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启:虽然历尽坎坷 仍然热爱生活 ——读罗瑶华长篇自传体小说《步痕》有感 | |||
煤炭资讯网 | 2024/2/1 19:43:30散文 | ||
人生遇见一部好书,就像遇见一位灵魂知己,是非常难得的事情。既要有缘相遇,又要有时间相处,还必须有相同的认知。最近在成都工作的李如平兄弟向我推荐了一本书,说是作者曾经在铜川矿务局三矿(李家塔煤矿)工作生活过。因为我也是矿工子弟,特别渴望向矿工作家学习,所以我急忙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购买了一本。收到书以后,连
续三天三夜,一口气读完,感觉这本书感情真挚,文笔生动,文风清新,感人肺腑。我感觉这部书就像珍珠被埋没于沙漠,幽兰深藏于群山,梅花绽放于雪原,知道它珍贵的人已经不多,懂得它深情的就更是寥寥无几。很多轰轰烈烈被人追捧的书未必有它的真情,无数热热闹闹浮在云端心灵鸡汤的书未必有它的深度。这部书,用真心写真情,用血泪写命运,平凡之处见奇崛,朴素之中育激情;不畏艰辛,始终
保有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坚韧执着,百折不挠处处彰显热爱生活的坚定信念。这部书,流淌的是眼泪和热血;这部书,深入人心的是深爱和柔情。 很多年,已经读不到这样生动感人的书了。正如《新民晚报》一位老师所说:“已有多年很少读中国当代小说。原因很简单,许多作家闭门造车脱离生活,许多小说远离生活甚至粉饰生活,早已让人倒尽了胃口。难得读到这样一
部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的小说,即使在写作技巧上有所不足,但还是让人高兴。”《中国青年报》文学硕士余杰在看完这部书时评论道:“我对书籍的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真实,二是智慧。两者兼备的,当然就是第一流的好书。阅读这些好书,既体验心灵的真实,也能找到思想的乐趣。”就是这样一部书,我遇见它,它已经出版了24年。虽然遇见很迟,但深感相遇恨晚。由于感情真挚,这部书确实也经受住了岁月的检验。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读者去读这部书,理解那个时代,理解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和感情。
《步痕》是罗瑶华女士创作的一部写实性的自传体小说。小说由陕西旅游出版社于1999年10月出版第1版;2000年4月出版第二版;2001年9月第2次印刷。小说出版后,立即引起很多读者共鸣,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小说描写了主人公瑶瑶的曲折坎坷命运,并揭示了这样一个信念:无论经历多少坎坷沉浮,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我们一定会驱散严寒,迎来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春天。
关于罗瑶华女士,我身边资料很少,只知道她祖籍湖南长沙,与共和国同龄,辗转漂泊工作生活在铜川矿务局三矿和铜川供电局,如今应该是75岁。据作者自己说:“看一些电视剧和小说时总感到千篇一律平淡无味,远不及自己所经历的生活刺激和精彩。别人无病呻吟,我为什么不能有歌就唱呢?于是我内心中开始涌出一股创作的冲动。”这部书书稿写了几年时间,初稿四十万字,最终经过删改,定稿为三十万字。
这是一部完全出自于平凡人之手的自传体小说,朴实无华却震撼人心。在小说的扉页,作者曾经自己概括这部作品是:大西北黄土高原群山险沟深处,一个女人半个世纪的传奇经历,几代矿山人苦难与抗争的真实写照,当代中国社会色彩斑斓的社会缩影。
小说内容梗概是:女主人公瑶瑶一岁随父母来到西北深山沟里,六岁遭遇生父罗可立自杀身亡。主人公瑶瑶的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艰辛度日。继父胡某某在危难之时收留了这母女三人,组成了新的家庭。继父曾经参加过国民党军队,并
升为上尉军官。解放后为躲避各种运动在铜川矿务局三矿医务所工作。母亲也干着临时工,为矿区新生的子女接生。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继父、母亲和瑶瑶遭遇了各种侮辱和折磨。女主人公在学校受欺凌、在上山下乡过程中遭遇不公、在宣传队受歧视、在单位受排挤直到她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下海做小本生意,才闯出一条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道路。
