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瑞:河北尚义县——“坝上龙大头”的幸福密码 | |||
煤炭资讯网 | 2025/2/26 12:49:04小说、故事、杂文 | ||
“我也不会花言巧语,现在基本是广大热心的粉丝在替我卖货。我只做我自己的良心产品。一切虚假,坑蒙拐骗的行为咱绝对不会做。”尚义龙大头如是对记者说。
大头闹大了啊,开始卖货了。“龙大头的产品就是好,你们放心拍哇,我以前买的莜面非常好吃。我妈让我再买几单。”“老乡不要着急,我看看还有多少库存,我算算啊,哦,还有1000单库存,我给大家上车啊。好了上车了,老乡们拍哇。”
娘呀,又到抢光了?这才五分钟。又到没了!“我是定的闹铃进来的,咋没赶上,我妈可嘱咐我让我甚不甚买你家的莜面,可惜又没抢上。”
龙大头常说:老乡们理性消费,爱吃的就拍。不爱吃的千万别拍啊。他讲的就是一个诚信,除了把好质量关的外,必须把诚信放在首位,不要有任何欺骗消费者的杂念。
“坝上龙大头”还在直播卖货。在线人数将近1万人。产品也很单一就是咱们坝上地区的莜面。直播间气氛很好,公屏上的留言像雪片般向上顶去,看的人眼花缭乱。
说到龙大头,好多粉丝不但不陌生而是太熟悉了。他叫郭振兴,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子弟。和大多数80后一样,在完成了中专求学之路以后便走上了外出打工谋生的艰辛道路。大头从小性情温顺善良,不善多言。大头生于龙年,他父亲懒的动脑筋思考,便索性把“龙子”这一比较顺嘴的叫法给叫了出去,成了大头的乳名。大头儿时身体比较壮,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袋比同龄孩子要大,街坊邻居便不再呼其龙子,而是调侃戏谑式地呼其“龙大头”。
因为这个在孩子们心里听起来不甚顺耳的绰号,大头虽多有嗔怨,但也毫无办法只能任由他们自顾叫去哇。有时也会因受不惯同龄孩子带有挑衅般的呼唤和他们争斗过,甚至惊动了双方父母来劝架。他父亲便会笑吟吟地劝解他:这有啥生气的,脑袋大有福,头大有宝,俺孩以后可要有福了,恼上个甚咧?快跟爸回家哇!大头虽心有不甘也只能忍气吞声跟着他爸爸走了。他父亲从来不会责怪对方只言片语,反而会向对方家长赔礼道歉:对不起某某他妈妈了,我们孩子不听话让你们受制了,我们一定好好教育。
大头父亲说,从爷爷辈起就没有个赖名誉。我们家祖辈就有着漂泊迁徙的传统,记着我的爷爷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从万全县搬迁到尚义的缸房厂村,父亲又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从缸房厂搬到现在的小井洼。来了这么多年了我们和街坊邻居就没红过个脸。咱们村的人提起老郭家哪个不得说咱们是一家子好人!你们知道老一辈人们为啥要这样,虽然老辈人们也没啥文化,可是他们知道,遇事退一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善敬善敬,你善了就是敬别人,也是敬自己。
大头善良还非常诚实,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可能就没有欺骗这个词语。学校里组织运动会,让大头和另外两个男生负责看管体育器材。到了晚上,那两个男生借和女朋友约会之名走了。而大头反正认为自己也没啥事,就答应了人家。看到半夜困了,觉得没啥事大头就回宿舍睡觉去了。结果第二天丢了好几颗篮球和足球,老师责怪下来,一一追问。人家那两个学生说,我们有事靠给郭振兴看的了,我们不知道具体情况。老师又问大头,大头半点都没和人家解释,就说,是我看的了,后半夜我睡觉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丢的。后来人家老师让他按价赔了丢失的东西。
后来,大头在保定成家立业,一直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他在工厂当过工人,开过书店,买大车跑过运输。但由于其不急不躁,不善钻营取巧,不善拓展业务等方面的因素,所做的事业都没有大的起色,也就是勉强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但有一点是幸福的,在平平淡淡中,两个闺女一个儿子相继呱呱坠地。伴随着幸福大家庭的形成,也给大头带来了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不只在大头身上有,尤其对他父亲的压力更甚。可怜天下父母心,多子多福当然好了,可是在现今“五高三低(高房价、高学费、高医疗、高物价、高门槛,低就业,低收入,自己低身份)”的社会现实情况下如何养活一大家子,始终是压在他父亲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为此,一向聪明睿智,能言善辩,见多识广的父亲慢慢变得沉默了,直至后来患上抑郁症。
就在各类诸侯搅得互联网战火纷飞的时候,龙大头如一股清流逐渐进入粉丝们的视野。为了照顾因压力得不到开解抑郁症越来越严重的父亲,龙大头毅然选择了回乡尽孝照顾老人。再次回归乡村,他感觉自己应该把这即将消失的乡村生活记录下来,这是使命也是一份责任。于是一段段纯天然的坝上原始的乡村生活片段便在互联网上真实地呈现在广大网友视野里。一位代表千千万万坝上地区勤劳奋献,默默无闻,平凡而伟大的农村母亲形象走进了许许多多流浪在外游子们的心里,就在那一刻触痛了他们的心尖。没有团队,没有剧本,每天简简单单的母子对话,一句土得掉渣的“咸盐面面,花椒面面”却胜过万语千言。一顿简简单单的粗茶淡饭也美过山珍海味,饕餮盛宴。平淡的生活,平淡的日子,正是每一位普通大众一生的写照,母慈子孝和谐顺遂何尝不是每个人终其一生追求的生活,这一点龙大头做到了,而且忽然一下就引起了共鸣。于是粉丝便一天一天在增加,1万,5万,10万,20万,30万,50万。一个个枯燥的阿拉伯数字背后何尝不是一颗颗淳朴善良的心?
龙大头火了,火的那么顺其自然,火的那么实至名归。龙大头也不傻,当然知道应该抓住这一波流量密码,为自己和家人做点什么,为家乡做点什么。刻在骨子里的乡土情结指引着龙大头并没有去选择四处带货,而是要踏踏实实走一条自己的路,哪怕一败涂地,哪怕头破血流。他选择了哺育了自己的家乡特产,虽然它贱如粪土,虽然它受众很窄。但那是养育了坝上人的命根子,那是行走到天涯的游子都断不了的魂。
大头还有一颗爱心。西藏日喀则发生6.8级地震后,他率先为“中华慈总抗震救灾”捐赠了3000元,为灾区带来了100份爱心包。
为了守护家乡农产品的名誉更为了不辜负粉丝的信任,龙大头选择了所有产品必须自己亲自把控,哪怕一年就打造一款产品,也要精益求精。“我宁愿一年一分钱不挣也不能损害粉丝的利益。”大头说。
有人说,龙大头命好,娶了个好媳妇。一天乐乐呵呵,知书达理的。有人说龙大头凭啥了,丑喃喃的,啥才艺没有。也有人说龙大头看的实在,都是在演戏。更有人说,龙大头真幸福。其实这些人说的都很对,龙大头确实娶了个好媳妇,能够琴瑟和鸣相敬如宾。龙大头也确实不是美男子,但他却有一颗诚实的心。龙大头也确实是在演戏,但他的戏的主角不是他自己,而是喜欢他的粉丝。如此龙大头是幸福的。
究其原因大概就是他真正找到了幸福的密码——真诚、善良、知足、守信、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