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钧:如何发现企业新闻系列之一:打开新闻发现的“第三只眼” | |||
煤炭资讯网 | 2020/11/13 14:55:06写作 | ||
如何发现企业新闻? 很多企业通讯员,还是会写稿的,但是,经常会因为自己发现不了新闻或者没能及时捕捉到新闻而苦恼,甚至一度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认为自己不是干新闻宣传的“那块料”。 其实,不是发现不了新闻,也不是逮不住新闻线索,是发现方法不正确,路子不对。只要你掌握了好的发现新闻的方法,你就会明白——新闻事实就在你我的身边儿。若能及时发现和捕捉,采写新闻就会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企业通讯员如何去发现新闻和捕捉新闻线索,就成为我们在新闻宣传中亟需破解的难题,没关系的,王记者有办法,就用《打开新闻发现的“第三只眼”》《“淘金筛银”挑新闻》《“打破常规”选角度》《“吹糠见米”拣新闻》《“变废为宝”抠新闻》等五篇小文来教你如何发现企业新闻。 一个一个慢慢来吧,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打开第一篇:打开新闻发现的“第三只眼”。 第一篇 打开新闻发现的“第三只眼” 有新闻前辈说,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不仅如此,而且新闻发现还是对记者、通讯员的政治觉悟、业务水平和工作作风等的综合考验。说到新闻发现就不得不先讲一个名词——新闻敏感。 什么叫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近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西方新闻界称之为“新闻鼻”。 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曾经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以此类推,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通讯员也不是一个好记者、好通讯员。 一、新闻发现必须弄清“三个概念” (一)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称为新闻的“含金量”,是衡量与选择新闻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杆秤。 (1)真实——新闻价值构成的首要因素。细节、数字、用词都要实在准确。 (2)新鲜——时间新;内容新;立意新。 (3)重要——当前工作重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人们的关注焦点? (4)接近——地域上的接近,受众对象的接近。 (5)可读——内容可读,文采文风可鉴(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新闻敏感 换个角度说,有敏感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新闻,它是记者、通讯员敏锐地发现、捕捉新闻的意识和能力。 (1)新闻敏感、新闻发现的作用远远大于写作,其比例是7:3。 (2)新闻敏感的体现:见微知著,在平常事务中见新闻线索;在若干新闻线索中判断出最具新闻价值的新闻;举一反三,挖掘更多的新闻;对已发生新闻的下一步走向做出预见;从会议、文件、讲话中发现新闻;预测媒介需求、揣摩领导心理、读者关注度的能力。 (三)选择角度 苏轼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新闻也有各种角度,由此挖出百态新闻。如何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五抓”、“一小”。 (1)抓新点——老话题,新角度。 (2)抓特点——找新闻的不寻常之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 (3)抓新闻的不同侧面——新闻是多面体,重大新闻,可写的新闻点更多。 (4)抓读者的关注点——社会热点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5)抓各家媒体报道的侧重点——不同媒体因其读者群、覆盖面不同,报道内容、角度也会随之不同。 “一小”:不要一味地光盯着大题材。不要面面俱到地去写。新闻不是连根带叶整株的花,也不是整朵的花,而只是花儿的那一点点。篇幅力求短些,再短些。 二、新闻发现先从“身边事儿”开始 这里的“身边事儿”,无非是指自己在本单位听到、看到的一些“原生态”的事实,这些事实,并未经深入采访,只是一些事情的简要轮廓或道听途说的零碎片段。 基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什么“事儿”也可能发生,而“身边事儿”更是天天发生,不断发生,并且有的“身边事儿”本身就具备新闻的各种要素,堪称好的新闻素材。 但也要看到,我们基层通讯员遇到的这些“身边事儿”,大都是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或“好人好事”,并不能都作为新闻事实写在新闻稿件中。 那么,我们平时所说的“身边事儿”与能写进新闻稿件的“新闻事实”有什么区别呢? (一)这些“身边事儿”得“是个事儿” 何为“是个事儿”呢?按照新闻的专业用语,就是指能抓住问题、反映问题或说明问题的事儿。 