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玉:也谈从谏如流 | |||
煤炭资讯网 | 2024/1/21 18:45:33散文 | ||
有一句话叫从善如流,从谏如流,闻过则喜。这是对比较开明的人说的。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言逆耳毕竟让人听了不舒服,虽然“利于行”,但是真正能听进去的人不多,真正能做到的也并不是很多。许多人都是“顺毛驴”,只愿意听好听的,一旦有了反对意见,就听不进去,甚至进行打击报复,这样很不好,不容易开通言路。
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期曾经说过:“精兵简政”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只要他说得对,我们就照他说的意见办。中国共产党历来讲究开诚布公,虚心接受不同意见,把窗子打开,让不同的空气流进来,听不同的声音,杜绝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关门主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的黄克诚就向党中央毛主席建议抢占东北、经营东北,他的意见和党中央毛主席的意见不谋而合,于是党中央陆续向东北派出了两万名干部进入东北,又派黄克诚率领新四军第四师进入东北,当时冀热辽军区一位领导曾克林到延安向党中央毛主席建议说,东北武器多得很,到处都是日本留下的枪支弹药,于是党中央建议去东北的部队不用带武器,把武器留给当地的地方武装,但是黄克诚不同意,命令部队全部带武器进入东北,结果证明黄克诚的判断是对的,日本留下的武器是不少,但都在苏联红军手里,苏联红军不给人民军队,所以先期进入东北的人民军队因为没有
武器,所以没法打仗,林彪没法指挥,能指挥动的只是山东根据地到东北的军队和黄克诚的新四军第四师的部队,其他部队没带武器没法上战场,结果人民军队在战争初期被杜聿明、卫立煌率领的国民党军队打得节节败退,林彪率领的部队都退到了松花江以北,还准备上山打游击。幸亏杜聿明有病去做手术了,换成陈诚来指挥东北的国民党军队,结果陈诚指挥的国民党军队一塌糊涂,就连第三次四平保卫战战胜林彪的国民党名将陈明仁,也被陈诚免去了职务,说他浪费军用物质,被林彪抓住了战机,不但第四次四平保卫战成功收复了四平这一战略要地,而且全面开花,打得国民党军队丢盔弃甲,节节败退,只能龟缩到几个大城市里。经过辽沈战役,把国民党彻底赶出了东北。
解放战争后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这时候,党中央毛主席要求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跨过长江,深入国民党统治区内部进行作战,当时作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的粟裕建议华东野战军向党中央建议暂时不要过江,建议在黄河与淮河之间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当时党中央毛主席不放心,专门让陈毅、粟裕到西柏坡党中央所在地向中央政治局五大常委汇报不过江作战的理由,粟裕做了详细的汇报后,党中央毛主席采纳了陈毅、粟裕的建议,华东野战军暂不过江,在淮河与黄河之间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但要求他们每个月歼灭国民党多少部队,陈毅、粟裕回去后先后进行了宿北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进而又进行了淮海战役,把国民党留在长江以北的部队消灭殆尽,加快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灭亡。淮海战役结束第十一天,蒋介石宣布下野,随后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解放了全中国。
唐太宗李世明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充分说明“纳谏、从谏”的重要性。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听人劝,吃饱饭”,何况是领导干部呢。如果一直坚持己见,独断专行、一意孤行,搞一言堂,教训是很深刻的,你看看监狱里面的高官就知道了,当时也不是没有人给他提意见,对给他提意见的人不是降职就是调离,要不就是给点颜色看看,时间长了就没有人提意见了,少了扯袖子、咬耳朵、红红脸、出出汗的人,自己就会在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等有了囹圄之灾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