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之总结回顾:2024年四川矿山安全监察工作在六个方面见行见效 | |||
煤炭资讯网 | 2025/1/26 13:57:20安监动态 | ||
01.抓党建政治引领,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见行见效
(一)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实行全过程工作闭环管理;建立政治监督台账和任务清单,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矿山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四川矿山领域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二)以党风党纪建设凝心铸魂。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任务清单,建立周调度机制,党组成员带头学、带头写、带头讲;举办专题学习、读书班、组织各类集中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整理下发警示录。持续狠抓纪律作风,专题研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开展主题教育“回头看”;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三)强化宣贯引导。坚持“法宣半小时”;创建“四川矿山安全天地”公益宣教公众号,策划推出“学铁规、明责任、硬落实、保安全”专项活动专栏和“蜀矿”专栏,推出煤矿顶板事故预防和典型警示教育片;在德阳、广安开展“安全生产月”现场咨询日活动。
(四)多措并举深化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严管就是厚爱”大讨论、“零距离”警示教育,常态分析研判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持续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和公务员平时考核,举办专题培训深化履职能力建设,落实“师带徒”强化年轻监察员培养管理。认真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精心组织老干部政治学习和文体活动;去年应急系统老干部工作风采展示交流活动中展播了我局老干部工作视频片《情系桑榆 温暖银龄》,离退休处在应急系统作了《为老不负使命 敬老坚守初心》的交流发言。强化正向激励,执法一处1名同志和执法四处党支部分别获得省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
02.抓统筹协同推动,确保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八条硬措施”见行见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了“八条硬措施”实施意见及责任分工;成立局“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将“八条硬措施”、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矿一策一专班”作为督政重要内容;建立联合督政机制和安全生产信息共享机制。
(二)稳步有序推进。对市、县分片集中全覆盖宣讲,组织逐个审查各市、县矿山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优化非煤矿山分级分类监察,对A类高风险县由分管局领导带队开展“解剖式”集中监察,对B类较高风险县级政府参照集中监察开展“督政”。
(三)强化培训和警示教育。组织矿山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中央党校视频培训,开展全省矿山主要负责人和“五职”矿长专题培训;对班组长、兼职救援人员开展了应急处置能力培训;“一件事”全链条强化停产停工矿井安全管理;制作事故警示教育片,组织涉矿市、县全覆盖开展事故警示教育。
(四)加强督促检查。会同应急厅成立省级督查组,对“八条硬措施”“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情况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开展现场督导;调度掌握全省坑探项目情况,抽查部分在探项目,对发生事故的地质勘探项目现场督导并约谈。
(五)采取多种手段实施“清单式、流程化”联合精准督政。对煤矿安全问题久拖不决或对整改函、建议函不落实不反馈的地方政府,严肃约谈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并通报上一级党委和政府。
(六)强化整改落实。认真做好国家局第13督导组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向2个市下发了督办通知,检查发现的隐患全部整改销号。
03.抓关口前移防范,确保矿山安全风险防控和灾害治理见行见效
(一)全面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开展专项监察,督促124处启动煤矿建立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台账和隐患整改台账,179处非煤地下矿山完成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二)做实做细风险研判管控。年初集中研判出重大安全风险,由联系监察员督促煤矿及时管控;督促有关县级政府对未安装电子封条也未封闭井口的长停煤矿全部整改到位;组织督导组对市(州)采掘接续清理情况和停产限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检查。
