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文:东林草堂遐思 | |||
煤炭资讯网 | 2025/1/7 21:13:21散文 | ||
宿州新汴河景区有一处景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遗址。白居易在此度过了22年的时光。期间,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特别是《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百年来被人们竞相传颂。 我与妻子到新汴河景区游玩时,去过几次东林草堂,但都没有开门,听景区管理员说一般情况不开放。我们只能在外面看看罢了。草堂位于新汴河南堤路,路南面北,门口有一尊白居易塑像,右手执笔,目视前方,像是陷入沉思之中。草堂围有一圈约半人高的栅栏,四周是一大片枝叶繁茂的翠竹,透露出古代文人墨客些许的淡雅情怀。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出生于河南新郑,是我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11岁时,为避家乡战乱,随母亲迁至父亲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州埇桥区境内)。白居易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符离度过的,与符离的山山水水和朋友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那里,白居易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家女孩相识,女孩叫湘灵,活泼可爱,略懂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相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赞美湘灵的温婉美丽和悦耳动人的嗓音:“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白居易与湘灵之间哀怨缠绵、凄美动人的爱情,是唐朝文学史上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悲情故事。白居易与湘灵青梅竹马,感情深厚。然而,白母由于深受门第观念的影响,强烈反对他们的结合,并以死相逼,使得白居易心灰意冷,被逼无奈之下,放弃了与湘灵的爱情。直到53岁,白居易从杭州刺史任职期满回洛阳途中,又一次回到符离去寻找湘灵。街巷还是记忆中的那条街巷,湘灵却早已不知去向。至此,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恋爱悲情才划上句号。白居易怀着绝望的爱恋和对湘灵的深深怀念,写下了《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长相思》《逢旧》等许多的诗作,将这份深情埋藏于心底。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白居易与湘灵哀怨凄美的爱情故事,令人唏嘘不已。我拉着妻子的手,紧紧的握着。触景生情,我吟诗一首:“晴日的汴河,微风徐来,荡起心中的涟漪,仿佛看见,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东林旧院今犹在,湘灵在否,深藏一腔情与爱,而我为你守着记忆。”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人世间处处盛开并蒂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