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春日里的奋进之歌 | |||
煤炭资讯网 | 2025/2/23 10:36:56通讯特写 | ||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孟春伊始,华阳集团上下处处跃动着实干的脉搏。一矿开足马力提质增效,千米井下激荡奋进强音;二矿精耕煤质生命线,以匠心守护效益源泉;兆丰铝电公司锚定“双碳”目标,绿色“智”造焕发崭新动能;氮基合成材料公司创新营销矩阵,在市场竞争中劈波斩浪……各单位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竞相奔腾,机械与智慧交响,奋斗的剪影连缀成春日最美的风景。 且看战鼓催征处,实干家们正以汗水为墨、担当为笔,共同奏响团结奋进的乐章! 一矿:向着高产高效全速进发 2月16日7时20分,一矿调度指挥中心被紧张有序的氛围笼罩。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宛如“天眼”,将井下的动态画面和数据信息实时呈现,采煤机、掘进机、运输皮带等设备的运行状态清晰可见。调度组长王旭军眉头微蹙,目光如炬,专注于视频监控画面,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并不时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工作台上,电话铃声交织着调度员敲击键盘的“哒哒”声,奏响一曲充满活力与责任的春日乐章。 一季度作为全年工作的开篇,是实现年度目标的关键节点。一矿锚定目标任务,坚定不移秉持安全与效益两条主线,以“保安全、抓标化、攻重点、严管理、稳生产、真履职”为有力抓手,全方位筑牢安全风险防控网,全过程严把安全生产流程关,全方位狠抓经营管理,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奋战首季“开门红”。 安全培训,是提升职工安全素养的关键。一矿秉持全方位、立体式为职工赋能的理念,邀请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充分利用实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车间厂房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课堂讲授深入浅出,案例分析发人深省,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实操演练注重实效,助力职工熟练掌握煤矿知识,提升安全操作技能,向本质安全型职工转变。 与此同时,一矿构建“三位一体”反“三违”机制,干部走动巡查、视频查找问题、职工相互监督三管齐下,持续加大现场监管力度,及时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和整改落实清单,实现清单化管控与闭环式管理。成立隐患排查小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生产设备、运输线路、通风系统等进行地毯式排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生产一线,综采三队作为一矿采煤王牌队组,在队长米有发的带领下,正向着高产高效全力冲刺。八点班班前会上,米有发发出动员令:“今天,我们的目标是割‘八刀煤’,检修班要确保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等大型设备检修到位,生产班要密切关注顶板情况,严格控制采高,合理选择进刀方式。”他们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优化劳动组织、调整作业流程、强化技术保障,充分发挥智能化设备效能,1月份产量完成月度计划的110%,跑出高产高效“加速度”。 为进一步释放矿井先进产能,一矿在基层管理、基础工作、基本素质方面狠下功夫。精心排布矿井采掘衔接计划,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工序,加大新设备、新工艺推广力度,强化设备保养维护、两端头管控、超前支护等关键环节。同时,紧盯割煤、移架、放煤等工序,优化过构造期间“打、装、放”管理,挖掘生产潜能。此外,一矿细化年度达标规划和每月现场标准化推进内容,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综合运用正反激励手段,打造精品综采工作面,调动职工积极性,推动队组正规循环作业,为实现首季“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张钧凯) 二矿:用匠心守护煤质生命线 初春的清晨,二矿选煤厂内一片繁忙。洗选设备高速运转,皮带输送机上的煤炭好像黑色洪流一样奔涌。身着统一工作服的职工头戴安全帽,忙碌地穿梭于各设备间,全身心投入到煤质提升工作中。 这里,是二矿全力提升煤质的核心“战场”。在竞争激烈的煤炭行业,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线。二矿始终将提升煤质作为核心任务,凭借精细化管理,全方位提升煤炭品质,维护“阳优”品牌。 生产中,二矿严格推行精细化管理,从原煤入厂到产品出厂,各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控制标准与操作规范。