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经:一张“样报”的故事(配图) | |||
煤炭资讯网 | 2023/6/17 13:23:51小说林 | ||
前天在家清理书柜,在抽屉里偶然发现一封《中国青年报》罗庆朴先生社寄给我的信函,看看邮戳,原来这是一份2000年6月7日的《中国青年报》样报,第七版上还登载着由我摄影、该报编辑罗庆朴先生配诗的一幅摄影作品《比比看》。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23年前…… 当时的山东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龙矿集团北皂煤矿第三产业效益较好,2000年,恰逢新老世纪交替,矿上先后派员到德国考察比较先进的高压注塑设备,意欲生产一种当时比较时髦的注塑家具。经过双方几次派员考察谈判并达成引进意向。这年5月底,该设备生产线完成引进并安装调试成功,其间德方派出的几位波兰籍技术人员来矿协助安装调试。那时我任北皂煤矿宣传科长,领导安排前去采访中德合作项目成功投产的同时,也陪同几位波兰籍专家到龙口附近的风景名胜游玩,并携带摄录设备摄像拍照。 这天上午,一行人来到龙口市风景名胜屺砪岛游玩。屺砪岛位于龙口市西北部渤海湾,其实是一处三面环海的陆连岛,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水质清净,沙滩白细平缓。岛之北,悬崖峭壁,礁石林立,浪花诱人;岛之南,缓坡延伸,浅海滩涂,细沙如金。岛上有将军石、胡大海广场、马鞍石、海神洞、鹰嘴石等景观。一行人在岛上流连忘返,直接玩嗨了。岛上的海神洞,是游客的必经之地。海神洞位于屺砪岛东北半山腰,是在天然溶洞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洞中有洞,洞中连洞,犹如迷宫一般。这是早年岛上驻军人防工程中的一部分,废弃后被当地旅游部门结合天然溶洞和美丽传说开发建设后对游客开放。一座泥塑的大肚弥勒,憨态可掬,双手高举一个“进洞得福”的广告牌就矗立在海神洞口。几个膘肥体胖的老外见到大肚弥勒立刻喜笑颜开,叽里呱啦一阵,竟纷纷与这座长相极其一般的弥勒留影,老外们都用自带的“傻瓜”相机,各摆造型。其中一个重量级的哥们直接与弥勒比量起肚子大小来了,我一看这场景十分搞笑,立即拿起长焦相机“咔咔咔”连拍几张…… 一天后彩色照片冲扩出来,除了宣传需要留存的照片外,我把那些外出游览照、单人照、合影照直接送给了老外们。几个老外对在弥勒跟前留影的照片情有独钟,尤其是那重量级的波兰哥们对我送照片给他十分高兴,除了直伸大拇指,还送我一支德国产电子书写笔。 那张照片不但老外高兴,我也觉得抢稿得角度和神态都很好,应该给报纸的社会新闻栏目投稿试试。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脑海,罗庆朴!这是《中国青年报》的一名资深编辑、记者,原来主编该报《辣椒》专版,如今担任《屋檐下》副刊主编。尤其是他亲自撰写的那些针砭时弊、充满辣味的讽刺诗歌,幽默风趣而又弘扬正气的赞美诗词,令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受到了深层次的教育启发。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提笔给《中国青年报》社罗庆朴先生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一张老外与弥勒比肚子的彩色照片,信中简要介绍了我矿的经营情况以及拍摄这张照片的时间、地点及人物背景,并谈了我个人的想法,即请罗庆朴先生斟酌一下,能否为照片配诗并在他的《屋檐下》副刊上刊发。 信发出后(那时还没有网络,电脑也不普及,矿上的公用电脑也只有几台)我也没抱太大希望。不想后一周后我就收到了罗庆朴先生发来的样报。罗庆朴先生不但为照片配诗,而且刊发的版面也挺大。配诗内容如下:本人家乡在波兰,山清水秀百花鲜,一日三餐肉蛋奶,腰间挺起一座山。此番来华谈生意,穿梭青岛济南间,齐鲁风光实在美,忙里偷闲转两天。来到龙口海神洞,弥勒举牌欢迎咱,“进洞得福”多友好,不由你不往里钻。咱俩都是大肚汉,相逢在此真有缘,进洞之前先合影,比比谁的腰更宽。从投稿到刊登,只有一周时间,除去信函往返时间,应该是罗先生收到稿件后立即构思配诗,一点也没耽误时间,只可惜6月7日《中国青年报》的刊登稿,几个老外哥们无缘见到,他们已于5月底返回德国。 我与罗庆朴先生素不相识,只是十分崇拜罗老师的才华,一个基层通讯员的来信来稿能够引起大报资深编辑记者的重视,这是我没想到的。并且我在信中只介绍了龙口,而从配诗内容看,罗庆朴先生对山东也很了解。从此以后,我与罗庆朴只是信函沟通,从未谋面,即便后来我到北京培训学习,其间曾想去《中国青年报》社拜访罗庆朴先生,因故未能如愿。如今我都进入知天命之年,想来罗先生也早已退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