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发力 精准施策 留住人才——山东邹城市东关社区强化社工队伍建设纪实 | |||
煤炭资讯网 | 2024/3/4 20:29:06通讯特写 | ||
山东邹城市千泉街道东关社区聚焦推动城市社区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实施社工“优化提质”攻坚达标行动,通过靶向用力、精准施策、留住人才,健全完善社工考核管理机制,持续打响“守望相助·幸福家园”党建品牌,在社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业务精通、服务到位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推动管理规范化、待遇职业化、能力专业化。
选优配强工作者队伍。这个社区坚持以“党性强,威望高、魄力大,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为标准,选准配强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班子。按照优化结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原则,在对社区干部和党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抓好抓实两委班子建设。为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推行了网格化管理,实施社工“优化提质”攻坚达标行动,严格落实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要求,常态化下沉网格和开展相应服务,进一步优化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年龄和文化结构,为社区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
![]()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这个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纳入社区教育培训工作整体规划,建立社区培训机制,采取举办专题班、组织参加示范班等形式,强化社区工作者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开展新招录社区工作者专题培训,抓好“老带新”“一对一”帮带指导。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做到了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综合培训社区工作者。同时,鼓励和引导社区工作者参加国家社区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在培训内容上,坚持业务培训与党性教育相结合,岗位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层民主建设、法律法规和社区管理实务等方面的培训,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尤其在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社区建立“每周一学”制度,组织社区工作者全面系统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提高服务居民群众能力。
增强为民服务本领。这个社区落实《社区工作者管理考核办法》,制定出台社区工作者岗位制度、考勤及休假制度、学习制度、考评考核等规章制度,使社区工作者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工作纪律等,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做事”的良好氛围。抓好日常管理考核,把社区工作者的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每年四次季度考核,年终一次总结考核。同时,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待遇,留住人才,进一步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经济待遇方面,按照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待遇的相关要求,积极推动落实社区工作者享受工会、妇联等福利待遇。注重激励引导,开展优秀社区工作者评选等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社区着力从根本上提高社区工作者工资报酬和政治待遇,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中爱护、工作中激励,让社区工作者人人“干事有劲头、发展有盼头”,从而为社区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保障。
社区工作取得实效。这个社区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社区各项功能,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目前主要呈现出“五个显著特点”。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制定了《社区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考核细则》,对每个社工的工作进行了量化,规定了各自职责,实行工作好坏与工资挂钩,奖勤罚懒,末位淘汰,提高了社工工作水平和能力。党组织凝聚力明显增强。社区党委重点抓了党员队伍建设,创新了“1728”党建工作模式、总结提炼党员管理“七步法”,有效解决了“党员难集中、教育难覆盖、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四难”问题。在党员中组织开展了“一名党员一名旗”、“我为党旗添光彩”、重温入党誓词和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成立了“泉小哥”党员志愿服务队,针对社区工作和居民群众开展“贴心”服务,从而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创城工作明显优化。根据社区面积大、居民多,背街小巷错综复杂等实际,积极倡导居民开展“人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组织社工和7个居民组在街道、广场、住户等辖区范围内大力开展文明创城宣传。组织清扫路面垃圾,铲除墙体小广告,清理路面杂草、治理飞线等,市人民医院家属院飞线治理问题被市有关领导列为样板推广。惠民服务明显提效。构建“智慧党建”服务中心和“一家人服务驿站”,升级便民服务室为“零距离”服务区;抓好热线回复,做到每一件交办单都能及时满意回复;顺利完成三处棚改项目,20多栋楼房拔地而起,惠及了1000余户居民群众;组建专职治保队伍,配备车辆警具,提高维稳防控能力;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千多人次;为400多名退休人员普涨100元工资,为600多名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600元生活补助,为工作人员普涨4次工资,从几百元涨到2000多元;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太极拳之乡。经济亮点明显
增多。成立了山东优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和东鸿经贸有限公司,打造了东关经济新模式;在泰康小区二期拆迁改造、和平街棚户区一二期改造,创造了“东关速度”和“东关精神”;投资500万元,新建了高标准的社区幼儿园;妥善处理、积极解决学府一号院回迁等纠纷问题,成为社区工作新亮点。经过拼搏发展不仅还清了各项历史贷款及债务800多万元,还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500余万元,实现集体收入5840余万元,创造了东关历史新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