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关怀让“家”味更浓——淮河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控股集团张集矿“家文化”建设侧记 | |||
煤炭资讯网 | 2024/7/28 23:25:18通讯特写 | ||
“这位老师辛苦了,给您一个小礼包,祝您入井平平安安……”在淮河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控股集团张集矿井口等候室,真诚的祝福与开心的笑脸构成了和谐的画面,这是该矿开展慰问活动的场景,也是该矿家文化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该矿积极践行淮河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控股集团“勤俭、循理、顺和,尚德、尚孝、尚书”家文化理念,把提升职工满意度作为服务职工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五类服务”“十项举措”,以点带线、聚线成面,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职工,让职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涵养“家风”共建学习家园
为深入践行“学习力+思考力=能力”的能力理念,张集矿在实用和实效上下功夫,积极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大家在浓厚的“书香”氛围里学技能、强本领、展才华。
作为淮河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控股集团首批职工书屋示范点之一,该矿职工书屋占地面积1130㎡,藏书4500余册,电子书20000余册,涉及党建、专业、文学等9个类别。为有效利用资源,该矿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职工书屋使用管理的通知》,对全矿P1以上管技人员读书次数、时长进行了明确要求,同时依托智能统计系统,对月度读书打卡情况进行积分排名并纳入综合考核,引导职工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
“我们定期对管技人员读书打卡情况进行通报,对积分排名前30的职工给予物质奖励,在全矿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该矿党群工作部(团委)副部长毕宇昆介绍。
为了用活学习阵地,该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人文管理,在常态化开展“好书”推介、青工读书会、知识讲座等活动的同时,依托“智慧张集·创新院”和青年之家等场所,积极开展“张集夜校”、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等形式新颖的活动,通过多层次、立体化培训模式,铺设职工成长“快车道”,为矿井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同时,该矿通过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分享”等活动,大力弘扬尚德故事、传递模范声音,在全矿形成爱岗敬业、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把职工书屋打造成具有思想引领阵地、素质提升平台、文化生活空间等特色的“充电基站”和“精神家园”。
“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我们以职工书屋为阵地,着力搭建集学习阅读、充电赋能、陶冶情操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潜移默化影响职工行为。”该矿党群工作部(团委)部长周腾飞说道。
厚植“家教”共创美丽家园
“要提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把工广文明创建和家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做到标准高、动作快、责任实,为职工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张集矿相关负责人在工广文明创建专题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为让工广文明创建在矿井“落地生根”,该矿精工细作,制定下发了《张集煤矿深入开展工业广场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划分了工业
广场各功能区域及责任单位,严格按照“六化”标准,对办公楼、地面车间、主干道路、“两堂一舍”和后场等重要地点进行集中整治,统一修复、硬化了工广破损道路,对空缺区域补植补绿,持续美化矿区环境,工广整体面貌得到了有效改观。
“洗衣房西侧墙面多处瓷砖破损,建议责任单位尽快整改。”“收到,马上安排更换。”这是该矿工广文明创建微信群里的一段对话。为推深做实工广文明创建工作,该矿把工广文明创建融入工作日常,常态化开展检查、督查,对创建过程中存在问题逐一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安排有落实、过程有反馈、结果有汇报。
如今,走在该矿中央区主干道上,路面平整干净整洁,路牙石统一整齐无破损,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沿着彩虹跑道向职工宿舍区望去,四排错落有致的宿舍楼在阳光的照射下,外墙雪白如新、黄白相间,与周边的绿植交相辉映。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健身房、书香四溢的阅览厅……在每一处角落,都能感受到张集矿人朝气蓬勃的面貌和建设美丽家园的活力。
“一草一木代表工厂形象,一言一行彰显文明尺度。下一步,我们将引导职工与矿井同频共振,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促进矿容矿貌再提升,实现体面劳动、健康生活。”毕宇昆表示。
凝聚“家味”共享幸福家园
民心所向,行之所为。近年来,张集矿坚持把职工呼声作为工作方向,在情感上贴近职工,行动上深入职工,让民生跟着“民声”走,不遗余力为职工办好事、解难事,聚沙成塔,汇聚建设美好家园共识。
“希望大家拿出热情和勇气,在舞台上展现风采,在互动中建立友谊,在加深了解中收获爱情……”这是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韩阳在“情定浪漫五月·爱在幸福张集”青年联谊活动中的致辞。一直以来,该矿把青年人婚恋问题想在心上、抓在手上,通过线上结对、现场牵手和线下“说媒”等方式,为未婚青年职工牵线搭桥,以情感聚人、以感情留人,让青年人才心甘情愿扎根矿井、建功立业。
“自2021年参加工作以来,从职工书屋建设到‘两堂一舍’提档升级,再到矿上精心组织的联谊活动和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让我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觉。”这是该矿开拓五区岩巷技术助理路伟明的真情流露,也是历届外地大学生的心声。
“家味”的难能可贵,体现在与职工面对面、心与心的真情互动上。该矿坚持唱好春送关怀、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歌”,用真心实意架起干群“连心桥”。2023年,该矿安排职工疗休养550人次,投入16.022万元为职工办理医疗互助,开展各类慰问活动90余次,在传统节日期间发放慰问品373.35万元。同时,该矿为184名“金榜题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为32名职工办理大病生活困难救助,金额达60余万元。同年夏天,该矿为全矿职工采购发放清凉包8000余份,冰棒1500余箱,盐汽水2万余瓶,甜瓜1.8万余斤,黄瓜1万余斤,西瓜5.5万余斤,真正把“清凉”送到了职工心坎里。
“下一步,矿党委将围绕职工合理需求,持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全矿上下和衷共济、共创家业的热情,实现情感上的‘双向奔赴’,为推动企业行稳致远贡献力量。”该矿相关负责人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