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集矿:办好暖心事 拉满幸福感 | |||
煤炭资讯网 | 2024/12/10 13:47:34人物展示 | ||
在食堂窗口设置评价器、加强“一站式”服务、面对面现场“问需”……今年以来,淮沪煤电公司丁集矿深入践行“勤俭、循理、顺和,尚德、尚孝、尚书”的家文化理念,以关心服务职工为主线,聚焦衣食住行,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升职工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一间房,做到“宾至如归” “不但有共享洗衣机、无线网络全覆盖等,现在还新增了特色服务。”“住在这里不但有家的温馨,还有家人一样的关爱……”谈及职工公寓,职工们连连称赞。 为了持续改善住宿条件,该矿对职工宿舍进行渐进式改造,床铺更换为上柜下床,房间改建了独立卫生间,新增了液晶电视、WiFi无线路由器、写字台,更换了崭新的门窗及窗帘,实现了宿舍的标准化统一配置。 宿舍环境的提升,也是幸福感的提升,该矿生活后勤部通过“面对面”进行现场“问需”,零距离收集职工意见和建议,抓住“关键点”、打通“拥堵点”、紧盯“困难点”,将职工关注的各项急难愁盼事项落到实处。四季度以来,该矿共征集意见和建议180条。 加强检查,评比争先……党群部门每周都会开展宿舍文明卫生检查,每月评选“五星级”宿舍,并奖励床上用品“四件套”。宿舍内建立“9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服务和满意)管理模式,实现宿舍管理专业化、标准化、定制化。 矿井创造条件,职工用心装扮,一间间宿舍,就像一个个温馨之“家”,今年以来,该矿渐进式改造职工宿舍166间,在入住人员编排上本着保障生产一线职工休息的原则,将同一单位、同一班组、同一班次职工安排在一起住宿,减少不同班次职工相互间的影响,更加人性化、舒适化。 “整洁舒适的宿舍环境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我们坚持检查不间断,全面提升服务管理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该矿生活后勤部副部长廖凯说。 一顿饭,留住“矿区味道” 辣炒鸡块、雪菜大排、红烧鲳鱼……新鲜的菜品、丰富的菜系,征服着广大职工的味蕾,20多米长的窗口前拥满了“食客”,不少人来回驻足,一时犯了“困难选择症”……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过去的职工食堂常年守着老师傅、老菜谱、老味道,传统“老三样”无法满足职工多元化的用餐需求,价格高、味道差,让专注于做“大锅饭”的老食堂大多数时候显得冷清而落寞。 “职工一日三餐看似一个小问题,其背后却考验着企业管理的大智慧。我们矿离市区,职工每周要在矿上待上几天,没有理由不让大家吃饱、吃好。”该矿资深主管王宇告诉笔者。 抓牢职工的胃,才能留住人才的心,该矿每日推出一元特价菜,每周开展一次菜品品尝交流,每月持续创新菜品,根据职工意见,及时调整菜品口味,改良烹饪制作方式,提升菜品营养搭配,并增加饭菜种类,保障广大职工就餐时看得见“热气”,吃得到“热度”。 为持续强化食品安全,该矿通过食品检测实验室验收食堂食材,对食材源头管控,保证了饭菜质量;通过定期召开“两堂一舍”事务听证会,饭菜定价“四方”会商,保证了饭菜价格公开公平公正;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互联网+明厨亮灶、米面油指定品牌、肉禽主要食材共同查验入库等做法,把食材采购、加工、保鲜、保质、留样等过程公开、公示,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质量,保障职工“舌尖上的安全”,留住记忆中的“矿区味道”。 一张网,拥抱“智能生活” “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暖心实事只多不少。”矿作为智能化矿井,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解决广大职工关切的“两堂一舍”问题。 职工的就餐满意度是该矿衡量服务质量的一把尺。“我们每周通过APP后台梳理数据,并将其作为文明窗口和文明服务标兵评比的主要依据,通过量化的形式直观看出各个窗口的服务质量,及时对“好评”的窗口进行表扬,对“差评”较多的窗口进行提醒。”该矿工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为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家文化理念,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该矿在各个食堂窗口设置了就餐评价器,实时了解职工对食堂的满意情况,并进行定向改善提升。无论是价格还是食品质量,或是环境卫生抑或服务态度,只要有一项不满意,就可以打出“差评”。 智能的变化,变的是服务,不变的是温情,该矿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职工的心坎上。推出“一站式服务”,通过网上填写信息申请,工作及时给予回复并进行处理。推出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消费管理系统,职工就餐时无需携带饭卡,仅需在设备屏幕上“刷脸支付”。 “下一步,矿井以全面提升‘六效’为抓手,延伸用餐保障服务,推出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推动矿‘两堂一舍’管理再上新台阶,让矿井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职工。”该矿生活后勤部部长李辰龙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