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健全制度 搭建平台——徐矿集团张双楼矿助推产业工人岗位成才

煤炭资讯网 2023/12/17 12:51:10经验交流

【本网讯】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139”人才工程,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打造一支技能型产业工人队伍,助力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终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按照时时能学、愿学尽学原则,为技能人才制更多、更好、更便捷的教育培训机制;坚持岗位练兵与技能竞赛相结合,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坚持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等级鉴定相结合,在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实现职工个人技能发展成长成才,顶格落实相关待遇,提高收入水平。切实把“第一资源”打造成“优势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聚力打造集团公司人才摇篮,着力搭建“四个平台”,重点围绕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工人“三支队伍”素质提升,为矿井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坚实技术储备和人才保障。
一是搭建技能培训平台。张双楼矿坚持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模拟培训更真实。不断探索引进"硬核”教培装备,增强职工培训“软实力”,建成了煤矿安全教育MR/VR虚拟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以情景教学为主,让人仿佛置身现场,有着更加真实的感官体验。参加培训的人员头戴VR(虚拟现实)头盔,手执操作手柄,就可以从视觉、听觉和操作等方面十分真切地体验井下瓦斯爆炸、冒顶等不同煤矿灾害事故发生的现实情景,给予视觉强烈的现场感,心灵真切的冲击感。创新“沉浸式安全培训体验教学室”,利用投影长廊、智能中控系统、裸眼3D动画,全方位、全立体营造井下冲击地压防治、智能化采煤、掘进、通防等仿真环境,打造实景化课堂,从而提高职工参与积极性和培训效果。采用单位模块,建立网络教学培训考试系统,将计划安排、考务管理、成绩查询、学员考试等教学环节,通过链接功能实现学员培训网络在线考试,提高职工培训效果。
二是搭建成长成才平台。为破除技能人才晋升“天花板”,该矿打通技术工人成才通道,实施技能等级晋升工程。今年以来张双楼煤矿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人才强企战略高质量建设人才基地的实施意见》和《张双楼煤矿人才“十条”》等助推人才成长的政策性文件,大力实施技能晋升,打通成长渠道,激活了人才“一池春水”,致力培养管理型、技术型、技能型“三支队伍”,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十四届“徐矿工匠”产业工人技能大赛中,蝉联团体第一名,斩获13项冠军,有4名产业工人被授予“徐矿工匠”、9名产业工人获得“徐矿集团技术能手”称号。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工资分配向高技能人才、一线产业工人倾斜,不断提高产业工人的经济待遇,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标准的津贴,每人每月给予100元、300元、500元、800月技能津贴,两项津贴每月共计35万元;对领军人才、特殊技能人才、关键技能人才等44人,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优秀技能人才发放特殊津贴,该项津贴每月共计7万元。两年来,张双楼矿还对获得技师资格的22名产业工人每人奖励5000元,对获得高级工资格的289人每人奖励1000元,总计奖励40万元,提高了产业工人学技术的热情,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张双楼煤矿的“香饽饽”。一批优秀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提升了,收入增加了,饭碗端得更牢了。
三是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张双楼煤矿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不断提高学习交流、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近年来涌现出了全国劳模马奔、“江苏工匠”吴建群、“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吕龙清等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匠队伍。吴建群劳模创新工作室入选“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吴建群、顾大明被评为特级技能大师。大力弘扬职工首创精神,今年专门召开了“五小”创新表彰大会,鼓励创新工作,大力培育创新“沃土”、打造创新“高地”。去年,产业工人闫兴南在第十五届全煤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得了二等奖,张双楼矿给予5万元的现金奖励。2023年再传喜报,闫兴南、吕龙清、李昆、徐培峰4人在参加系列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上分别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这是在全国煤炭行业技能竞赛中又一次取得新突破。充分展现了张双楼煤矿技术工人过硬的业务技能,为企业争了光、添了彩!
四是搭建师带徒传艺平台。建成吴建群劳模工作室实操培训基地,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器。随着矿井装备智能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职工队伍,成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围绕创建“升级版”吴建群劳模创新工作室品牌,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吴建群劳模创新工作室实操基地,成为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吴建群技能大师工作室不断传承劳模工匠精神,已成为了徐矿产业工人创造活力的具体生动实践,也是提升煤矿技能工人思想政治觉悟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实验室”、成果转化的“中转站”、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通过开展“名师带徒”“结对帮带”活动,组织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创新能手与青年职工签订师徒合同,以“一对一”“手拉手”的模式对徒弟进行岗位基本技能、工作流程、施工工艺、设备维修操作等知识传授,确保技艺薪火相传。今年组织了69名优秀技能人才与136名产业工人签订“师徒合同”,建立了影响范围广、辐射层次宽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张双楼煤矿不断打造激发产业工人创新活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平台、新载体、新空间,鼓励产业工人一专多能。充分发挥产业工人主人翁作用,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重点围绕绿色智能开采、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及系统优化等开展研究,鼓励引导产业工人贴近岗位实际,深入持久开展“五小”创新竞赛活动,激励产业工人劳动热情、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大力营造产业工人创新氛围,在创新实践中提升产业工人素质。通过开展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产业工人学历层次,提升产业工人品牌创建,提升专业人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工人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全员综合素质,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学习、业务精湛、绩效优良、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人才队伍,为矿井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储备和人才保障。着力培养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管理型、科研型、技能型人才队伍,激发人才潜能、激活人才动能,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加快集团公司人才基地建设,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网通讯员:肖长华 编 辑:一鸣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