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义煤常村煤矿新入职职工成长纪实 | |||
煤炭资讯网 | 2025/1/27 0:08:01人物展示 | ||
从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一跃成为千米煤巷的探索者,这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勇气与决心的宣言。当理想与现实交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走进河南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义煤公司常村煤矿,来聆听新入职职工的成长故事,感受他们的青春力量。
![]()
徐舜:践行理想实现价值
“2024年8月,我入职到常村煤矿掘进二队。由于此前对煤矿领域一无所知,初入职场的我感到手足无措,内心充满迷茫和焦虑,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心头。”徐舜回想起5个月前的状态,那时的他倍感困惑,“我尝试激励自己,先设定实际目标,脚踏实地,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就是我的追求。”
在掘进二队,徐舜就像一块海绵,时刻汲取着师傅传授的知识。他频繁地下井实践,与煤尘为伴,逐渐熟悉井下环境,并掌握了掘进施工流程。在基层区队积累的工作经验,为他日后到生产科工作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轮岗至生产科后,徐舜刻苦钻研,紧跟师傅的脚步,穿梭在各个井下生产点之间,仔细观察了解施工状况,判断巷道是否需要加固维修,并将所学所得绘制成一张张专业的图纸。“现在我绘制的U型钢拱形支架加工图,主要用于巷道扩修加固以及掘进后巷道围岩加固。”徐舜自信地描述着工作内容,眼神中充满坚定与从容。
从初入陌生环境的迷茫与困惑,到如今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与自信。徐舜始终怀揣着平凡的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施展才能,深耕专业,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
邵琰:安全守护责任于心
“过卷保护、松绳保护、限速保护、闸间隙保护......”常村煤矿机电二队的邵琰,仔细讲述着绞车八大保护措施。作为一名机电专业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即便在专业对口的“舒适区”里,他也从未松懈,始终紧绷“安全弦”,在实践的道路上探索新知。
初次下井,邵琰心里交织着紧张与忐忑。在搭乘猴车时,他在慌忙之中把猴车挂上轨道,没来得及坐上去,猴车便缓缓驶去。这一小插曲,让他意识到井下实战经验的重要性,更明白了每一次下井作业,都是对安全规程的实践检验。
在机电二队的日子里,邵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每次下井作业,都严格遵守安全规程,从穿戴防护装备到检查应急设备,无一不体现出他对安全的责任态度。在师傅的指导下,他还参与编写安全技术措施与操作规程,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在安全会上,他认真记录并整理会议纪要,确保安全信息传达无遗漏。
邵琰在钻研专业技能的同时,始终把安全责任意识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安全卫士”的责任担当。
![]()
史智勇:努力奋进开拓创新
在常村煤矿长大的史智勇,自幼耳濡目染,深刻理解煤矿工人的艰辛。2024年8月,他正式加入常村煤矿。在亲身下井体验后,他发现实际工作环境与他想象中的要先进许多。
随着煤矿机械化、智能化设备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提升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井下掘进机等先进设备的引进,激发了史智勇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坚定了他钻研技术、追求创新的决心。
在机电运输科设备组,史智勇珍惜每一次实践学习的机会,平均每月下井次数达到15次。面对工作中的难题,他主动向老师傅、技术员求教。同时,他还积极协助师傅领取所需设备,深入了解设备性能,并参与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技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弥补自身不足。
史智勇始终坚守岗位,勤勉敬业,犹如一颗炽热的火种,在工作中发光发热,奋力前行。展望未来,他渴望投身科技创新领域,为矿井的技术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