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雄:大漠秘史 | |||
煤炭资讯网 | 2024/3/31 9:00:15小说、故事、杂文 | ||
第一章
流沙穴
流沙,简单地说就是沙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也就是可以流动的沙,是一种自然现象。常出现在地基不稳的沙漠,当有重物置于沙体之上,就像沉入水底一样,沉到底部。
振动和水形成的障碍减小了沙粒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沙子变得像液体一样。为了弄明白流沙,您先要了解液化过程。据犹他州地质调查局介绍,土壤液化时,就变得和流沙一样失去了支撑力,并且表现得像粘性液体
气而不是固体。在地震过程中,液化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沉入地下。
但凡高级点的墓穴,定会想方设法,设置各种防盗设施。流沙墓在盗墓界是公认的难度最大的硬骨头,一般人遇到就会放弃。如果有朋友喜欢看盗墓书,可能知道,盗取流沙墓最佳的方法是鹞子翻身盗,就是从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远处直接打盗洞进入墓室底下,然后再往上打,直到墓室中央。
这不,有人高价请蓝有孝寻一古墓,后经多日寻龙点金,终不负众望,蓝有孝拿到佣金,头也不回地走了。从此,再不为人寻宝了,自己单干开来。
且说,这伙盗墓为首一人,众人尊称二哥,在他的指挥下,他们一挖就是5夜。为了掩人耳目,他们黑夜挖洞,白天在洞口铺上稻草掩盖,并有人在盗洞旁轮流值守。到了第5个深夜,3个盗贼拿着火把、铁锹仍旧一刻不停地挖着。突然间,狡猾的二哥停了下来,静静的四周传来了“沙沙”的声响,紧接着,他们面前的一块碗大的泥土裂开了,一股黄沙“嗵”地一声倾泻而出。
二哥见状,立刻高声喊叫掉头就跑。最里面的狗剩还没回过神,只听又是“嗵、嗵”的十几声闷响,整整一面墙都裂开了,沙子像猛兽一样将狗剩吞噬了。离狗剩最近的那个回头去拽狗剩,没想到也被埋到了沙子里,只有二哥跑出了盗洞,于是,他从此金盆洗手。
其实,盗墓贼并不知道,这场流沙埋盗贼的场景并非神仙显灵,而是早在大墓建造之初,就被造墓者计划好了。原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盗墓的情况屡有出现。王公贵族为了保护自己的大墓和遗体,开始运用各种各样的防盗措施。积沙防盗是当时最流行的墓葬防盗措施。
民间传说,填充在墓室之中的全部是细沙,而且,这些细沙在填充前,都要用火炒热。椁室内填充大量细沙,然后再填土夯实四壁。炒热的细沙干燥、流动性强,盗贼的盗洞一旦打进墓室,四周的细沙便会像流水般涌入盗洞中,盗墓贼很少有生还的可能。
当然,如果是小断面,管棚法,就是把架管打进砂层,进行支护,这样就可以打半个断面,每次进尺不能超过架管的长的一半,这是可以再打一排前行,下一排打好,就可以继续开挖,支护,
打三排后,继续以前的工序,这样边支撑边开挖。不过一定要做好排水,假如是流沙那就得成排的打
结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