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力平:回味妈妈熬的八宝粥 | |||
煤炭资讯网 | 2025/1/7 21:11:18散文 | ||
每逢阴历腊月初八,即腊八节,我的妈妈雷打不动地就会熬上一锅家乡八宝粥,那特有香味好像塔灯,吸引了我的胃,温暖了我的心,这天早上,即使是上后夜回来,闻到这股味道,就会回想起对妈妈的思念。 自我记事起,妈妈在初七的晚上把红、绿、黄豆和大、黑米等八样提前洗净且用温水放到暖气上泡上一晚上,初八早早起来熬煮腊八粥,厨房里袅袅炊烟开始熬煮腊八粥了。她先用木柴把火烧旺以便锅里的水快开,水刚开赶紧把提前泡的米和豆下入锅中,普通石材,在她的亲自熬煮下,它们好像有生命一样,在锅中上下起伏中等待被融入一锅温暖香甜。 . 厨房里,柴火在盘的炉子里燃烧着,锅中的水、各种豆子和米相互碰撞,迸发出“咕咚咕咚”声,妈妈一边搅拌一边跟我说:“她六七岁孩子时就帮着姥姥煮粥,姥姥告诉她人生不要贪,一定要勤快!”这锅粥不仅承载着肚子不饿了,更是老百姓对温饱生活向往和寒冷的冬天驱寒的寓意。 煮粥的过程,好像是人经历一场耐力的煎熬。妈妈时不时温馨地告诉我熬粥时不仅火不能太大,要小点,还要要用勺子不停地搅合,就怕米和豆粘到锅底而发黑,她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将今年辛苦和来年期盼,一起融合到一锅粥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粥的颜色逐渐变得粘稠一点,粥散发出越发有香味,那是米和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 这时,妈妈用搪瓷碗盛了一小碗凉着,我迫不及待地想早点把粥吃到嘴里,妈妈熬的八宝粥,香甜可口,有红枣的香甜、有莲子的面面、有江米的软糯,还有红豆的细爽,各种味道融合到一块,让人喝了还想。这时,所有的期盼变成现实,所有的寒气被粥的热气驱赶的无影无踪。 我感觉熬腊八粥过程,就像是组成一个家的故事,每一种食材就像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意义:红枣象征着红火与甜蜜,莲子寓意着心领神会,糯米则代表着生活的紧密与粘合……而当它们团结起来,经过温度、时间、耐力的煮熬,变成一碗碗色香味美诱人家腊八粥。其实生活亦如腊八粥一样,需要我们有耐力去煎熬,才能品尝到人生的甜蜜。 如今,即使我已在侯马成家多年,一到腊八这天,我还是难免对腊八粥有思念心情;即使超市摆放琳琅满目的荤素食八宝粥,我还是要亲手制作妈妈教我的方法。不是市面上做的不好,而是觉得妈妈动手熬的粥,我更充满一种家乡的烟火气。 虽然妈妈已走,但是我会牢记嘱托按照妈妈的做法,熬上一锅喷香的腊八粥,配上鱼肉松,邀请家人们一起来喝。我喜欢看家人们喝腊八粥时,脸上流露出的喜悦和满足。她们会对这粥进行评价,会咨询这粥的制做;会谈论这粥背后的小故事。而我,心中充满了对自己妈妈的思念,思念她熬的八宝粥。只有我明白,我已经把熬粥的味道,把妈妈的手艺,把传统文化的味道,传承给我和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