五十年风风雨雨,既有无限的亲情,也有短暂的友情,又有爱恨交织爱情的纠葛;既有机关干部的仗势欺人,也有依附权贵势利小人的百般刁难;既有险象环生的沉沉浮浮,也有不屈不挠的追求抗争。命运对她是那么的不公,道路曲折而且坎坷,感情一次次受伤,眼泪一次次流淌。即使是在生意场上,也经历了无数难以言说的人为磨难。小说语言是原生态的,鲜明活泼而且生动;小说情节是曲折的,命运跌宕起伏,一环扣一环;小说虽然结构简单,但感情却浓烈而且丰富;小说主人公就像沙漠里成长起来的一棵仙人掌,由纤细软弱到坚强有
力,由卑微弱小到逐渐坚韧,由希望渺茫到蕴含勃勃生机富有青春活力,给人激情,给人希望。主人公历经无数磨难,战胜种种坎坷,虽然渺小却坚强不屈;虽然身处底层,却不甘于被命运毁灭。小说如一幅幅展开的画卷,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时代几代人的迷茫与困惑、追求与奋斗。那充盈着煤烟气味的矿山生活,那些还行走在山城大街上的书中人物,以及“文革”浩劫、世态百相、婚姻家庭、经商生涯,展示了一个共和国的同龄人的传奇经历,倾诉了作者五十年来的生活、思想、感情经历;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意义的书。
读完这部书,我认为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认真品味。
1、第一人称,真情实感。每个人都是一部书,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一部书。这部书虽然有时代感,但读起来丝毫没有隔膜。小说描写的环境,主人公的经历就像发生在昨天,就像发生在身边,时间丝毫也没有抹去我们的记忆。书中的人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常逼真,我们就是见证者,我们也是经历者。虽然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曲折与磨难,但我们很多人却没有反思;甚至也不具有反思的能力。我们大多数人都像书中的人物一样,麻木不仁,没有灵魂地活着,有时候见利忘义,有时候欺软怕硬,有时候装聋作哑,有时候沉默不语,但所有被伤害者都只有自我疗伤、自我治愈。活着就像一棵草,死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也没有思想。一代传递一代,依然麻木、愚昧、甚至野蛮而且还不自知,自以为自己代表先进、代表时尚、代表文明。事实上,自以为是本来就是无知,欺压别人本身就是野蛮,投机钻营本身就是不守诚信,没有底线。害人者也是受害者,不知道多少次循环轮回才能彻底改变。我们都在抗争着,主人公的抗争对我们也有某种启示:在邪恶的环境中,邪恶总是成群结队,而善良总是身单力薄,是流泪的弱者。公平明明摆在那里,而且近在咫尺,却永远无法实现。为什么无法实现?根本原因是有些人只有依靠邪恶制度才能横行霸道无法无天为所欲为。
2、语言纯真,文风唯美。这部书语言保持了纯真的感情,是有温度的语言。由于环境影响,许多作家写作不由自主就会使用被污染过的语言,那些语言基本上没有真情、没有感情、没有生活气息,常常营造出一种假大空的谎言,既欺骗大众,也欺骗自己。由于没有感情,所以无法深入人心;虽然人人都会说,却没有任何感动人之处。看上去洋洋洒洒,其实大都是语言垃圾。本文作者没有华丽的词汇,没有可以粉饰,没有夸大其词,没有扭捏作态,仿佛一个人在倾诉,又恰如知己之间的窃窃私语,完全发自内心,全部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真实,所以我们容易接受;因为真情,所以更能深入肺腑。无论社会如何改变,不管大潮如何沉浮,人们的内心其实一直在寻求真善美。真善美永不过时,真善美可以跨越时空。虽然这声音很微弱,但它依然是一声呐喊;虽然它的光芒很微小,但它依然在点燃我们心中的希望。
