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娜:寒霜中的温暖,记忆里的芬芳 | |||
煤炭资讯网 | 2024/12/13 14:34:24散文 | ||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立冬时节留下了优美的诗篇。唐代诗人李白在《立冬》中写道:“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一种闲适的心态描绘了立冬时节的美景,让人感受到了冬天的宁静与美好。宋代诗人紫金霜也有一首《立冬》诗:“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这首诗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立冬时节的感慨。 在诗人的笔下,立冬的荷塘虽然满眼枯黄,但却别有一番韵味。黄杨的倔强和白桦的优柔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而诗人在门尽冷霜、窗临残照的环境中,依然能够静下心来读书,这种精神让人敬佩。 霜染万物,冬之伊始。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大自然悄然变换着模样,世间万物仿佛都沉浸在一种深远祥和的氛围之中。每当此时,我的思绪总会飘向远方,回忆起那些与立冬有关的温暖故事。 记忆中的立冬,总是伴随着丝丝寒意和炉灶旁的烟火气。小时候,住在奶奶家,老一辈的人对立冬这个节气格外重视。在立冬前几天,奶奶就会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过冬的食物。她会腌制咸菜、晾晒白菜、雪里蕻,还会做一大锅香喷喷的酸菜炖粉条,那浓郁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让人垂涎欲滴。这一天,奶奶会早早地起床,为一家人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奶奶常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碗饺子就是最奢侈的美食。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翻滚的饺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这美味。当奶奶把饺子端上桌时,我们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鲜美的味道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中。 吃完饺子,奶奶会告诉我们:“立冬了,冬天来了,万物都要休息了。我们也要像大自然一样,学会积蓄力量,等待春天的到来。” 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奶奶的话,心里却在想:冬天这么冷,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呢? 随着年岁渐长,我对立冬这个节气有了更深的理解。立冬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寒冬,但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积蓄力量,就一定能够迎来春天。 在这个万物寂静的季节里,我们可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为未来的发展做好规划。在这个冬天里,让我们以立冬为新的起点,积蓄力量,勇敢前行,迎接春天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