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严寒、保品质提前交付!北控水务山东冠县扩建污水处理厂正式通水调试 | |||
煤炭资讯网 | 2024/1/31 13:32:59煤企聚焦 | ||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工业与民用领域及市政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市场前景。1月25日,由北控水务集团投资建设的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嘉诚水质净化处理厂扩建项目(简称“冠县扩建污水处理厂”)实现全面通水调试,极大程度缓解了冠县污水排放压力,对海河水系水质改善起到积极作用。该项目是山东省首座装配式污水处理厂正式通水,也是“装配式水厂(建构筑物)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的首次全面亮相,成为水务领域工厂化建造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冠县扩建污水处理厂项目在现有厂区东侧扩建6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规模,采用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AAO生物反应池+沉淀池+活性炭吸附池+磁混凝沉淀池+次氯酸钠消毒出水的工艺,污泥脱水至65%含水率,出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可提供优质的生态补水,解决富营养化问题,实现污水资源化。自开工以来,项目各方克服雨雪极寒低温影响,精诚合作、合力攻坚,顺利实现项目提前交付。
技术创新首次落地 填补行业装配式应用空白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水务行业中也不断涌现装配式的尝试案例,但对于水务装配式标准、定额、工业化施工体系、配套结构轻量化材料及施工组织等方面,目前在行业内仍为空白。
自2021年以来,北控水务对市场上成熟的装配式技术逐一研究、分判、试验,在水务领域展开小范围应用实践,寻求最优的成套解决方案。2023年1月,北控水务联合三一筑工研发的“装配式水厂(建构筑物)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即“BEWG+SPCS”成套技术)”成果顺利通过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获评“国际先进水平”。此次冠县扩建污水处理厂AAO生物反应池池壁结构正是该成果的首次应用全面亮相,池顶板、盖板和工艺沟渠等部位为基于市政水务特点的改良型预制结构技术。
该单体内混凝土池壁、池顶板、走道板、工艺沟渠等,全部采用装配式结构形式,其中,空腔叠合池壁构件3种型号,共计184块;预制顶板构件4种型号,共计107块;搪瓷沟渠3种型号,共计220米。
这一项目也正是北控水务成套预制装配式技术的首次落地成果展示。根据上海市发布的《水务建设工程预制率、装配率指标》测算,本项目单体装配率高达66%。同时,整体安装周期不到一个月,充分展示了水务装配式成套技术在提升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方面的领先优势。
安全生产保障质量 团队克服严寒条件提前交付
“质量就是生命。”寒冬腊月,项目所在地山东省受寒潮影响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摄氏度。叠加项目工期短,施工空间狭小,人力、物力、机械集中交叉作业多等不利因素,给工程质量和进度把控带来不利影响。
为保障构件生产工期和质量要求,北控水务与构件加工团队全面协同,检查埋件安装、钢筋绑扎质量并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每块构件在完工后,北控水务现场实施人员亲自检测,大到一面预制板墙、小到一颗螺丝规格,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技术标准,最终实现185块构件比计划工期提前约15%完成生产并运输至施工现场。
为保障施工进度,项目人员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奋战在施工第一线,提前做好工种、材料及机械的协调使用,妥善实施分阶段交叉作业安排,通过增加施工作业机械和一次性辅助材料(现场斜支撑、定型模板、活动式脚手架等)投入等措施,实现工期优化,提升施工作业效率,保证项目工期实现。
例如,冬季施工最重要的是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养护温度,项目人员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采用苫布、彩条布将墙体遮盖保温,并采用无烟煤加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多台泵车相互配合,严格控制浇筑间隔时间及分层间距,确保空腔构件的安全性及温度恒定;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对墙体顶部进行苫盖保温保湿,同时利用混凝土本身的水热化及外界无烟煤热能,保持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并进行专人看护,不仅达到环保节能目的,还从全过程节省时间、保障施工进展与效果。
“安全就是责任。”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北控水务始终坚持把安全管理作为项目实施的首要工作,时刻谨记“安全是工作的底线”。从签署安全责任书,岗前安全培训,到每日安全强调会,项目团队对现场高空作业、消防、用电安全等进行全方位宣贯和督导,安全管理人员轮流实施安全检查和提醒,在保障施工进展的前提下,确保参建各方人员安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冠县扩建污水处理厂项目是北控水务装配式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落地的重要试验应用,“装配式水厂(建构筑物)关键技术”对市政水务建设工艺升级、品质升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更为水务行业产品工艺技术转化实施路径提供重要借鉴经验,为行业产品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2024年,由北控水务牵头编制的《给水排水工程装配整体式叠合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结构技术规程》即将发布,在环保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全面聚焦提效的新竞争格局中,装配式建设模式或将为存量技改、减碳建设带来更多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