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民昌:除蜂记 | |||
煤炭资讯网 | 2024/11/26 10:40:29散文 | ||
说起蜜蜂大家都知道它是辛勤的小园丁。但是说起它的同类-----马蜂,人们就闻之色变了。 在2013年的整个夏季里,气候干燥、高温少雨。8月份的时候,我参加了高阳矿街道办的单位招聘。在等待的过程中,我每天关注着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当时一则陕西发生的新闻极大的震撼了我:7月以来,陕南的安康、商洛、汉中3市出现胡蜂蜇人事件,累计蜇伤人数超过1600人,住院治疗200多人,当时约有42人被马蜂蛰死!在我40岁的印象中,这应该是建国以来最大的马蜂蛰死人的事件了。 庆幸的是我身在山西,在矿区水泥建筑中居住,接触不到马蜂。10月11日,我成功应聘到了街道办成为朝阳小区的负责人。领着36名环卫工和办公室的6名女大学生,为480户1600位居民服务。小区工作主要是做好12栋居民楼的卫生保洁工作,另外为居民送信,联系矿水暖.供电等队组处理居民家中水.电.暖等事宜。我感觉很开心,终于能有个机会"为人民(社区居民)服务了"。 就这样平稳的渡过了一周的时间。我开始实地走访社区管辖范围内存在哪些隐患。这时我才了解到61楼居民家阳台下有个马蜂窝,当我站到61楼底下,我定睛向上细瞧:只有一个门的61楼四层居民郝喜梅家,阳台钢筋棍做成的晾晒网下挂着灯笼般硕大的一个马蜂窝!还有数只金黄色的大马蜂在洞口转圈飞舞!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我的个乖乖!想不到这里隐藏着这么大的个隐患!我也是被马蜂蛰过的人,知道那种灼烧的疼痛,再联想到陕西上哥月发生的蛰死人事件,我不禁脊背发麻,就差冷汗直流了。我问小区队员,之前为什么没有人给处理了?她们说:之前都上报了矿相关部门,大约没有发生过特别大的情况,只是蛰住过一些人,没有大的伤害,也就拖着没处理。我听了,也照样做了上报处理。但是心中对这个事就耿耿于怀了,甚至晚上睡觉前都在考虑怎么办?到小区第18天的下午,我正在63楼对面的一个人办公室里看文件,突然办公室座机电话响了。急促的铃声让我感到狐疑,什么事情这么紧急?我拿起电话,听到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位中年妇女的声音:"你是不是小区侯队长?"我说:"是的"。妇女接着说道:"我是61楼四层居民郝喜梅,我是从天津给你打的长途,我在我女儿这里看孩子。"我说:"你有什么事吗?大老远给我打回长途电话来?"她说:"是这样的,我家三层居民这一周就要结婚了,我家阳台架子下的马蜂窝正好挡住人家的婚房,人家结了婚不能每天不开窗户,关着窗户过日子吧?你得帮我处理了!"我一听她这话音挺果断的,就回复到:"我前几天已经给你汇报了相关部门,我再给催一催吧。"她说:"你尽快吧!"然后"叭"的一声,她那边挂了电话。留下我坐在办公桌旁思考难题。我思来想去,该上报的单位我都上报了,也不见有动静,她这个事还挺紧急,我该联系谁呢?唉,对了,好像武装部还没有上报,那我就试一试吧。想到这里,我拨通了武装部的值班电话,值班员听到我讲的情况,回复我说:"来我明天汇报一下部门负责人吧。"我一想,你汇报完,不知又要拖几天了,我想到电视里播过的新闻:全国很多城市为应对陕西的马蜂事件,都购买了防蜂服,就问他:"我能不能给孝义县消防队打个电话?"他说:"可以啊。"我说:"那他们收不收费了?"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因为那时候人们的消防意识很差,很少接触消防队,以为报火警后,消防队出警会收费的。值班员回复我说:"不收费。"我"哦"了一声,说了个"谢谢"就挂了电话。