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安全管理要“刮骨疗毒” | |||
煤炭资讯网 | 2024/10/6 10:47:10论文、言论 | ||
作为一名专职安检员,经历太多的伤害事故亲历,经历太多的作业人员饱受事故伤害的皮肉之苦。尽管没有生命的危险,掌控不好,管理措施跟不上,引出一桩严重的事故来,就会让人们无不痛彻心扉。 有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严是爱,松是害,疏忽大意事故来。这说明,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再严都不为过,更不能放松安全管理,就一定不会出事故的说法。 的确有个别作业人员,也包括施工管理人员都认为,按施工程序施工,将会延长了施工工期,就不扎实安全施工,走捷径施工,结果事故一出,大家都跟着傻眼后悔。后悔有用吗?后悔能来得及吗?显然不能,不要凭侥幸施工能够躲过事故的发生,一次的侥幸,或许不会发生事故,多次的违章必然会发生。海恩法则认为,一起严重事故,伴随着的是29次的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起事故隐患。从事专职施工的安全管理的我,感觉这个法则或许不一定准确。一些可以预见的事故,仅仅是因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管理也是没有捷径可走,明知道是一块硬骨头,也必须硬啃。严管理,敢于叫板,加大违章处罚的力度和手段,才能保障作业人员的平安。管理不是随意的,它是一门艺术,需要处于安全管理的人们要有一定的智慧和决策,同时也需要相应的勇气。许多同仁一定有同感,在施工现场呵斥一名违章作业人员,他一定会和你吹胡子瞪眼。如果认为难于管理而放任不管,就会形成各自违章施工,反正只要不出事就乱来的不安全行为。比如,挖机旋转半径内站人,不戴安全帽。因为,在这些违章作业人员的心理是认为,挖机驾驶员会看清干活的人的位置,而不至于盲目旋转,不戴安全帽就有物件掉落伤害头部,潜意识里的侥幸心理作祟。 话又说回来,没有兵“不斩不齐”的铁的制度,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造成执行力的弱化,使得安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一切都是空谈。“蚁穴溃堤”的故事,为我们时时刻刻敲响安全的警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越过红线,突破红线,都是由点点滴滴的违章造成的。只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形成高压的态势,刮骨疗毒,才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