安排经验丰富的巡检人员按规划路线定时巡查,借助先进的监控设备,24小时监测生产流程,一旦发现异常,迅速处理,切实保障生产连续性与稳定性,为提升煤质打牢基础。 在原煤准备车间,职工专注筛选刚入厂的原煤。“原煤质量参差不齐,需认真筛分与破碎,既要清除大块矸石及杂物,又要为后续洗选提供稳定的原料。”二矿选煤厂原煤队职工李彦东介绍。二矿运用专业检测仪器,依据原煤水分及粒度,合理调节原煤预筛分筛孔尺寸,显著提升筛分效果。这既有助于控制细粒级物料进入块炭洗选系统,防止影响洗选效率和产品质量,又可以确保入料原煤限上率达标,为后续洗选创造有利条件。 跳汰洗煤车间里,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是洗选精煤的关键设备。青年技术人员刘洋紧盯操控台,关注参数变化。经智能化改造,该设备实现了对悬浮液密度、压力等参数实时自动调节,分选精度较之前提升了8%,精煤产品灰分稳定控制在12%以内,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设备是稳定洗煤的根基,为确保设备高效稳定运行,二矿推行“预防性维护”模式,成立由专业工程师和技术精湛的职工组成的设备巡检小组,定期对破碎机、旋流器、输送机等关键设备开展全面巡检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同时,引入先进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借助大数据分析,深度挖掘设备运行数据,建立精准的设备运行模型,提前预测故障,制定维修计划,避免因设备故障停产。 质量检测方面,二矿完善质量检测体系与质量追溯制度,从井下原煤入厂到精煤装车外运,每批次煤炭都要严格检测灰分、硫分、水分、发热量等关键指标,并详细记录,形成完善的质量档案。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即刻启动追溯机制,查找根源并整改,确保出厂煤炭符合标准。同时,运用电子皮带秤、运行电流、快灰仪等加强监控,总结精煤洗选、末煤掺配数据,实现精准配煤。今年1月份,二矿外运末煤发热量每千克同比提高205大卡,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此外,二矿紧密围绕市场需求,组织专业市场调研团队走访客户,深入沟通,收集反馈信息,精准把握客户对煤炭质量和品种的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增加低灰、低硫、高热值精煤产量,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提升煤质不仅是市场竞争的迫切需求,更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确保洗末煤灰分合格率100%、块炭限下合格率100%、末煤发热量合格率超98%,最终实现用户满意、企业盈利。”二矿选煤厂厂长王国防表示。(徐卯聪) 兆丰铝电公司:借技术攻坚点亮铝电之光 春节的余韵尚未消散,兆丰铝电公司所属各单位已沉浸在热火朝天的生产浪潮中。在电解铝分公司电解一车间,铝电解工武勇的工装常年泛着白渍,作为电解槽焙烧启动工序的“特种兵”,他每天都要手持5公斤重的钢钎,在960摄氏度的电解槽旁,进行电解质外取作业。飞溅的电解质液在安全面罩上炸出点点星火,厚重的阻燃服下,汗水早已浸透三层衣衫。 谈及工作,武勇目光炯炯:“启动期的电解槽就像初生的生命,电解质液位一丝一毫都要精准把控,阳极氧化更是容不得半点差错。”当被问到坚守的动力,他抬手指向车间外飞驰的抬包车:“瞧,那里面装的,可都是咱亲手电解出来的铝。”此刻,他被高温熏红的脸上,满是铝电人的自豪。 同样在高温一线奋战的,还有55岁的铝电解工曹国富。他弓着腰,手持两米长的钢钎,在电解槽内精准作业。飞溅的电解质不时落在防护面罩上,工作服也被汗水湿透,但他始终保持着稳定的节奏。作为电解工序的核心环节,曹国富每天要参与完成8组阳极更换作业。每当撬开高温槽壳,他都会屏息凝神,像考古工作者般细致打捞大块电解质、清理炭渣。5公斤重的钢钎在他手中,如同绣花针般灵活,总能精准避开槽底铝液,将杂质清理得干干净净,同事们都对他“一钎准”的绝活称赞有加。“每块炭渣都可能影响电流效率,绝不能马虎。”曹国富一边擦拭着发烫的手套,一边认真地说。在这个与高温共舞的岗位上,曹国富用十五年如一日的专注,诠释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神。 “今年开局良好,产品有销路,生产不能减线,必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抓产量、赶订单,全力完成生产指标任务。”2月17日,兆丰天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总经理贾晓刚在生产碰头会上为大家加油鼓劲。兆丰天成公司牢牢抓住市场机遇,积极组织生产。两个生产车间开展劳动竞赛,全力冲刺产量。他们主动出击,找订单、赶订单,大力开发空调箔、食品包装箔等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凭借改造后的除气过滤系统,提升产品质量,以品质赢得市场。 