坐在那里我心想:如果是这样,那我还等什么?事关居民的生命安全,我就直接联系吧!我掏出手机,拨打了0358-119的火警电话,铃声响过,消防队值班人员接了电话,我说:"喂,你好,是孝义县消防队吗?"对方回答:"是的,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我说:"我是高阳矿朝阳小区负责人,你们消防队处理不处理马蜂窝?"对方回答:"我们处理了。"我说:“处理收不收费用?”对方回答:“不收。”我说:“那好,我们这里有个灯笼一样的大马蜂窝,明天你们过来处理吧!”对方说:“那你们明天保持手机畅通,到时给消防车引路。”我说:“好的。” 时间来到第二天的早上10点钟,我的手机铃声响起,我接通了电话:“喂,你好。”对方说:“我们是孝义消防队的,现在我们的消防车已经到了神福村的公路旁,你们朝阳区怎么走?”我说:“好的,你们顺着公路往左手拐弯,走300米,看到一座桥就停在桥头,我去迎接你们。”我挂断电话,跑到了社区外面的桥头,不多时一辆消防车开到了桥头,我摆了摆手,引导车辆下了桥头,停在了社区门外。从上面下来了一名消防员,他直接跟我说到:“你是社区负责人啊?”我说:“是的。”他接着说:“你去准备两个塑料大口袋,再买2桶杀虫剂去!”我说:“好的。”转身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了两桶杀虫剂回来了,然后我又让社区队员邢燕宁拿过来两条装垃圾用的塑料口袋。一同交给了消防员们。就看见消防车上下来另一名消防兵,他穿着严严实实的防蜂服,就像电影里太空宇航员的太空服,他拿过口袋和杀虫剂,在社区女队员的带领下,走向了61楼,另一名消防队的摄影师脖子里悬挂着照相机走到了61楼。我连忙让邢燕宁把社区入口的道路守住,禁止任何人在这一时段进出,让任二女守在61楼楼门口防止其他人靠近。然后,我跑到了60楼的楼门口,劝阻60楼任何人进出。不多时,就看到61楼4层阳台窗户推开一扇窗,穿防蜂服的消防队员戴着那个透明的头盔,出现在阳台上,他拿着杀虫剂朝着阳台铁架下嗡嗡乱飞马蜂的马蜂窝,直接喷了下去!被喷上药剂的数只马蜂倾巢而出,开始寻找人进行最后的攻击!说时迟,那时快,消防员紧接着把第二桶杀虫剂喷了进去,然后"叭"的一声关上了窗户。那些逃出的几只马蜂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有一只竟然从4层楼飞下,径直朝我的头顶飞来,吓得我一溜烟的跑进了61楼的楼道门里,它才转身飞走!我长舒了一口气。大约过了15分钟左右,4层窗户再次打开,消防员探出头来,用手将塑料口袋从阳台的铁架子下穿过,撑开口袋一点点的将那个灯笼一样大的马蜂窝装了进去!然后挽紧口袋,直接从4层楼扔了下去。消防队摄影师整个过程中捕捉了几张精彩的摄影画面。随后,我又带领他们拿着尚未喷完的杀虫剂把66楼和67楼居民阳台下的两个小马蜂窝给清理了。然后消防队员们连一口水都没有喝,就收拾起防蜂服,转身上了消防车,摄影师点头接受了我的感谢之语,让我在他们的工作记录本上签过字,就开着消防车回了孝义。 这一下让社区的居民都听说了这件事,特别是一些曾经深受其害的居民跟我聊天,我才知道那个大马蜂窝真的是伤人不浅。被蛰最严重的就是之前在61楼外整理二层网络线的小裴,当时他踩着梯子正在作业被马蜂直接蜇伤到了右眼睛上。后来去平遥县康明眼科医院花了6000元,住了2个月的院才治好!这次也算是帮他解了心头之恨,为社区除了一大害。我听了他们的情况,也为自己果断抉择为居民们带来的益处而高兴。 人一生,能为人民(社区居民)做事的机会不多。能在短暂的社区工作中,为他们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就无悔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