3、不加粉饰,情真意切。这部书展现了人类的某些丑恶,正因为如此,才是真正的人间。人类社会必然不会全部都是天使,其中必定也会有恶魔的存在。由于人心复杂人性难测,任何社会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这部书里成功塑造了瑶瑶、继父和母亲等一批善良的人,也塑造了“挫脖”、“大鼻涕”、“李猪头”一类的邪恶的人,同时书中令人同情的小赵,狡猾而适应社会的二旺,仗势欺人的赵姐等也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复杂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基本上是:被毁灭的常常是天使,横行霸道的常常是野蛮人。这部书大大小小写了上百个人物,有的篇幅很短,却让人难以忘怀;有的一笔带过,形象却十分生动。比如只有短短一章的大学毕业生女医生小赵,只因年少无知扔了馍皮,就被人折磨逼迫自杀;在瑶瑶去王石凹煤矿卖货失望而归赶不上火车后遇见的那个年轻的女孩小商贩,文笔不多,却令人倍感同情而伤心惆怅。
4、形象生动,各具特色。“啥人都有”也是这部书最为成功的特色之一。瑶瑶的丈夫陈新儿,他是特殊时代特殊环境造成的一个人物性格,既爱表现自己,又缺乏真情流露;既不适应社会又努力活得有声有色;对家庭缺乏责任感却长期胆小本分;既让人舍不得打碎又让人恨之入骨。不要以为陈新儿没有感情,他也有喜怒哀乐,只是他的感情更肤浅、更淡漠,甚至很多时候是冷漠。总体而言,陈新儿也是一个弱者,他本身也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的根源来自社会。社会永远不会缺少他这样的人,既热热闹闹又无所作为,既踏踏实实又拖拖沓沓,既可怜巴巴又忙忙碌碌,既没有激情澎湃的爱也没有刻骨铭心的恨;既浑浑噩噩,也五颜六色。看上去他只是一个人,其实他代表我们社会的一类人,很多人。
曾经赢得瑶瑶多年友谊、瑶瑶常常以为是知己的二旺也是一个典型人物。这个人物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可怜人,地位卑下,身份卑微,却油嘴滑舌,非常适应社会,见了便宜就占,从来自己不吃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类人有可能越来越多,心中没有扫描信仰,一切以利益为中心,哪头利益大就追随哪头。一旦没有利益,所有的感情都会瞬间结束。这种人活得很滋润,很自信,自以为很聪明,实际上也是很聪明,其实是善于投机钻营搞潜规则。别看没有多少学问,却特别善于见风使舵。在背后权势很大的赵姐欺凌瑶瑶的时候,瑶瑶以为二旺是自己多年的知己,没想到二旺却站在赵姐身后,助纣为虐,欺凌瑶瑶。这类人眼里心中只有利益,没有真情,实际上是典型的势利小人。这类人如果再有些学问,他们就会成为非常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目光敏锐,胆大心细,毫无真情,甚至没有人性,冷漠自私,却目标明确,而且善于伪装,成为极力向上爬的所谓成功者。这类人越多,社会风气越坏,距离文明社会越遥远。
本书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是瑶瑶。瑶瑶命运坎坷,却积极向上;既有智慧,又有才华;既正直善良,又具有悲悯之心。面对邪恶,她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敢于出击;在有发展机遇的时候又能做出果断的决策。她从来不怕吃苦,因为她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孩子;她爱憎分明,却因为环境而不能斩钉截铁。她流过很多次泪,但每次流泪之后,她都能站起来,继续与命运抗争。百折不挠一词,用在瑶瑶身上,可以说是名副其实,恰如其分。但瑶瑶毕竟也是一个弱女子,她不可能战胜环境,更不可能改变环境,她只是为了让父母亲好过一点幸福一点,为此她已经尽心尽力,拼尽了全力。瑶瑶身上有一种不屈服的动力,这来自她自身的智慧与才华,她不仅善良真诚,而且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敢于破釜沉舟。她身上彰显着正气,为了尊严,她其实一直在努力。她有一颗大爱之心,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她的心里始终充满着温暖,虽然历尽艰辛磨难,但她始终永不放弃。她坚定执着,敢于追求。
5、这部书文笔细腻,感人肺腑。由于作者材料丰富,观察认真,选材得当,而且善于把握人物感情深处的心理变化,因此很多章节就像特写一般,详细而不让人厌倦,简短而不让人遗憾,既有涓涓细流,也有波涛汹涌;既有肝肠寸断的悲痛,也有酣畅淋漓的痛快。
总之,罗瑶华女士的《步痕》这本书我非常喜爱。在此真诚推荐给各位文朋诗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