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平:浅析国企“三供移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
煤炭资讯网 | 2020/4/3 17:00:42论文、言论 | ||
摘要: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部署,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如何移交,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本文针对这几个问题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三供一业;移交;接收;对策。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是利国利民利企的大好事,职工家属区分离移交后,将有利于企业瘦身减负,轻装上阵,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职工家属,惠及民生,提高职工家属幸福指数。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职工家属不理解不支持 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多少年来职工家属区靠企业补贴,企业承担了好多该由业主承担的费用,“三供一业”移交后将按市场化运营,这些费用将由业主自行承担,因此习惯享受企业福利待遇的职工家属不理解不支持。 二、从事物业服务的职工不支持 后勤服务业务繁杂,牵扯水、电、暖、保安、卫生保洁、绿化及维修等业务,从业职工多,“三供一业”移交后这些职工将失去工作岗位,面临分流安置,习惯了多年工作习惯的职工不愿从事其他不熟悉的工作,何况分流安置可能还要背井离乡,也不能像原来一样方便照顾家庭,诸多因素导致不支持。 三、可选择的接管物业企业少 由于多年来企业后勤物业大部分都是由企业自身来管理服务,因此从事物业服务的企业相对较少,特别是远离城市地区偏远的地区更少,甚至没有,这给选择接管物业企业造成了很大难度。 四、物管企业经营困难不愿接收 由于行业特点,一些地区偏远地区,远离城市,周边经济不发达,社会需求较小,接管物业企业接管后业务少,单独接管个别企业相关物业业务收支不平衡,经济困难,因此不愿意接收。 以上不利因素和困难导致“三供一业”“移交”工作困难重重,但这项工作又是全国性政策改革,势在必行的重大决策,必须如期完成,为实现顺利移交,我认为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家属思想认识。 利用多种方式,多渠道、全方位进行政策宣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让职工居民正确认识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的内涵,积极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在移交过程中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家属切身利益,使大家对政策明晰,从而得到职工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二)优化分流措施,妥善安置从业人员。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涉及从业人员较多,妥善安置人员也是顺利实施分离移交的重点工作之一 ,要优化分流措施,多渠道安置人员。一是积极与地方政府接收单位共同协商,争取最大限度接收职工或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二是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依托现有资源和业务优势,做好转岗培训工作,对外进行劳务输出承揽业务;三是建立富余人员安置长效机制,设立富余人员分流安置中心,将一次无法安置人员的工作经历、特长等资料建立档案,在系统内向需要相应工种的企业推荐,二次三次分流安置,妥善解决移交后原从业人员,确保职工利益不受损害。 (三)充分利用好政府协调功能,选择好接收企业。 接管企业如果单独接管某个片区,由于业务需求小,出现不愿接管现象,这就需要通过充分利用政府协调功能,将该地区相关企业移交给同一物业企业,从而增加业务量和需求,使接管物业企业愿意接收。 (四)改造好公共“硬件”设施解决接管物业经营困难问题 一是充分利用好国家专项改造资金,切实改造好“三供一业”公共“硬件”设施,为接管物业企业解决好之前的设施陈旧老化等问题,使接管物企轻装上阵,解决了后顾之忧;二是接管物业企业利用改造后的公共设施、人居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来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来提高服务收入;三是接收企业可利用资源优势提供“三供一业”服务以外的其它服务来增加收入,从而解决经营困难问题。 总之,要实现“三供一业”顺利移交,必须分析清楚移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逐一采取相应解决措施,才能真正实现“交得出,接得住,管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