗结束后有再次反复发作的可能,且若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出现寒战、高热、黄疸等症状,则仍需要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腹腔镜或开腹行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一般适用于结石较大、数量较多,并伴有严重症状或合并其他胆道疾病的患者。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切口大,创伤大。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经脐或腹壁小切口进行手术。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需全麻,难度较大,需全面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既往手术情况。
ERCP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特别适合年老体弱或已经进行过胆道手术的患者。但手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术后可能导致胆管感染、胆管损伤、出血、胰腺炎等。
介入治疗:即DSA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适用于不能耐受开腹手术、多次胆道术后残留结石、高龄、高危患者,治疗周期短、微创化、创伤小、恢复快。手术难度较大,要求极高,需肝内外胆管扩张,胆道结石较小,术中有损伤胆道、术后胆道出血、感染的风险。
这些方法虽然能解决患者的病痛,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可一次性解决胆囊、胆管结石的问题,同时保留了Oddi括约肌功能和胆道系统的完整性。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管探查术,此手术创伤近似于单纯胆囊切除,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目前科室已常规开展此手术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