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德:春节记事 | |||
煤炭资讯网 | 2025/1/23 11:28:37散文 | ||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虽然很多地方都是(腊月)二十四诸神升天后这天“扫房子”,但在我老家山东龙口一般都是腊八以后选一个好日子完成,在我们那里俗称“扫灰”。 扫灰不同于一般的扫除,具有一定的仪式感,是所有过年准备工作中的一个比较粗重的“大活”。 从这一天开始年关渐行渐近,年味渐近渐浓,一家人有关年的准备工作从此正式启动。如果灰不先扫了的话此后的很多“细活”都不好进行,所以如果真等二十四才扫灰的话后续的很多活就太局促了。 扫灰需要搬箱子挪柜,一般在九点多开始,下午太阳落山以前结束。不但要把各个角落平时看不到的“老灰”彻底清扫一遍,还要把镜框、相框及各种摆件、厨具等统统摘下搬出擦洗干净,最后再把各种箱柜家具搬到院子里向阳处晒上半天,意为晒除过往可能隐藏的一切晦气,重新开始清清爽爽的新一年。一年一次,年年如是。至于二十四五以后的房间打扫算是“扫灰”的补充扫尾,随时都可以进行,没啥忌讳和仪式感。
小时候扫灰的主力从来都是妈妈和姐姐,有时爸爸和两个哥哥也要参与其中。我充其量也就干些搬镜框帽筒之类的小活。每年春节之前我的主要任务不是扫灰,而是擦玻璃。
在我们那里不管日子过得穷富,可能有不正儿八经扫灰的,但是几乎没见过过年有不擦玻璃的。早奔的人家(腊月)二十五六就开始了。我家的玻璃一般都是二十六七开始擦。这个活打从十几岁起基本上就是我的“专利”。擦玻璃看似简单没啥技术含量适合我这种干不了啥大活的“小孩儿”去做,但要擦好擦亮也不太简单。 在农村如果没啥大事儿的话玻璃一年也就擦一回,往往都比较脏。要先用湿抹布擦洗表面的油灰,特别是上一年残留的窗花硬结特别不容易不留一点痕迹地清除干净,有时需要拿刀片一点一点的剐蹭。年复一年以致于贴窗花那个位置的玻璃都留下了很多细细的刮痕。所以,每年三十贴窗花时爸爸都要嘱咐我们窗花上要少抹浆糊,点到即可,要不来年不好擦洗。不过抹浆子也是个技术活,抹少了或抹小了窗花贴不牢实,容易没过十五就让风吹碎了甚至掉下来,不吉利也不好看;抹多了来年又不好擦。所以,我们家的窗花直到今天仍多是我爸亲自指挥我们哥几个贴。 湿抹布擦完油灰以后,就要用卫生纸再细细的擦干擦净。过去那种粉红的大卷卫生纸质量很差,吸水性还行但纹理粗糙没有韧性,擦过之后玻璃上总是留下一道一道的粉屑污痕,边边角角的咋擦也擦不净,而爸爸对过年的各种活计要求又总是一丝不苟。他总说“过年就要有个过年的样儿,日子再紧年也不能马虎”。所以对玻璃擦得干净与否要求也特严,必须窗明几净,明光瓦亮,不能有一点明眼可见的痕迹道道。有时我会把旧报纸揉吧揉吧代替卫生纸用,你别说揉蓬松了的旧报纸比卫生纸细多了,虽然吸水性不如卫生纸但不容易留粉屑道道,所以每年擦玻璃常常是卫生纸和旧报纸一起上阵。有时为了不留一点道道,还会把爸爸的老白干倒到纸上擦,效果倒是不错,就是有点浪费。现在有了专门擦玻璃的玻璃擦,虽然省事,但效果差强人意,也就擦擦浮灰,细微之处还是擦不干净擦不亮。所以,每年请家政用玻璃擦擦完之后我总要再亲自动手找把找把 。 对我来说擦玻璃是一件烦恼并快乐着的事。年关了,蹦星的爆竹声像把小挠子似的勾引着孩子们出去疯玩的欲望,而我却因为玻璃没擦完出不去,所以总是怨家里的活太多,放假了也捞不着痛痛快快的好好玩。但和近在眼前的浓浓年味相比,和几天后亲朋好友来家拜年时的赞美相比也就释然了,觉着累点也是一种只有过年时才能有的享受。年嘛,就得好好过,不能糊弄。用爸妈的话说这脏那乱的连年都瞎对付还能把日子过好? 我家三间半正房连门带窗大小总共五十多格玻璃,每年磨磨蹭蹭在爸妈的督促下擦完所有的玻璃基本上快到三十儿了。在我们家,三十儿是杠,无论从哪天开始的,玻璃必须在三十儿前擦完。 擦玻璃虽然是件小事,但过年玻璃擦得干净与否却很能看出这家人家的勤快程度和过日子的态度。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初一挨家挨户拜年时一看谁家的玻璃一尘不染窗花鲜艳亮眼首先就觉得这家人家是过日子的正经人家,保准勤快要强,即使不能说儿女肯定个个都有出息,起码日子过得不会太差;一看谁家的玻璃擦得混花儿的,甚至连窗花都不贴,立马就觉得这家人家日子过得肯定是稀里糊涂,不要强、不好脸儿。几十年了回过头来对照着看还真的挺吻合。这也是从小到大每年都督促我把每一块玻璃都擦得干干净净的最大动力——日子可以不富裕,但不能糊弄!
与现在相比,作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大多数,父母能给我们的也许真的不多。但他们用最本能最朴实其实也是最有效和唯一能拿出来的言传身教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寄与自信特别是虽处清贫仍不懈怠的积极乐观,潜移默化着我们,让我们一直都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也许正是这些看似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千金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和人生。
虽已半百,幸得父母健硕安康,福之大矣!因为父母,我们成长;因为父母,我们自信;因为父母,我们从来没有自暴自弃随波逐流;因为父母,我们一直都在为心中的梦想不懈的努力!国是家之根本,家是国之情怀。中华传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年越来越近,祝愿天下的父母身体健康,疫情下都能过一个快乐吉祥的幸福大年! ![]() 作者: 王同德,1968年1月出生,山东龙口人。1991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齐齐哈尔医学院特聘教授,齐齐哈尔医学院“同德未来之星奖学基金”设立者。现任北京安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宏德昌茂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早年师从王进利老师,受其启蒙和影响对写作有着浓厚兴趣。虽无像样作品付梓,但自娱自乐,至今兴趣依然,初心不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