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永雯:关于地勘形势研判与产业发展对策的思考 | |||
煤炭资讯网 | 2022/6/5 21:03:23论文、言论 | ||
当前,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地质勘查行业助力履行“两统一”职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笔者通过调研走访、翻阅资料等方式,就地勘形势研判与产业发展对策进行初探。 一、地勘形势研判 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地勘单位助力保障矿产资源安全。从国际看,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国际争夺与合作、“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一带一路”战略等拓展了地勘行业发展空间。从国内看,矿产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地位。这些对地质勘查行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提升战略性矿产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地勘单位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要求地勘单位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增强发展动力,在构建地勘工作新格局中发挥协调作用,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时对境外资源勘查开发进行全方位布局,地勘成果为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提供资源、生态等保障。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地勘单位承担起时代新使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发了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对地勘工作的需求。地勘单位作为服务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的先行军,必须服务民生、生态、环境、农业、地灾防治等多领域需求。 二、地勘单位面临的发展难题 发展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受新冠肺炎疫情、传统地勘市场萎缩、煤炭去产能政策实施、地勘资质取消划定等挑战,传统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供需不平衡、转型升级不充分,全国2千多家地勘单位“内卷”。 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单位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不优化、综合服务能力不够强、公益性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逆向拉动的传统产业低端产能过剩,正向拉动的产业中高端产能供给能力不足。 增长动力不协调不匹配。全要素生产率动能未充分释放,创新、人才、技术、资质、管理等高端要素集聚度不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基础薄弱,新技术领域领军型人才不足。 三、地勘单位产业发展对策 加快从“大地质领域”向“大自然资源领域”转型,将自身打造成为服务自然资源管理需求更加适应的公益性科技服务型综合性队伍。 地质要围绕服务固本强基。服务生态保护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技术研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开展“空间、资源、环境、灾害”多要素的城市地质调查。服务自然资源资产勘查,加强对国家急缺矿产、清洁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三稀”金属、重要功能性非金属矿产和新兴产业矿产勘查力度。服务地灾应急防治,践行地灾应急支撑技术服务使命。 化验要争创一流做优做强。服务环保、农业、水利等行业部门,打造检测设备先进、检测能力强、检测领域广的综合性检测服务机构。参与污染防治行动,拓展水、气、声、有害固废等环境监测领域以及环境影响评价业务,助力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深耕农业地质、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等农业检测领域,助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 测绘要培植优势做强做大。拓展服务领域,推进地理信息产业、无人机产业与传统测绘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地理信息产业网络化、数据化服务。提升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能力,打造综合能力强的航测队伍。提升地理信息技术能力,拓展资源调查与确权、数字城市建设等领域业务。实现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保障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协同发展。 工勘要用活政策做精做专。把握国家拓展投资空间,助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参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服务防洪减灾、沿边沿江沿海交通等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需要。牢牢把握中央、省支援老区苏区发展的重大契机,服务房地产、水利水电、道路桥梁、公路勘察以及市政建设等工程勘察。 物探要提升技术巩固提升。服务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资源保障,开展基础性地质调查项目、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做精矿调物探专题高精度磁法测量、激电测量任务,推进清洁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勘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拓展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滑坡等地质灾害勘查业务领域。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地质调查,做好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开发,为划定空间、边界、红线提供依据。 钻探要突出绿色保持精干。坚持绿色发展战略,服务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发展战略,推动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立足本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地热、金属、非金属矿产勘查等为主的多矿种综合勘查项目、非常规勘探领域。坚持陆海统筹,助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助力提高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介入海洋地质调查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