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爽:为和谐计划生育 为企业发展尽责 ----开滦集团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改善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水平 | |||
煤炭资讯网 | 2021/7/14 16:42:27论文、言论 |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开滦集团公司围绕“强基础、升质量、抓落实、上台阶”的工作思路,积极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纵深推进计划生育服务,进一步夯实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切实加强“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地落实。 为缓解人口结构性问题,我国政府于1989年对于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部分调整,对只有一个子女的满足一定条件的可再生育,如“双独二孩”政策,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户口为山区、坝上的村民,头一胎是女孩的可以生再生育,或者井下女儿户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但是前提条件是年满28周岁的夫妇,或者两胎要相隔四年才可以生育第二胎等政策。为使政策更加完善, “单独二孩”政策于2015年7月24日正式实施。同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孩政策,河北省“全面两孩”政策于2016年元旦起正式实施。政策规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一、充分认识全面两孩政策的重大意义 开滦集团针对新政策出台后,对育龄女员工生育二孩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全面两孩政策后三年期间,利用《开滦集团公司计划生育管控系统》,数据根据集团公司计划生育各年度的年报和年度规划登记帐为依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近年,对在册11207名育龄女员工进行调查,调查的育龄女员工生育情况:无孩697人,一孩8941人,二孩639人,同年生育一孩335人,生育二孩191人,生育三孩1人。其中生育二孩的1970-1979年出生的女员工45人,占23.6%,1980-1989年的女员工144人,占75.4%,1990年以后出生的女员工2人,占1%;2017年,对在册9516名育龄女员工进行调查,调查的育龄女员工生育情况:无孩575人,一孩8087人,两孩831人,同年生育一孩195人,生育二孩198人,生育三孩4人。其中生育二孩的1970-1979年出生的女员工43人,21.7%,1980-1989年的女员工105人,占53%,1990年以后出生的女员工50人,占25.3%;2018年,对在册8698名育龄女员工进行调查,调查的育龄女员工生育情况:无孩477人,一孩7239人,两孩959人,同年生育一孩153人,二孩160人,三孩4人。其中生育二孩的1970-1979年出生的女员工24人,占15%,1980-1989年的女员工134人,83.8%,1990年以后出生的女员工2人,占1.2%。 二、构建计划生育数据分析体系 根据以上数据显示,这三年来80后生育二孩的员工占的比例最大,70后次之,90后最少。我国于1972年8月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根据调查数据来看,70后这代人是大部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人群,他们存在以下特点。第一,70年代初的女性现在虽然还具备生育能力,但是都属于高龄产妇,生育具有风险,而且高龄产妇生出来的孩子在身体机能方面也有可能不如处于适育年龄的女子所生产的孩子,因此就算想生二孩也望而却步。第二,据他们目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家里赡养老人和培养孩子的成本逐渐提高,虽然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除一些学杂费,但是在国家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不会轻易生二孩。第三,他们如果生二孩的话,和第一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差异大,以后刚带大了自己的二孩,接着又要帮助大孩带孙子,没有自己的空闲时间,比如一些人说“自己已经辛辛苦苦把一个孩子养大,现在又要重新抚养一个孩子,把屎把尿,教育他,生男孩的话长大后还需要给他买房子娶老婆,自己一辈子都没得闲啦”。再者造成二孩和孙辈的年龄差距小,辈分之间混乱,现在社会上也存在小舅和外甥女一样大甚至外甥女还比小舅大的情况。其实70后对生育二孩的意愿是比较强烈,可是由于以上原因,他们选择了放弃,就算有些70后女员工怀孕了,也因为身体原因或是工作岗位比较繁忙,而导致保胎失败。而80后是当前中国社会生育主力军,成为了生育二孩的主要群体,这些家庭普遍接受高中至大学以上文化教育,有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夫妻双方都属于中等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他们自己就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基本是4—2—1结构(即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在赡养父母问题上自己感觉负担很重。另外当前的社会不乏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宠爱,很多独生子女在走向社会后表现为性格怪癖、自以为是,自立自强的能力很差不良现象的出现。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孩子,孩子们不仅可以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上互相关照,减少独生子女的娇糜之气,而且可以更好地弥补国家养老政策的不足,子女间共同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适当减轻国家和个人的负担,所有他们选择生育二孩。而90后觉得生小孩成本太高,除了经济基础是个问题,还有就是一胎还比较小,有的才结婚不久自己还没玩够,甚至可以说心智还不成熟,自己就还算是个大孩子,所以对生育不是那么积极。还有极少数一部分家庭是丁克家庭,根本就没有生育意愿。 三、全面分析计划生育存在问题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差距大为缩小。在人口政策三十年这个重要节点上,产生的种种变化,意味着调整人口政策的微妙期已经来临。而具体落实到每个家庭,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人们的家庭收入水平与是否愿意生育二胎成为了又一大问题。的确,养孩子的“经济成本”不容小觑,这不仅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表现明显,在很多西方国家也尤为常见。在中国养一个孩子要多少钱?据媒体报道,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的子女的总成本达到49万元。孩子们花了多少钱?这是一笔苦中有甜的糊涂账专家勉为其难推算大致费用。由此可见,人们的家庭收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是否开放二孩政策的看法,以及他们自己生二孩意愿,甚至是否有能力养一个孩子。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和新一轮的“用工荒”已经敲响了警钟,所谓的“人口红利”正面临严重的挑战甚至是行将枯竭。一方面,劳动力人口下降和老龄化加速,国家似应对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适当的调整,以保障必要的人口基数和劳动力数量;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很不平衡,人均收入落差大,在普通居民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生育二孩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将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大多数普通城市居民因为生活的高成本负担而不敢或不愿意生育。 四、大力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 利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优势,将围绕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五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及时了解沟通员工意愿,协助做好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帮助营造家庭友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家庭和谐幸福;满足员工当前多层次、多样化的生育服务需求,为企业的发展尽职尽责,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