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梅:母亲脑海里的橡皮擦 | |||
煤炭资讯网 | 2025/1/11 17:27:25散文 | ||
母亲前半生在乡下务农,如同黄牛一般,一心劳作很少会动歪心思,在邻居们的评价中,就是勤劳耿直。后来随着父亲在煤矿的农转非政策,搬迁到了矿区,这似城非城,似农非农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改变母亲的个性, 家里孩子要上学,老人要赡养,每逢父亲等发工资的前一周,家里就出现了拮据状态,母亲便到周围的葡萄园去打工,日结日算,让我们这些尚不懂事的孩子,根本发现不了生活上有什么变化。后来,为了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待遇,母亲在学校周围开起了小商店,每天进货卖货,忙的不亦乐乎。 经营商店母亲干了近20年,家里的生活水平也一路上升,母亲也会尽量满足我们的消费需求,可是她自己却很少铺张浪费,仍旧是一分一毫的计算着花。母亲去进货,从来不带记账本,哪样商品批发价是多少,她都记得很清楚,这次的进货价比上次便宜了几角钱,还是又涨了几元钱,她都了如指掌。到市场买菜,有些年轻人往往会被市场菜贩子的菜价困扰,比如青菜一块钱一斤半,和一块五一斤哪一个会更便宜点?这些对母亲来说如同一年级的口算题,太过简单。 后来我们姊妹们都结婚生了孩子,大家都劝母亲不要再干了,母亲也不再坚持,她说,我现在的脑子有点不太好使了,有时候卖了东西忘了收钱,不干就不干吧。从此,母亲过上了赋闲生活,在这十几年中,她经历父亲生病去世,自己也经历了两次大手术,种种原因吧,母亲的记忆出现了问题。在交谈中她经常会问刚刚谈过的话题,我们就会说,刚才不是说了吗?怎么这么快你就忘了?他去市场买菜,经常是买回来的菜和家里存放的重样了;做饭的时候经常忘记关火,烧糊锅成了家常便饭;每到晚上她都要下床好几次,看看院门上锁了没有?她的这些行为引起了人家的注意,也给她自己带来了烦恼,经常会问我的脑子怎么总是忘事?于是去医院拍片子,进行各种治疗。然而效果都不是很明显,时好时坏。 母亲的痛苦,何尝不是儿女的痛苦?我们姊妹开始商量,把母亲接到家里轮流看护。 为了让母亲能接触外界进行大脑刺激,我便带她在周边游玩,偶尔把带到老年群体里,锻炼与人交流。母亲的交流方式就是各种各样的疑问,那些陌生的人们发现母亲说话颠三倒四,便在她的各种提问中微笑着不搭腔。有的甚至在她的提问中把脸转了过去,装作没听见。母亲明显的感受到了冷落,于是很少主动和人说话。为了让她与人正常沟通,我会纠正她的一些错误说法,母亲就会用无奈又无助的眼神的眼神望着我,,,我感受到她的痛苦,后来她与别人交流时,不管说的对与错,我都是用微笑的目光鼓励她。 后来一些好心邻居知道母亲这种情况,就会主动与他搭讪,顺着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这时候的母亲开心的像个孩子,她会不断的请人家吃这吃那,问这问那,满满的热情。 每当我在厨房做饭,母亲都会颤巍巍的过来帮我拿碗筷,每次取筷子都习惯地问,今天几个人吃饭?我也会不耐其烦的解释,"就我们三个’’“孩子呢?”“在外地上班” 我催母亲快吃饭,她总是看着桌子上摆的三双筷子,说还有一个人下班没回来,等等吧。不管多晚,母亲都会坐在饭桌旁,等到她的女婿下班回家,才开始动筷吃饭。 母亲有时候会因为她蓝色钱袋里没有钱而上火发愁,偶尔也唠叨,报怨。我们就会上银行取点新票子给她,她会像个小孩子拿到压岁钱一样,关上房门高兴地数来数去,然后又把钱分成若干份东掖西藏,不到一个月,小蓝袋子里的钱又所剩无几。尽管母亲很喜欢钱,但是她从来不拿我随手扔在玄关上的钱,摆件大白菜上的一排排硬币也从来没少过。母亲一生的做人道理很简单;别人的钱一分也不能拿。 有一次母亲对我说,我知道我的脑子越来越差,就像被橡皮擦过一样,可是别人说我痴呆,我很气。这句话像一根锋利的弦弹在了我心上,让我震撼,让我心疼,我决定要用毕生精力保护母亲。也许有一天她会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忘记了大小便,忘记了我是谁?我也会坚定的守护她,直到永远。
作者:刘瑞梅,山东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龙矿集团龙海幼儿园退休,现为龙口作家协会会员。曾于2012年在《都市家教》杂志发表《幼儿审美初探》一文,被评为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2024年11月在《龙口作家报》发表《秋日絮语》《梅子老师其人其事》等文章,受到读者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