2025年,兆丰铝电公司牢固树立“安全是管出来的”理念,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构建“一把手”负总责的全面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分管生产领导牵头的实施体系、总工程师负责的安全技术保障体系,以及分管安全领导主导的监督体系。同时,定期梳理技术管理体系,建立专业人员技能提升长效机制,发挥基层车间主任、技术专工等关键作用,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在生产管理方面,兆丰铝电强化对标提升,优化生产工艺控制思路,合理匹配技术参数,确保电解槽、发电机组等主要设备平稳运行。深度对标行业先进,深挖人的主观因素,确保降耗提效。电解铝分公司制定主材单耗专项攻坚方案,推广FHEST技术,实施二代稳流槽大修改造,推行“三低一高”工艺,降低电耗。自备电厂利用停机间隙加强设备消缺,提升机组运行经济性。兆丰天成公司全面对标行业先进,开展车间、班组、岗位三级“赛马”,加强工序衔接,提升设备效率,降低能耗与烧损率,提高成材率,逐步缩小与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康瑞锋 赵桔) 氮基公司:靠洞察市场做优尿素营销 2月14日,笔者走进氮基合成材料公司尿素成品库,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奋进乐章,在人工与机械的高效配合下,一袋袋尿素迅速完成灌装与封口工序,随后沿着传输带顺畅抵达机械手处,被精准地打包好。数辆叉车如同灵动的舞者,来回穿梭,将打包好的成品稳稳吊装至货车上,即将奔赴全国各地。 近期,氮基合成材料公司积极落实集团公司与碳基新材料公司工作部署,以超前的战略眼光,紧紧围绕尿素销售这一核心工作,科学合理组织生产,不断探索优化销售模式,全力推动尿素销售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实现首季“开门红”筑牢根基。 面对严峻的市场下行压力,氮基合成材料公司主动出击,深入分析市场形势,依据产品库存、成本价格等关键因素,精心制定切实可行的销售方案。同时,实时跟踪分析市场变化情况,精准把握产销存等情况对销售的影响,灵活运用多种销售策略,巧妙把控销售节奏,力求实现效益最大化。 “我们牢牢抓住农业用肥黄金期,在旺季全力冲刺销售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对优势区域内的复合肥厂家全部直供,以此有效降低库存。同时,积极与农资销售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借助其市场影响力,大力拓展农业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售价。1月份以来,销售尿素产品54000余吨,销售成果十分显著。”氮基合成材料公司尿素销售负责人李鑫炎介绍。 为进一步应对市场风险,实现扭亏减亏目标,氮基合成材料公司多措并举,在产能增长、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动态,积极与下游企业加强沟通,增加预售业务,提前回笼资金。1月份,完成销售回款890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公司的资金需求,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公司还加强对价格、合同等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持续优化客户动态管理,调整用户结构,拓宽销售渠道,加大与相关单位的联储联销业务合作力度。通过公开招标,有效降低尿素运输费用,积极对接上游客户,拓展销售市场,增加产品销量。此外,公司统筹谋划甲醇等副产品销售,利用招标平台渠道,提升副产品价格,并根据价格波动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展望未来,氮基合成材料公司将持续深化市场调研,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与趋势,进一步优化销售策略,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制定个性化营销方案。强化产销协同,紧密衔接生产与销售计划,从产业链整体效益出发,助力企业精打细算。在巩固线下销售网络的同时,大力开拓线上销售平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销售体系,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还将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定期开展客户拜访与电话回访,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与反馈,与客户保持良好沟通,增强客户黏性。在内部管理上,持续深挖潜力,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实现提质增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稳步朝着全年销售目标奋进。(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