有的初学写作者,采写稿件往往就事论事,不注意抓问题,报道出来之后,往往倾向性不明显,主题不明确,读者看后并不知作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提倡什么精神。 如一篇来自部队的稿件,报道了一个排长休假后按时归队的事,这件事就不“是个事儿”,因为太普通了。而另一篇稿件也是报道休假按时归队的,可作者与以往干部休假时的提前归队做了个比较,以此来反映连队注重以人为本,落实基层干部休假制度后出现的新气象,这就抓住了问题,“是个事儿”了。 还有这样一篇稿件,报道一个大学生村官与村民打成一片的事迹,从稿子看,主人公事迹平平,如此大学生村官“一抓一大把”,毫不足奇,这也不能算个“事儿”,所以也就没有采写价值。 而同样是报道大学生村官与村民打成一片的,作者除了挖掘了这个村官“富家出身”“不习惯北方生活”以及“身体瘦弱不能干重活”的特点外,还通过“与孤老户在一铺炕上过年”“连续三个月在山上与村民搬石头修路”“领导科技小组夺取香菇丰收”三个感人故事表现了这个村官在改变农村面貌的同时也改变自己的高尚境界。 你能说这样的报道“不是个事儿”?可见,典型、生动、感人、有故事的事儿才叫事儿,否则,司空见惯,平平常常,那就不叫“事儿”。 (二)这些“身边事儿”得是“真事儿”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而所谓“事实”,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事情的真实情况”。而我们所听到看到的这些“身边事儿”,未必都是真实事儿。 有一个通讯员,一次见张姓总经理和李姓副总经理在研究工作时争论很激烈,会后仍然相处融洽,就写了一篇报道,说张姓总经理和李姓副总经理曾经“矛盾很深”,后来学习十八大精神,带头消除隔阂,维护团结,并以此促进并带动了集团机关的和谐团结。此稿在请集团宣传部长审核把关时,认为稿件内容已经失实了,太片面。 因为,张姓总经理和李姓副总经理在研究工作时的争论属于民主讨论,属于正常现象,谈不上是不团结,更不是“矛盾很深”。 可见,有些事情,即使是耳闻目睹了,也未必是真实的,要在整体上、本质上把握新闻事实的完全真实,还得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还得进行严肃地核对、分析和思考,决不能把似是而非的“身边事儿”写进新闻稿件,更不能把经过想象、加工、编造的事情写进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分清新闻稿件和文学创作稿件的根本区别,万不能以“艺术真实”代替“新闻真实”,把假新闻介绍给读者。更重要的是,你写完的稿必须有人“帮”你把把关,如果上面说的那篇稿没有经集团宣传部长审核把关就发表了的话,可能就会出问题,就会影响企业形象,甚至就会有人因此受处分。 (三)这些“身边事儿”得是“新近发生的”事儿 新闻报道的“身边事儿”就得姓“新”。所谓“新”,就是在事实发生的时间上,都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要么就是首次在媒体上公开报道的。 一般国家级党报的头版和要闻版的新闻稿件,大都是三两天以内发生的事儿,作者最好在事情发生的当天就把稿件采写好,并争取一两天就见报。就是有些专版上的新闻稿件,也很少有一两个月之后的旧闻。 因此,当你要从“身边事儿”中挑选新闻事实时,一定要挑选“最近”发生的,并且越新鲜、离“今天”越靠近越好。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新闻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速了,有时候,迟误半小时的新闻就有可能变为“旧闻”,这就警示我们:“快”是新闻的生命,采写新闻一定要快! (四)这些“身边事儿”得是“大事儿”或“小中见大”的事儿 新闻前辈胡乔木说:“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 范长江说:“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为什么要强调事实的重要性(或曰显著性)呢? 一般的鸡毛蒜皮事件太多了,而且大同小异,读者读后也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引起多大的兴趣和震撼,用新闻的“行话”来说,这叫“新闻价值不大”。然而,也有一种看似“小”的事情,新闻价值却不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的事儿。 当我们的身边确实找不到“大事”,“重要的事”,“轰动的事”时,那就在挖掘“小中见大”的事情上下点功夫吧。 综上所述,发生在基层的,我们看得见、听得着的“身边事儿”中,可能潜藏着许多新闻素材,但“身边事儿”本身并不都是可以写成新闻稿件的新闻事实。 那么,当我们面对许多“身边事儿”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的时候,我们就要做出以下的努力: (1)比较、筛选、聚焦,缩小报道范围。 当你发现许多“身边事儿”需要报道,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时,你不必急于写稿,而是将这些“身边事儿”纵横比较一下,排排队,并通过比较挑选出那些有新闻价值的事情,然后再根据每个事儿发生的时间,将“新近”发生的事儿作为重点范围,这样,你所发现的可报道的“身边事儿”的范围就会大大缩小,目标越来越清楚。 (2)调查、了解、核实,确定报道重点。 你将手中有报道可能和希望的少数几个“身边事儿”亲自去调查了解一下,一是核实一下事情是否属实,二是尽量了解一下事情的全貌、全过程,还可顺便了解和补充一些细节。这样,你对这件事能否报道以及如何下笔,就更心中有数了。 (3)挖掘、思考、权衡,明确报道对象。 