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玉:民营煤矿为什么留不住人 | |||
煤炭资讯网 | 2024/5/20 10:50:31论文、言论 | ||
民营煤矿为什么留不住人?据笔者愚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民营煤矿待遇低。民营煤矿听起来好像还不错,用人少、成本低、机制活,俗话说船小好调头,遇到困难转型比较快,这些事实上都存在,但民营煤矿待遇却不高。有时听起来工资不低,但与国有大矿相比待遇并不高。民营煤矿虽然也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但都是按照当地政府要求按最低标准缴纳。虽然年年也按照比例有所增加,也是根据当地政府要求按照最低额度增加,而且没有住房公积金,除非是合资企业或者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在内地的民营企业一般不给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更不用说给职工缴纳企业年金。因为缴纳社保都是按最低标准缴纳,所以职工退休后退休工资普遍较低,女同志一般在两千块钱左右,男同志一般在三四千块钱左右,能达到五千块钱的更是凤毛麟角。 民营煤矿休假时间少。一般央企和国有煤矿井下职工出勤达到26个班即为满勤,机关科室和地面职工一般每周能休息两天,特殊情况下也有加班,但是加班后还可以轮休,要是外派职工每三个月还有探亲假,探亲回家期间工资照发、按规定报销路费。但民营煤矿不一样,实行的是日工资制,上一天班开一天工资,不上班就没有工资。如果出了工伤,住院期间按照正常出勤开资,一旦出院后不能上班,每月只开两千元左右的工资,扣除社保,也就一千五百元左右。煤矿本身就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特别是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不管是在区队还是在生产业务科室,简直就成了挣钱的机器,连结婚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有的分到机关业务科室的职工因为成家困难所以待一段时间就辞职不干了。即使是法定节假日,有些民营煤矿也很少放假,职工没有探亲假、公休假、婚丧假等,有事情需要回家,可能矿领导还好一些,老板给报销路费,职工如果家中有事,就没有那样的待遇了,路费都是自己掏腰包。相对来说,人性化管理方面与国有煤矿相比要差一些。 民营煤矿文化活动少。民营煤矿没有党办、工会等组织,即使有也是名存实亡。职工娱乐活动很少,逢年过节也不组织活动,像职工文艺联欢会、拔河比赛、登山比赛、游泳比赛、球类比赛、棋类比赛等活动一年也难组织一次,更别提文体活动日常化了。职工除了参加班前会、全员学习培训、下井、上班、喝酒、玩手机,偶尔也打麻将娱乐一下,但不能因为打麻将影响他人休息。只要说是组织文体娱乐活动,在领导眼里可能就是既花钱又不务正业,影响安全生产,所以时间长了就没有人组织了。 孟子曰:“君子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子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国家与老百姓之间是这样,企业与职工之间也是这样。所以民营企业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稳定性相对较差,随之而来的是因为不熟悉情况而安全生产工作受到影响。所以,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用真情留人,实行人性化管理是民营煤矿留住职工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能生存下去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