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董晓凤:煤矿安全无小事是 新形势下对安全工作的思考

煤炭资讯网 2024/6/26 10:52:52论文、言论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早上好······”熟悉的声音,这是金川集团公司日复一日的晨会开始了,作为煤矿企业,每天晨会领导必不可少地都会强调安全问题。安全就是效益,煤矿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家庭、个人更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虽然我只是一名煤矿企业机关办公室人员,但常听领导晨会的安全嘱咐,安全意识也已经深深地牢牢地扎根在我的心中,让我对安全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以“海恩法则”查找隐患风险

  帕布斯·海恩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他从大量航空发动机维护实践中不断探索求证,总结出“海恩法则”,即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会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1000起事故隐患。此后“海恩法则”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领域。

  将“海恩法则”应用于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上,即说明一次严重的安全事件绝非偶然发生,事前必有征兆可循,或有数次轻微安全事件,或有很多个安全风险隐患苗头,若忽视这些先兆性问题,必将导致严重安全事件发生。以“海恩法则”分析不难看出日常暴露的一些苗头性问题若不重视,极有可能引发“质变”造成安全事件。

  思维前置,查安全文化建设之失。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文化工作的“软实力”。然而有的单位对此不重视,日常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不够,过分倚重领导批示、文件规定和会议强调,满足于“看得见”的行政管理,必然导致安全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防范常识缺失,致使违规隐患屡查屡 ,违规行为边改边犯,安全隐患事件层出不穷。

  见微知著,查安全制度落实之失。工作实践中,这些违规行为看似“小毛病”,往往引发 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亡羊补牢,查安全组织功能之失。“海恩法则”告诫我们,有问题隐患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问题却不及时改正,一错再错,长此以往便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防微杜渐,查安全检查整改之失。“海恩法则”启示我们,要注重在小问题初现端倪、尚未引发重大事故前加以遏制。安全检查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有力的抓手。然而,一些单位部门往往存在安全检查不全面、问题整改不及时、隐患清零不彻底等问题,还有的单位部门隐患发现了但解决不好,事故苗头察觉了但处理不好,不敢于揭短亮丑,怕伤面子、丢帽子,甚至排查隐患走过场,解决问题打“擦边球”,造成问题积少成多,非常危险。

以“墨菲定律”分析深层原因

  美国工程师爱德华·墨菲提出的“墨菲定律”指出,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那么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将“墨菲定律”应用在安全事件原因分析上,则说明如果存在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或者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即使此种风险或行为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很小,也极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侥幸心理,忽视隐患。“墨菲定律”告诫我们,以侥幸之心忽视任何细小隐患,不出问题是偶然,出了问题是必然。

  鸵鸟心理,无视隐患。“墨菲定律”告诫我们,对任何隐患都不能视而不见,看不到隐患才是最大的问题。工作中,有的人把检查当“找茬”,把督促当“添乱”,有问题总想藏着掖着,以为没被发现、不被通报就不用担责,结果问题越捂越大,最后“爆雷”。这种心理,恰似遇到危险时就把头埋进土里的鸵鸟,自欺欺人。事实上,安全隐患暂时未发现不代表安全事故永远不发生,一旦有一天“东窗事发”,无论身在何处、身居何职,也必将被追责问责。

  从众心理,无惧隐患。有人认为,有些违规行为存在普遍性,即便处理起来也 不责众,久而久之便“见怪不怪”。“墨菲定律”告诫我们,对小概率事件要知敬畏,只要存在泄密隐患,哪怕再小也应当及时消除。

以“酒·污水效应”健全防范措施

  如果把一汤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汤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便是管理学中的“酒·污水定律”。这个定律的启示在于:对于坏的东西,哪怕只占很小部分,也会损害全局,必须及时处理。将之应用到安全工作,便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木桶效应”,即哪怕其制度措施再完备,仅仅“一汤匙污水”的安全隐患,也足以造成严重的后果。

  要加强建设,综合防范施策。一汤匙污水可以污染一桶酒,一处安全短板可以引发一连串安全风险隐患。一个单位的安全制度体系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与缺陷,这就需要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及时完善。实际工作中,要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等多种管理手段,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分类施策,做到安全风险隐患在哪里,安全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哪里不放心、哪里安全工作就多用心。同时,紧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究运用智能技术对风险点进行检测、预警、评估和管理,提升技术防范能力。

  要严明制度,依法从严管理。上述规律告诫我们,任何一次安全隐患都是从“小概率事件”慢慢演变成“大概率问题”。制度执行不严格,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最大风险。因此要坚持依法依规管理安全,全面从严管理,领导干部、安全工作人员,每一 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担其责,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违规操作引发的安全事件。

  要抓实检查,全面排 隐患。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经常性安全检查 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的有力手段。要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盯住重要人员、重大任务、重点领域等,“过筛式”消除隐患。检查中要把重点放在整改上,建立清单挂账销账,督促存量隐患清零。同时,加大追责惩处力度,坚决亮明“铁律”“红线”,促使人人明戒惧、知敬畏。


作者:新疆金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晓凤 编 辑:一鸣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