当你下决心要把手中的一两个“身边事儿”变成新闻稿件时,还要做一点征求领导和周围群众意见的工作,如:虚心听听领导和同志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再努力深挖主题,使之鲜活深刻;全面思考,使之既有新意,又与当前宣传精神吻合;权衡利弊,扬长避短,使“身边事儿”的新闻价值升华,力求使正能量满满,副作用趋零。 如果你成功地将“身边事儿”进行了以上的处理,你的采写方向和报道目标就会由模糊变清晰,你的写作信心就会由动摇到坚定,如果再加上你的采写行动的实施,你就不难将你发现的“身边事儿”成功地变成新闻作品了。 三、加强新闻敏感的培养 有了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才能在那些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和分辨,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时候,及时地捕捉这个“蜻蜓”,即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新闻敏感不靠天赋,主要是靠平时自觉地学习和培养。其中,有两个重要环节必须掌握: (一)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要发现新闻,首先要求记者、通讯员心中有把“尺子”,即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为党的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自觉地、经常地、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一切事物,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中央电视台从2013年4月起,在全台范围开展了以“信念、理想、责任”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全台已经有776人次参加集中培训,其中,300余名播音员主持人第一批接受培训。 为了更好地推进活动开展,中央电视台专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中央电视台分党组书记、台长胡占凡担任组长,相关台领导担任副组长。胡占凡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央电视台常抓不懈的教育任务,无论是新闻宣传、文艺宣传,还是广告宣传都要鲜明地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加大力度、双管齐下、共同做好,要先从播音员、主持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开始,一个不落、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并逐步覆盖到全台职工。 为了让活动与工作紧密结合,中央电视台邀请各方面专家就广电行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西方媒体员工管理制度、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成就、当前国际政治形势、文化产业的生态嬗变、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提升、媒体创新与网络环境、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竞合等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专题讲座。 有句行话:心中有全局,眼力自然强。有些记者、通讯员遇到这种情况:手中掌握的材料不少,却觉得没什么好报道的,等到别人报道了,方感到有遗珠之憾:“哎呀,这种典型我这里也有呀!”吃透了新政策,看准了大趋势,明确了大方向,全局在胸,就便于把具体单位的问题、材料置于全局之下进行比较,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或新闻线索。请看煤炭资讯网2020年11月2日“经验交流”栏目发表的《赵固一矿下好修旧利废先手棋》: 赵固一矿下好修旧利废先手棋 【本网讯】 “这台防爆开关买一套新的要3000多块钱,我们从井下回收上来修理之后还能继续使用,光这一项就可以给矿上省不少钱。10月份我们修理的29台防爆开关已经全部投入到井下重新使用。”11月1日,河南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焦煤集团赵固一矿机修车间员工王春伟乐说。 今年以来,以开展“全员降本增效”为契机,该矿立足实际,严控成本,大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今年前10个月,通过修旧利废,共节约资金2100余万元。 为将修旧利废工作落到实处,该矿大力提倡“节支等同增收,修旧就是创效”等理念,要求广大员工增强责任感和节约意识,从小处着眼,凡现场作业拆卸下来的废旧物件,经过修复能够再次利用的,要及时组织回收、修复,不能使用的要做到以旧换新。为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该矿出台了《赵固一矿修旧利废管理及考核办法》,将考核指标细化分解到各个区队,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对连续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单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该矿还制订下发了《赵固一矿修旧利废、回收复用管理办法》,要求各区队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台账,并指派专人负责回收工作。