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潞安化工常村煤矿:立足岗位钻技术 精益生产创价值

煤炭资讯网 2024/8/23 11:37:17人物展示

  宋小科,男,中共党员,工程师,综采二队生产副队长。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从一名刚毕业普通工人到现在的生产队长,对他来说是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奋进,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是一个勇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技能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悉心传艺、技能传承、发挥“传、帮、带”的过程;是一个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逐步实现自我人身价值的过程。

苦练内功笃定前行

  初到设备检修岗位上时,缩机尾、钉连接扣、调整跑偏对他这个新手来说是陌生活,一开始操作很不熟练,常常引来工友和同事们的耻笑。于是,他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熟练掌握胶带维护操作技术,干出好成绩来。立下这个志向,他就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仔细观察他们是如何维修细节。同时,还向队里的技术人员借来《采煤设备原理》、《设备检修工作业标准化标准》等书籍,对照设备认真地琢磨,依靠在平时的工作中和业余时间来钻研维修技术。

  他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有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阅读专业书籍很吃力,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就硬着头皮去“啃”,不把问题搞透决不罢休,常常为了一个疑难问题而忘了吃饭、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吃透”了综采机组、液压支架、胶带运输机等各种设备的原理及构造,掌握了胶带机回缩程序和操作标准,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终于掌握了胶带机的全部操作技术,并能够熟练地调整胶带跑偏,得到了同行们、工友们的认可。

倾囊传授攻坚克难

  在自己不断提升素质和技能的同时,他还发挥班组长的技能传承作用,带动带领一批技术员工技能水平不断提升。从事检修工作的几年间,不断有新员工加入,他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所学所会都传授给他们,这其中有三人现已走上了班组长的岗位,一人在公司级技能比赛中取得了第三名。

  为真正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安全生产实际中,他带头成立了攻关小组,对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进行课题攻关,通过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进一步提高了队组的工作效率。近年来,他参与研发的“一种煤矿开采用井下喷雾降尘装置”“一种矿井巷道复合支护结构”等技术创新获得了国家专利。他经常提醒班组的员工,在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只有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掌握新技术、新本领,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只有扎实工作,钻研技术,创新改进,才能为我们的企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探索创新精细管理

  宋小科积极探索和总结管理的新经验、新方法,在班组管理上推行实施“六个要抓”:一要抓安全,六亲不认;二要抓质量,细致入微;三要抓配件,斤斤计较;四要抓纪律,铁面无私;五要抓文明生产,全面达标;六要抓精品工程,持之以恒。“六个要抓”的全面实施,进一步使班组管理工作走上了秩序化、精细化的轨道。

  为了消除班中的“三违”及不规范行为,他还引导职工开展了“三算账三转变”活动:一算经济账,从“工作量第一”转变到“安全第一”上来;二算利益账,从只看到眼前得失转变到“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上来;三算幸福稳定账,从“安全与工作量的矛盾”转变到“安全就是稳定、就是幸福”上来,通过算账对比,促使职工“安全为天”的思想扎根,实现了“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

  他主张“能者上,庸者下”择优上岗的竞争机制,重要岗位上推行竞争上岗,技术优先制,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学技术、钻技术的兴趣,队伍也不断涌现出技术能手、技术明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深厚氛围。

  作为一名基层队组的技术管理人员,他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价值成就你我”的责任与担当,为建设新时代标杆引领型矿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网通讯员:何彬 编 辑:一鸣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