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畅通职业发展渠道 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超化煤矿强化技能人才管理侧记 | |||
煤炭资讯网 | 2024/8/28 13:38:31经验交流 | ||
【本网讯】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只有职工成长,才会实现企业发展。近年来,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超化矿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行职务、职称双通道管理,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渠道,切实解除制约职工技能提升的思想观念和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职工学业务、练技能、强本领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学习有平台、练兵有擂台、晋升有舞台的良好局面。
导师带徒提素质。按照导师带徒“1+2”技能帮扶计划,全矿生产及辅助16个单位、20个工种、34对师傅与68名徒弟签订师徒合同,导师在合同期内每月享受100元津贴,徒弟每月享受50元津贴,津贴随工资发放。根据徒弟的岗位特点、个人爱好和特长,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和实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导师和徒弟理论知识考试、实操测试单项前六名以及综合成绩前六名,分别给予重奖。同时,设立名次提高奖和分数提高奖,奖励第二个循环比第一个循环较有提高的导师和徒弟,反之扣除相应的奖金,从而达到抓两头促中间,以经济杠杆,建立能奖能罚的竞争考核机制,进一步营造学业务、练技能、提素质的浓厚氛围。
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根据矿井安全生产实际,以岗位为平台,以提高广大职工技术业务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为重点,开展矿山测量、维修电工、绞车司机、安全监测、锚杆支护、瓦斯监测、采质样等多工种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引导职工苦练内功、锤炼技术,提高技能水平。开拓队职工梁天利在2023年全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支护锚喷工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三名;机电一队职工李伟萍、李艳玲在郑州市煤炭系统主提升机司机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第二名;调度室任大伟、马晚龙在集团公司生产调度员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
技术研讨强本领。开展技术讲评活动,以提升职工的业务技能、岗位标准为重点,以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应知应会等为主要内容,每月开展一次业务知识讲座,每季度开展一次技术讲评,促使职工立足本职岗位,苦练业务本领,打造干一流、争一流、争当岗位能手的团队士气和精神风貌。实施科技微分享活动,建立业务知识交流微信群,利用业余时间,交流业务知识,切磋业务技能、技术创新,并把各自的好点子、好经验在微信群里晒一晒,让职工积极踊跃发言,提建议和意见,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的效果。
创建技术创新工作室,制订年度创新工作计划,每季度围绕一个主题、召开一次技术研讨会、解决工作的一个实际问题,每半年召开一次技术总结会、总结2—3项技术成果。《离心式变频水煤分离装置的发明与应用》荣获第二届郑州市职工“五小”创新成果,《“o”型支架与壁后充填注浆技术在溜煤眼修复中的运用》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全国煤矿优秀“五小”成果一等奖。
通道管理促发展。超化矿推行职务、职称双通道管理,让有管理能力、技术过硬、综合素质强的岗位走上管理岗位,让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取得职称。超化矿相继下发了职称聘任管理办法、技师聘任管理办法,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对聘任上的技术职称的职工,按照初级200元、中级400元、高级600元每个月的标准进行补贴,技师、高级技师按照一定的数额给予相应的补助,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申报职称的热情。
帮助职工解决职称申报中的难点、焦点问题。由于申报职称受诸多条件限制,超化矿因人而异,采用不同途径、不同方法逐项解决。为鼓励学历低职工积极参加成人高考,当工作与学习冲突时,超化矿优先调班,保证学习时间。针对发表论文难,超化矿安排人员讲解论文写作方法技巧,联系杂志社,让文章及时发表。针对职工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少的问题,超化矿成立了修节创办公室,以创新创效、技术发明、小改小革为纽带,以节支降耗、科技攻关、课题研究为目的,深入开展科技创效、技术提效、创新增效等的实践研究活动,积极申报五小科技成果,为职称申报奠定坚实基础。仅2023年,超化矿新增副高级工程师4人,中级工程师、会计师6人,初级职称3人。同时,推行技师、职称职业发展贯通,取得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规定的年限,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中级职称。仅2023年超化矿有2名一线工人从技师向工程师职称转评,并取得工程师资格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