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方:浅谈企业民主管理在新形势下发挥的作用 | |||
煤炭资讯网 | 2025/2/19 11:40:00论文、言论 | ||
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使民主管理在安全生产经营中发挥突出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全体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适应新形势对企业管理的新要求,使企业做到安全稳定发展,应做到“提高认识、强化意识、落实到位”。 一、提升思想认识,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便于广大职工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经过实践的检验,这一点已经为企业所熟悉和接受,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的重要民主特色。不能因为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就不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仅要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还要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参会质量,不能是会议走过场,流于形式,完善职代会制度,确保民主管理工作的落实,要坚持实行企业重大决策职代会表决制度,充分听取和接纳职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把职代会作为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职代会是企业职工开展民主管理的主要渠道,职代会职权能否真正落实,往往取决于职代会机制的完备性及有效性,所以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及机制。这既是企业权力制约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就目前来看,制约监督制度不落实,搞好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就成为一句空话。要通过加大制约监督力度,进一步保证职代会各项职权的落实。为了保证企业决策正确,必须强化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要明确规定,重大决策必须听取职代会的意见,职代会没有通过的决策,应暂缓执行。 二、强化法律意识,加强企业民主管理职能 依法落实职代会的职权,才能更好的发挥职代会在审议企业决策中的作用。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章程》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会活动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也是保障工会权利和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依据。要依法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工会的职能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民主管理渠道来实现。因此,要充分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抓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凡重大事项或重要的规章制度出台前,都要进行职工代表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后确定,以避免“一言堂”作风及武断“拍板”所遭致的重大失误等不良后果,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企业要分阶段不断完善《企务公开实施细则》,制定《企务公开考核办法》在公开层面和领域要不断拓展,公开内容不断充实,强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加大劳动争议调处力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化解企业劳动关系的矛盾和纠纷,完善企务公开机制,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三、强化调解机制,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坚持以制度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加强企业调解工作,完善企业民主接待日制度,针对职工提出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限时化解决。做到倾听职工有耐心,处理问题有决心,对待职工反映的问题有落实,力争达到职工群众满意,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将职工群众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习作风,作为检验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既按照德、能、勤、绩、廉、学六个方面标准评议,同时又进行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方面的定性考核,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评议,使代表们敢说真话、说实话,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坚持把民主管理作为工会工作重点的原则,工会作为一个有代表的职工群众的组织,所代表的是劳动者的整体利益,按照法律的规定,工会组织应当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实行民主监督,尤其是当企业单位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都应当依法通知工会的代表参加。只有保证工会组织从源头参与协调相关关系,发挥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并维护好职工的切身利益。 四、落实权力运行机制,使民主管理向企业安全经营全方位拓展 在新形势下,企业要积极扩大职工民主管理参与权,着力提高职工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机率,努力拓展职代会决策的内容和范围,定期召开职工代表通报会、民主管理会、职工代表联席会议等形式,及时就本单位的有关工作决策和事项向职工代表进行通报,并征求意见和建议,有力地提高职工参与企业决策的参与度。注重发挥职工民主管理权,把组织开展好职工代表定期检查工作,作为推进企业民主管理进程的有效手段,努力扩大视角,拓宽范围,组建安全生产民主管理执纪检查小组,每月检查一次,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落实职工民主管理建议权,工会组织积极开展职工群众合理化建议活动,就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科技创新、制度执行等多方面,广泛开展征集活动,把公开内容从职工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逐步扩大到安全事故追查、企业重大决策等多方面,使企务公开工作逐步向企业生产经营全方位拓展。 总之,要扎实地搞好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工作,把民主管理贯穿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中,让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体作用,发挥民主管理凝聚力、向心力,体现职工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确保民主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才是现代企业沿着健康轨道发展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