同时,专门成立修理车间,负责修复锚杆、锚盘、皮带底托架等物品,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复用率。为规范物资管理,该矿在各个区队机电班成立了小型材料库,在材料管理中实行从领料到运输全过程跟踪管理,避免了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丢失,材料的使用实现了日清日结。 本网通讯员:王代华 编 辑:肖平 (二)对面上、点上的情况要了如指掌 新闻敏感还取决于记者、通讯员是否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群众的呼声。是否掌握面上的情况和对典型了解的程度,即要知道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些什么问题,哪个最突出,哪个次之,各个问题之间有些什么联系,报纸已报道到哪一步,群众反应如何,哪些是群众迫切要求再深入报道的,等等。只有随时了解、熟悉面上和点上的情况,视野才能开阔,辨别、判断新闻事实时,才能迅速、准确。 对面上、点上的情况除了熟悉之外,我们还必须将这些情况作为新闻线索积累起来,并密切注意其发展变化,这是及时发展新闻的重要方面。请看《工人日报》2012年7月10日“劳动•保障”版头条刊发的《矿工每人每月发一个口罩30年没变是否该改改》: 矿工每人每月发一个口罩30年没变是否该改改 ■蒲德贵 本报讯“矿工使用防尘口罩,每人每月只领用一个,天天佩戴同一个口罩上班,清洁卫生和保养工作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6月26日夜班,重庆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集团石壕煤矿采煤621队生产一班组织员工开展了“防尘口罩清洁卫生和保养大家谈”活动,正当大家讨论口罩质量和清洁卫生保养方法之时,采煤工桂猛却道出了隐痛:如果每天戴同一个口罩上班,没有多余的备用口罩使用,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口水,黏附在过滤泡沫布上,必定会滋生细菌,尘肺病得到了预防,却防不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 对于粉尘较大的矿工井下作业,小小的口罩关乎着矿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矿工们在讨论会上指出,改革30多年,企业体制改革了,经营体制改革了,唯独,矿工的防尘口罩每人每月只领一个的标准却至今没有变化,这也是全国700多万矿工“防尘肺伤不起”的原因之一。 在采掘一线工作了34年的吴楠贵介绍,计划经济时期,煤炭行业规定每月每人领用口罩一个;30多年后,还是领用一个,只不过口罩的结构、材质发生变化,从纱布口罩到泡沫式过滤式口罩。 由于原煤炭工业部已经撤销,具体的劳动保护数量用品发放规定无从考证,可是,笔者检索了多家煤炭企业劳保用品数量发放的规定却发现,这一数量的标准在部分企业并未改变。 这小小的却又关乎着生命的口罩改革,数量,仅仅是矿工们期待内容之一。 采煤工袁鲜艳说:“我们使用的防尘口罩,在使用过程中多加一层过滤纸,效果好,但呼吸又困难。” 矿工们对防尘口罩生产厂家多对煤矿防尘工作进行研究,生产适合于矿工使用的口罩提出了要求,口罩要既能快速清洁卫生,又能防粉尘侵入,还能防细菌不再从口入。 “一层过滤纸组成的防尘口罩,只能作为一般防护用。我们在井下使用的防尘口罩都要经过自己加两层以上过滤纸使用,效果才更佳”。 “一张过滤纸2.5元钱,能解决防粉尘的大问题”,吴楠贵认为,该矿2600多名员工无尘肺之伤,基层连队掏钱给员工买了备用口罩,解决互换使用,个人也购买了不少的过滤纸来更换是主要原因。 该矿采煤生产一班15名员工还围绕防尘口罩使用方法、清洁卫生和保养工作展开具体分析,并对市面上生产销售的劳动保护用品存在劣质产品多,防尘口罩存在的制造缺陷提出了质疑。 “佩戴口罩,鼻嘴四周不得有缝隙存在。” “口罩佩戴之后,过滤纸必须做好下班后的清洁卫生,第二天再使用。” “有了防尘口罩不是万能,防尘水装置的安装、使用更不能缺少。” …… 该稿在《工人日报》发表后,中新网、新浪网、中青网等新闻媒体纷纷转载,就连中国工会新闻网也进行了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国人民开始关注矿工群体,各级政府开始关心、关爱煤矿工人。 本网记者:王传钧 作者简介: 王传钧,男,汉族,1975年5月生,本科学历;政工师,煤炭资讯网、《现代班组》杂志、《企业家日报》《现代物流报》《中国水运报》特约记者,全国企事业优秀内刊“十佳主编”获得者;拥有二十年新闻宣传实战经验,曾连续7年获得“全国煤炭行业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曾任集团宣传主管、《济宁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报》主编等。 著有我国首部“矿山安全-应用心理学”类通俗读物《地心深处那束光》、煤矿职工励志读本《煤矿职工必修的8堂课》、新闻记者手边书《写好新闻 给你6把金钥匙》等多部,其中《写好新闻 给你6把金钥匙》一书2014年曾被《煤炭矿山报》整本转载了三个多月。现为山东省济宁矿业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机关干部。
|