(三)推进重大灾害防治向事前预防转型。实现监察执法处和业务指导处“双台账”闭环管理,组织对全省煤矿灾害风险等级进行清理和重新确定;完善灾害治理技术管理体系;对高风险煤矿“一矿一策”开展重点会诊帮扶。
(四)严格落实临灾预警机制。严格执行值班制度,落实“叫应、响应、回应”机制;请及时发送暴雨蓝色以上预警、发送提示短信,抽查调度矿山、地方监管部门、驻矿安监员、矿山救援队伍,督促紧急撤人。
(五)切实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加强对矿山企业预案和演练的调度抽查,抽查部分矿山救护队,对存在问题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向所在县级应急局发出督办。开展矿山预防性检查,督促将生命通道畅通情况纳入检查内容;组织修订局应急预案,开展了桌面演练。
04.抓监督转作风,确保监察执法效能见行见效
(一)精准化差异化监察执法。坚持“周精准研判、月联合研判”,紧盯重点地区和“不托底”矿山,精准化差异化开展监察,做到控大风险、除大隐患、治大灾害、防大事故;针对远程监察发现的重大隐患线索,“点对点”发出交办通知单,加强现场核查,形成闭环管理。
(二)持续强化作风整治。深入开展“思想大讨论、问题大反思、作风大整顿”活动,推进“四不两直”暗访和“跟班检查”制度化;切实为基层减负,统筹检查矿山企业的频次,规范检查内容,确保去一个矿解决一个矿的问题。
(三)强化执法监督。修订监察执法评议考核办法等制度,坚持“日审核、月点评、季考核”,制定监察执法责任倒查工作实施细则,开展执法责任倒查,提醒谈话;开展执法和廉政回访,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约谈提醒排名靠后的监察员,责成书面检讨。
(四)严厉打非治违。开展煤矿隐蔽工作面大清理,对查实的隐蔽工作面进行依法处理。
(五)严肃事故查处。调查处理4起一般煤矿事故,严肃查处1起较大事故。加强非煤矿山事故调查监督指导,督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规范事故调查、加大查处力度。
05.抓科技赋能,确保矿山安全基础见行见效
(一)因地制宜推进矿山智能化。制定煤矿、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意见,引导国有重点煤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川煤集团嘉华公司实施急倾斜复杂煤层智能化开采工艺、装备研发攻关嘉阳煤矿薄煤层智能化综采、5G+智慧矿山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宣汉县上峡煤矿投资上亿元建成智能矿井成为全省首家民营煤矿智能化矿井,川煤集团龙滩煤矿引进“川煤龙腾号”、马尔康市大中赫锂业有限公司加达锂矿引进“大中号”矿用盾构机,实现四川煤矿和非煤矿地下矿山使用盾构机掘进“零”的突破。
有效推进高寒、高海拔地区矿山智能化建设试点,全省22座非煤矿山40处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10余座矿山应用了透明地质建模、无人驾驶和智能铲装等技术;甘孜州里伍铜矿、阿坝州李家沟锂辉石矿、白玉县鑫源矿业、凉山拉拉铜矿、德阳清平磷矿等分别在5G技术运用、智能化开采等方面初见成效。
(二)大力推进矿山安全信息化建设。124处启动煤矿水害防治数据建设联网实现全覆盖;新增18处煤矿双重预防系统联网和数据上传,正常生产建设煤矿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实现“应设尽设、应联尽联”。121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7座尾矿库、40座边坡高度超200米露天矿山实现安全感知数据联网。
(三)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采矿权与探矿权设置情况等6个专项底数调查;联合开展矿山地面建筑场所、劳务派遣用工违法问题的集中排查。联合5部门出台矿山班组安全建设的指导意见,督促指导凉山矿业、攀钢矿业制定的600余岗位作业明白卡,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形成52项常用“明白卡”向全省非煤矿山推广运用,推动川煤集团华荣公司建立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20处矿井均实现了总工程师进常务;推动国家矿山救援队川煤队实现了集中垂管。
06.抓量化管理,确保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稳定见行见效
(一)理顺发展思路,改革管理体制机制。事业单位完善量化考核机制,机关服务中心实现与矿安酒店一体化运行,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安全技术中心推进“四位一体”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立足矿山、做足矿山、不唯矿山”的发展格局,健全了正向激励、负向惩戒机制。
(二)国有资产进一步盘活,事业单位经营脱困效果初显。充分发挥资金统筹作用,指导督促盘活国有资产,围绕监察重点工作持续做好“三保”工作。机关服务中心加大房产盘活力度,对现有房屋资产建立了档案,完成产权信息变更;安全技术中心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做到“有活干、干好活、算好账”的有机统一。
(三)专业支撑、精准服务,为监察事业提供有力保障。安全技术中心全年抽派专家为局、厅各类检查、验收、会诊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在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中担当示范机构,起到正向引领作用;在多个市(州)持续实施“四新”技术推广,为远程监察做好了信息技术保障和数据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