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月:奶奶的针线盒 | |||
煤炭资讯网 | 2025/2/19 13:06:41散文 | ||
老屋的樟木箱上,总放着一个红漆斑驳的针线盒。那是奶奶的宝贝,也是我童年最着迷的玩具。
针线盒是爷爷年轻时用上好的红木打的,四角包着黄铜,盒盖上雕着缠枝莲纹。年深日久,红漆剥落处露出木头的本色,铜饰也蒙上了一层温润的包浆。打开盒盖,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各色丝线,像一道小小的彩虹。奶奶总说,这些线都是她的"兵",随时待命。
记得那个雨天,我贪玩把新做的裤子刮了个大口子。奶奶戴上老花镜,从针线盒里取出顶针,穿针引线时,银针在昏暗的屋里闪着微光。她的手指粗糙却灵巧,针脚细密匀称,像是在跳舞。补好的裤子不但看不出破绽,还在破口处绣了一朵小小的梅花。"补衣服要用心,"奶奶说,"就像对待一个人。"
针线盒里还藏着许多小秘密:一颗磨得发亮的玻璃珠,是奶奶小时候跳房子赢的;一枚铜钱,是太姥姥留下的;几粒红豆,是爷爷从外地带回来的。每一样物件,都有一段故事。我最爱听奶奶讲这些往事,她的声音轻柔,像春日的细雨,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
如今,奶奶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但她的针线活依然那么利索。每次回家,我总能看到她坐在藤椅上,就着窗外的光线缝缝补补。针线盒静静地躺在她的膝头,像一个忠实的老朋友。我常常蹲在她身边,看她灵巧的手指穿梭,听她絮絮地说着家常。
这个针线盒,承载着太多温暖的记忆。它不仅是奶奶的宝贝,也是连接我们祖孙三代的纽带。每当打开它,那些细密的针脚里,仿佛还能看见奶奶年轻时的模样,看见她为家人缝制衣裳时的专注神情。这份爱,将永远温暖着我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